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分配正义的基本内涵是对弱者生存权利的关注和对强者强力意志的约束。本文旨在讨论狭义的分配正义,即财富和收入的分配正义,指在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中,尽可能保证过程的公正,并追求结果的有限公正。分配不公是市场经济的痼疾,也是政府介入收入分配、维护分配正义的理由。鉴于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日益严重,政府有必要尽快出台相关财政、税收和其他措施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以缓解日益凸显的种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是一个大众非常关心而又十分敏感的问题,收入分配的状况如何又与收入的分配方式紧密联系。因此,如何把收入分配方式与公平分配目标统一起来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在历史上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曾经出现过不同的分配方式,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的原始社会,实行的是原始公有制,采用的分配方式是平均分配,即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按人头大致均分生存必需品。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分配方式是按权分配,即奴隶主和封建主凭借对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和劳动者人身的占有权,王室、贵族和各级官吏依仗国家授予的世袭特权…  相似文献   

3.
笑蜀 《新经济》2007,(5):70-75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国民财富的分配大致有三个层次,第一次分配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实现。第二次分配主要通过税收实现,政府以税收为基础实现转移支付,使无力从市场中获得起码生存资源的弱才,能从政府提供的转移支付中获益,维持基本生存。第三次分配则是在社会自组织高度发育的基础上,通过志愿者和千姿百态的NGO,实现社会的自我救助。第一次分配主要是实现效率,第二第三次分配则主要是实现社会公正。现在一个普遍的趋势是,文明水准愈高的国家,第二次分配继续保持其重要性的同时,第三次分配对社会公正的贡献愈来愈大,对穷人的生存状况愈来愈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是一连串的事情。要判断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收入差距本身的大小,而必须对形成收入分配最终结果的整个流程进行全面考察。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按贡献分配和适度调节,是构成公平收入分配的四个要素。前三者又可理解为权利平等或公正,是公平的重心所在,也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主要标准。收入分配政策必须着重强调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按贡献分配,再辅之以政府的适度调节,才能有效避免各种误解和误导。  相似文献   

5.
诺齐克的分配公正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配公正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公正应该是过程的正义,包括起点平等和规则平等。分配公正是对于经济收入或财产获得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评价。目前我国在分配方面同时存在着分配结果不公正和分配过程不公正。  相似文献   

6.
高度重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仕军 《经济导刊》2006,(10):94-96
当前,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初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三次分配讲社会责任,改善收入分配状况,重点在于完善、健全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其实,三次分配中都有效率与公平的统筹、协调问题。人们之所以对收入分配颇多诟病,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初次分配中公平的残缺。不改变这一状况,而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上,结果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整个收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如何分配"的问题转化成"如何保持分配的程序和背景正义"并提出了通过社会基本结构的设计做到这一点的设想。根据罗尔斯所提倡的"差别原则",各国政府需要在再分配的政策中对于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减少由于收入差距导致的社会动荡。这对各国民主社会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但是其理论本身也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分配正义理论是在社会出现不平等、不公正问题之后,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的再分配方案。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是"源"与"流"的关系,再分配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受初次分配的制约。一旦初次分配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公再分配就很难纠正,只有消除初次分配不公正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然而罗尔斯却忽视了初次分配对公正性的影响,且其分配正义所提倡的差别原则存在内在矛盾性并在实践中缺乏独特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第三次分配的由来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通常把市场进行的收入分配称作第一次分配,即市场分配;把政府主持下的收入分配,称作第二次分配。即政府分配。第一次分配是按照市场的经济效益进行的。它强调效率,即经济效益越高,收入越高;无经济效益,则没有收入。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主持的,它更强调公平。通过税收杠杆等工具的作用。政府给予贫困户补助津贴。进而促进收入分配的协调。而第三次分配则是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和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献出去的收入分配方式,因此它的影响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陈厚丞 《时代经贸》2013,(2):172-172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突出问题,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加强对相关分配理论进行研究和解读就变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市场取向的改革,使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把越来越大的空间让给市场调节,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的收入分配格局,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与此同时,在市场调节尚未充分发挥基础作用时,宏观调控却又显得十分软弱,收入分配的问题越来越多,并有继续发展从而冲击社会稳定的趋向。因而,目前收入分配亟需在新的基础上强化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是有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但目前,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调节尚未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旧的宏观调控体系被打破,新的又还没有形成,宏观调控显得十分乏力。1.宏观调控不配套,难以形成约束机制。由于多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收入分配格局却暴露出许多问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二次分配没有发挥应有的公平作用;三次分配不透明、非法非正常收入扰乱分配秩序等。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消费不足、产业结构升级受阻、社会不公平加剧等不利影响。当前迫切需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测算了改革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并利用收入来源分解基尼系数法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差距的来源及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持续扩大的初次分配收入差距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再分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逆向调节,其中二次分配收入没有起到有效缓解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三次分配收入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制还有较大改革空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收入分配差异预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收入差距问题既是事关人民生活的问题,又是事关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事关社会稳定的问题.为有效监控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为政府有效调整、控制差距提供科学依据,在划定收入分配差距"警戒线"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我国收入分配差异的预警体系,并根据构建的预警体系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预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等财产拥有者,是中产阶层的经济标识和首要特征。中产阶层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应是中产阶层与社会正义或分配正义关系的问题,即中产阶层的财产来路是否合理,中产阶层的产生与发展是否符合分配正义,中产阶层社会是否是社会财富分配合理的正义的社会。中产阶层是分配正义的产物,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是社会财富分配公正的体现。中产阶层缺乏的社会必定是社会分化不完整或是贫富过分分化的社会,必定是分配正义缺失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性作用也随之凸显。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很多,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相应出现的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收入分配分式不合理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影响共同富裕的步伐;贫富差距过大是社会不稳定的诱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与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因此,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它不仅仅关系到经济领域,还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莉 《时代经贸》2007,(6X):54-54,5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公平正义,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益分配平等,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7.
首先。我想谈一谈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收入分配的状况不仅影响生产的效率,而且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社会的协调与稳定。从1988年以来,我和国内外一些同行合作研究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出版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和《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等书。通过系统的实证分析,我认为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有三个问题特别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国来讲,社会保障工作已经成为保证社会稳定,完善养老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社会保障工作中,要想取得积极的管理效果,就要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使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能够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实现社会保障再分配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募集资金的作用,扩大社保资金来源,完善社保收支体系,积极发挥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促进作用,保证社会保障资金能够惠及更多的群体。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的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先富和后富的问题。还没有两极分化。我们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在初次分配领域中贯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在再分配领域中强化国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效率观,重塑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的动力和制衡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分享经济机制即共同富裕经济机制,是坚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的必然选择.《共同富裕经济学》做出的理论贡献如同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样,将载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