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自然灾难频发与劳动市场特征变迁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10-2018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成本粘性“效率观”的视角,研究自然灾难冲击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调整。本文发现:在调整成本与管理层预期影响下,灾难冲击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劳动力成本粘性,其中“数量”粘性提高更为显著,而“薪酬”粘性不显著,即相较于裁员,在遭遇灾难冲击时,企业会偏向调整员工薪酬。另外,本文发现劳动保护程度越高,灾难冲击下劳动力成本粘性越高,但企业、政府、市场的积极应对能缓解这一影响。拓展研究发现:不同的灾难类型对民营企业劳动力成本粘性存在差异性影响;且灾难冲击主要提高了民营企业生产人员的劳动力成本粘性。本文不仅是从企业决策视角对灾难冲击经济后果的重要补充,也丰富了中国制度背景下企业劳动成本调整的文献。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经历了多轮大幅度的上涨和回落,而在此过程中,农产品零售价格却形成了有别于批发价格的独立走势,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和刚性特征,影响了政府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拟通过创造性地引入空间竞争模型和菜单成本理论,合理解释这一中观和宏观价格现象的微观基础和深层原因,为政府当前的价格调控和未来的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开拓新的政策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搜集全国各市所有区县1999-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将企业微观数据与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合并,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均值层面上,最低工资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是适宜的,对企业成本加成具有正面影响。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可能通过影响企业资本劳动比等途径促进企业成本加成提升。虽然本文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不会抑制企业成本加成提高,但仍然需要关注最低工资对企业产生的其他影响,统筹处理好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使最低工资标准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智能制造成为我国企业进行工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推广为准自然事件,研究和探索智能制造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结果发现:智能制造的推广负面影响企业成本粘性,表明智能制造的推广具有成本粘性的抑制效应。机理分析发现,智能制造主要通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提高企业信息处理能力等渠道抑制企业成本粘性。模式解构发现,相比协同式智能制造模式,生产式智能制造模式(离散型智能制造和流程型智能制造)更能有效抑制企业成本粘性;相比费用粘性,智能制造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异质性因素分析表明,当企业员工知识水平较高、产权性质为国有以及位于中、西部地区时,智能制造对企业成本粘性的抑制效应更显著。价值效应考察发现,智能制造对企业成本粘性的抑制效应最终可带来公司当期以及未来业绩的提升,具有长期价值提升功能。本研究理论上拓展了“信息技术与会计”的研究范式,实践上为国家工业智能化的政策推广和企业运营战略开展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6.
管理层自利、董事会治理与费用粘性——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业务量等额增减变化时成本费用减少的幅度小于成本费用增加的幅度.这与传统的成本性态模型中假设成本费用随业务量的增减同幅度地增减变动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中国沪深两市740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年度财务数据测试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销管费用确实存在粘性行为:营业收入增加1%,销管费用增加0.5876%,而营业收入减少1%,销管费用减少0.4112%;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自利行为和销管费用粘性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两职(董事会主席和CEO)分离可以有效控制销管费用粘性水平;独立董事比例和销管费用粘性程度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和销管费用粘性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7.
8.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转化机制和资产再配置机制,是检验新时期中国制造业是否具备适应国内外市场冲击的韧性和市场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2004—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需求转化方程与资产配置方程,对国外需求冲击下的需求转化及资产再配置过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国外需求萎缩冲击下国外需求向国内需求的转化能力是有限的,而内需拉动并未能有效促进企业进行资产再配置。同时,国外需求的扩张冲击与萎缩冲击对资产再配置的作用机制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研究成果表明,外需萎缩虽然有激发内需市场潜力的作用,但化解能力有限,应兼顾国内外市场,以内循环重塑外循环;依靠市场力量未能完全有效地促进资产再配置,因此应将产业政策作为市场失灵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负债融资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负债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并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这种抑制作用更显著。通过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负债融资对企业成本粘性的降低在非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减弱企业成本粘性提供了一个潜在因素,为优化企业成本管理、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