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虽然我现在在南非定居,但我是在家乡长大,并在家乡受多年的学习教育,理应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在首届世界莆商大会上,有一位年轻的南非华侨作了大会的发言,他就是青年企业家南非保兰德集团董事长郭顺元先生.  相似文献   

2.
从小,我喜欢家乡的天气,四季分明,即使是冬天,堆雪人,赏雪景,把酒观梅也独有情趣。而这个冬天,在家乡工作的我对下雪却多了一份心悸,意境不在,只觉得是场灾难。春节前连续十多天的冻雨,多年难得一  相似文献   

3.
欣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了,我感到非常高兴,经过数十载的风风雨雨,《江南论坛》终于成为一家在我省乃至全国颇有影响的区域性综合性省级理论刊物。在此,我向《江南论坛》十年来在区域性理论研究和宣传中取得的成绩表现热烈地祝贺。 我在无锡工作时间不长,虽然只有两年多,但无锡有很多人和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南论坛》便是其中之一。《江南论坛》虽然办在无锡,却不受行政区域的局限,主动开门办刊,覆盖了整个江南地区,是苏南和环太湖7市联办的区域性刊物。记得90年代初,我在镇江地区工作的时候,就曾经看到过《江南论坛》。在扬中市委、省委工作时也经常阅读它。《江南论坛》善于把中央精神和江南实际结合起来,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刊发了大量有份量的文章,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使我每每受到启发。 到无锡工作后,我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江南论  相似文献   

4.
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傅衣凌先生是我国江南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他脍炙人口的名作《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人资本》以及一系列专题论文,为我国的江南经济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带动与影响下,经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江南经济史研究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显学”。作为傅先生的弟子,我有幸亲承教泽,蒙他老人家耳提面命,专攻明清江南经济史。今值傅先生八秩诞辰将届之际,谨藉此文表达对先师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01年9月26日,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无锡市史志办公室举行了《包厚昌纪念文集》首发式。包厚昌同志1936年8月参加革命。在革命战争年代,他身先士卒,英勇善战,长期转战在大江南北,领导江南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新中国建立后,他是无锡市第一位各界人民代表选举产生的无锡市市长,第一位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市委书记,为无锡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家乡人民的爱戴。之后,他还担任江苏省的党政领导职务,1992年逝世。他是江苏干部群众敬重的优秀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6.
今天,非常感谢《江南论坛》邀请我来参加创刊60周年纪念座谈会。1995年,我也来无锡参加过《江南论坛》的活动。这次再来无锡,已经时隔5年了。我感到无锡的变化非常大,无锡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这样一个对无锡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来说,是非常高兴的。 我是1941年初从上海到无锡农村参加新四军的,无锡是我投入抗日战争的起点。当年,作为一名记者,我在江南一带到处跑。建国以后,我又调到了无锡,在无锡苏南军区工作了一年多。无锡对我的一生来说,确实有许多值得纪念、值得回忆的东西。另外,我作为一名曾在《江南…  相似文献   

7.
看到台湾和浙江产业界代表在台湾济济一堂,我不由地想起了台湾诗人余光中教授的名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书,家中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于是,他回到了家乡农村,帮父亲耕种那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耍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老祖母.他暗暗发誓要做出一番事业,改变家庭的环境.上世纪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  相似文献   

9.
r3,’”⑤——我在中国无锡轻工大学执教期间非常高兴地看到《江南论坛》杂志,我深感她有助于大家了解中国的江南区域和巾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愿《江南论坛》和江南经济不断成功、前程辉煌,尤其是《江南论坛》正在走向国际,她应受到全球范围读者的关注。最真诚的祝愿!蔽拉·西蒙政治学教授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福罗顿加利福尼亚phone:(714)278。2757Fax:(714)2785524e一na儿VSlinOD68IX."EtC口口n.COth1998年6月3日技拉·西蒙教投是我校爱读《江南论坛多的许多外籍教授之一,她在无扭轻工大学执教期间与《江南论坛》结下了不舍的感…  相似文献   

10.
余光中是20世纪中国诗文双绝的杰出作家,他以璀璨的五彩笔挖掘历史,透视时代,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余光中的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台湾当代诗歌40多年来的最高成就和发展主流,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是在文化内涵方面,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接点上去领略和透视中西文化,并将两种文化思想在创作中融会在一起,从而使诗作既有盛唐的芬芳,又有现代的气息。同时,杰出的诗歌散文、评论以及翻译作品都直接地反映出其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