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韧 《财经研究》2006,32(8):4-16
为揭示城乡转换和经济开放双重约束下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总体趋势和特征,文章构建了一个四部门的双二元动态分析框架,并检验了其现实适用性,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这一分析框架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巨大城乡差距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仍将呈现出“倒U”趋势,而对外经济开放则会显著影响到这一过程的实现形式;从根本上看,重新审视二元结构政策,消除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有序地推动对外开放构成了优化我国收入分配结构、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约束。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五类要素具备参与分配的可能性,它们分别是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以及社会资本,个人所拥有的这五类要素报酬的总和构成个人收入。由于经济增长对个人拥有的各要素数量及其单位价格变化的影响不确定,所以经济增长与个人收入的变动,从而收入分配的变动的关系也不能确定。由此决定,收入分配变动既有独立于经济增长的一面,也有与经济增长相关的一面;而后者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正相关的一面与负相关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4.
江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负面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使得江苏居民消费率下降,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固化趋势。只有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刘易斯转折点与库兹涅茨转折点的会合,才能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利用200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开放对我国地区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不考虑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下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在进出口中对收入差距影响不同,S-S理论在中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四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收入水平的二元性。从表1可以看出,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着城乡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有的学者收集了36个国家农业和非农业标准生产者的收入比率,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原计划经济国家,这一比率大都低于1.5,明显不同于四川比值大于2.0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兹涅茨假说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本文运用一个政治经济模型,研究在财政支出同时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同时进入总生产函数和代表性个人的效用函数时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在经济均衡时,增长率与税率呈倒U型关系。随着税率增加,经济增长率先升后降;在政治均衡时,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实际资本税率就越高,因此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红军  孙楚仁 《财经研究》2008,34(3):121-131
文章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内生于\"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当中,直接套用库兹涅茨-威廉姆森假说对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并不一定具有太大的解释力,而将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转轨这一双重制度变迁背景引入城乡差距模型中才能清楚地解释中国的城乡差距。研究发现,人口自由流动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人口不自由流动条件下,城乡差距会发生多层分化,但即使如此,中国的城乡差距仍不太符合所谓的库兹涅茨-威廉姆森假说。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视角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柳  赵军 《技术经济》2012,31(4):114-119
利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并将该指标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引入线性计量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设计反映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不公并不必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随着人均产出的上升,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会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以库兹涅茨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国家(地区)基尼系数和各阶层间收入差距以及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美、日两国国民收入分配情况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具体走向,验证了倒“U”型假说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认为政府部门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适时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pplies the inframarginal analysis,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marginal and total cost-benefit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sion of labor,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productivity and inequalit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model with transaction costs and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shows that as trad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discontinuously jumps from autarky to partial division of labor with a dual structure, then to the complete division of labor where dual structure disappears. In this process different groups of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trading efficiency become involved in a certain level of division of labor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s the leading group becomes involved in a higher level of division of labor leaving others behind, a dual structure emerges and inequality increases. As latecomers catch up dual structure disappears and inequality declines. When the leader goes to an even higher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dual structure occurs and inequality increases again. Inequality decreases again as the latecomers catch up. Hence, the equilibrium degree of inequality fluctuates in thi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is neither monotonically positive nor monotonically negative. It might not be an inverted U-curve. The key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de is improvement in trading efficiency. Received January 8, 2002; revised version May 2, 2002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5, 2002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中国收入分配与“人口红利陷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影响中国收入分配的各个层面入手,通过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探讨了贸易全球化、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金融深化、科技进步、教育水平等对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全球化短期内会加剧中国的收入差距,原因可归结为人口红利陷阱,但长期内将有助于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也会扩大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与深化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受教育程度提高和劳动力由低阶部门向高阶部门的转移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利用了基于Lorenz曲线进行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令人担忧。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较为突出的因素。本文借助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农村消费结构的户间差异与农户收入分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秦海林 《财经科学》2006,(11):90-96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农业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必然反映到各收入层农户的消费结构之中.本文运用ELES模型,利用恰当的数据,描述了分配差异引起的具体消费表现,分析了其产生的现实和理论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性研究重点转移带来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有关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性的研究内容入手,分析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研究从功能性分配向规模化分配的理论转变过程,提出了针对此种演变带给我们的政策启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同时关注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时明德 《经济经纬》2005,(3):120-122
河南农民增收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差、层次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为重点,同时,还应制定相应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equality and growth by combin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with an imperfect capital market assumption. In the present model, there emerges a class of individuals whose members do not invest privately beyond the state-financed schooling, due to their initial wealth constraint. We show that inequality affects private investment not only through the political effect, which relates inequality to private investment negatively, but also through what we call the threshold effect, which associates inequality to private investment positively. In general, private investment and inequality do not show a monotone negative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