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我们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常常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不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修正化。因此,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创造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克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两极倾向,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由其内在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百多年发展历程的科学总结。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保持强大生命力特有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3.
刘艳华 《经济论坛》2004,(13):154-154,160
1.深化劳动价值理论认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需要。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是马克思对他所处那个时代商品经济的概括和总结,是那个时代社会实践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其赖以产生的基础是商品经济。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时代已迥然不同,但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即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社会基础仍然存在。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俱来就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需要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其富有新的时代特征。这是深化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本意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黄晓利 《经济师》2005,1(6):26-27
马克思主义至今都历久弥新,充满生机活力,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其理论的品格———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首先要求理论必须具有科学性;其次要求理论具有实践性;再次要求理论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劳动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在当今经济学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体系并没有形成,这一方面表现为我国的劳动经济学没有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表现为我国的劳动经济学教材没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框架。当前,有关学者正在努力创新我国劳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这里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构建现代劳动经济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或者说应当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劳动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因此,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搞清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把握其精髓,创立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复兴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并通过论述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指出劳动(力)产权并不是以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为基础的,其不能作为理论创新的出发点。文章还批判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仍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动力和标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阐明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而且就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体和基础、目的和途径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也为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但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纵观我们党9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宣传推广,并与时俱进地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的传播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掌握,并用于指导人们生产实践活动.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终端的新媒体应运而生,并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理念,成为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与主体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在当今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征教授是当代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其是研究《资本论》的著名学者。最近出版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运用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和发展,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是陈征教授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