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吉林省利用外债的适度规模及其意义1.外债适度规模的概念和特征。外债的适度规模,是指外债对国内资金只起补充作用而不起替代作用时,国内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具有偿还能力的外债规模。利用外部资金数量不到位,意味着可以通过使用外债获得经济效益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不能填补国内的资金缺口;利用外部资金过多,则因使用外债的边际收益递减而导致获益能力的降低,同时,会增加筹资成本和风险,甚至引发偿债危机。外债的适度规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适度规模是由外债的需求与偿还两个方面的回亲共同决定的,是利用外债的一种最佳状…  相似文献   

2.
郭慧明 《经济纵横》1997,(12):27-29,35
我国外债问题初探□郭慧明一、我国外债的现状70年代末,我国纠正“左”的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展开大规模的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经济建设。为了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我国开始重新举借外债。由此我国外债迅猛扩展。首先,外债规模急剧扩大。1978年我国...  相似文献   

3.
适度外债规模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一、适度外债规模的理论分析1.适度外资量的理论决定——一个简单模式外债规模通常分为总值和净值。总值是指当年未偿外债的总额,它是历年所借但尚未到期的外债总余额同当年新借入的外债数额之和;净值是指当年新借外债数额减去当年还本付息所得的差额,亦即当年实际流入的外资数量。要确定适度外债总规模,可先确定当年的适度外债净值规模,或简称适度外资量。然后根据当年的还本付息需要,便可很容易地求得适  相似文献   

4.
方华 《经济论坛》2003,(19):19-20
从国内国际的经济实践可以看到,对外债的风险管理必须双管齐下,不仅政府要有相应的举措,作为真正的债务人的企业也必须有所作为。这样才能有机地协调外债的借入、使用和偿还,达到“成本最低、规模适度,风险最小、效益最佳,按期归还、保持信用”的外债风险管理目标。本文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来谈谈如何加强外债的风险管理。一、政府的举措1.建立外债管理统管机构,由多头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外债宏观管理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病,因此必须从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加强宏观外债控制。建议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设立有权威的外债管理机…  相似文献   

5.
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国力承受能力和财力综合平衡出发,集中统一管理,借债要规模适度、结构均衡。外债投向由“基础设施型”的格局逐步转变为“基础设施——出口创汇型”。所有外债项目都要进行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保证预期效益的实现。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各种涉外法规。争取国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提高外债项目的创汇能力。还款谨守债信,按期偿还,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将相继遇上两个还债高峰,一个内债一个外债。据估计,内债高峰将发生在90年,外债高峰将发生在92年,并将延续几个年头。两次高峰紧紧相随,使人没有喘息之机;更为令人不快的是,两次都是在八十年代末国内经济遭受通货膨胀的打击后旋即出现,这样的来势着实咄咄逼人。有人匡算,内债高峰时还将与外债高峰重迭,这时期的还债本息总额相当于同期新增国民收入的一半左右。如此严峻的债务形势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内债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曾经遇到过,有历史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从最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外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我国外债从无到有,债务规模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这将带来偿债期集中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外债的结构和投向,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以利于我国九十年代外债发展战略的修订.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的衡量标准 衡量利用外资规模是否适度,主要通过衡量外资使用的累积结果——外债余额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适当地确定外债总规模,防止债务失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在这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1975—1984年10年间,因无力按期还本付息而被迫重新安排债务的就有25个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外债增长速度过快、规模失控使债台越筑越高,最后陷入侦务泥坑而不能自拔。我国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不厚,一旦陷入侦务泥坑后果将不堪没想。因此,保持外债的适度规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对外债规模的确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放任自由型,主要通过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改进的阿格沃尔模型,选取1994-2010年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明显过量。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进出口额、GDP、外商直接投资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对外汇储备规模能够产生长期的影响;但外债余额尤其是短期外债余额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也能在短期内对外汇储备规模产生影响。本文认为,改善贸易结构并扩大内需,加大进口力度并支持对外投资,重视GDP的质量并促进经济理性增长,严格外企准入制度并转变外企引进结构,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政策措施是抑制我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最近迪拜发生的债务危机,应该引起我国对外债问题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借用外债的规模、结构和风险的分析,说明外债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应该趋利避害,使其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陡降。关于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即所谓“资金制约论”和“资源制约论”。我不同意“资金制约论”,也不同意“资源制约论”的某些观点。我认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陡降是多年来存在于我国经济内部的原材料与能源产品严重供不应求和加工工业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这两种方向完全相反的矛盾的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它与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货币供应量控制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肖贺波 《经济师》2014,(12):48-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债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与其他国家联系更为密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债规模的扩大,我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随之增大,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外债结构不科学,国际商务贷款占的比例太大。文章分析了我国外债风险情况和外债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外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于外汇储备进行概述,分析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结合我国外汇储备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分析.通过指标分析得出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度的结论.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度量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模型,该模型取外债余额、外商直接投资、全面进口额作为自变量,根据丰富的历史数据计算出了我国1994年至2006年13年间外汇储备规模的理论值.最后提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思路以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摆脱贫穷落后、寻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了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于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优惠的政策,以期吸引大量的外资,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外资是一把“双刃剑”,并非越多越好,这涉及到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问题,而外资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政府的外资政策所决定的,因此,分析外资的适度规模问题显得非常有意义,可以依此得出一个“适度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16.
<正> 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看法,关乎把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上,我国经济学界一度流行的观点可称之为社会主义“半商品论”,它主张除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生产资料交换外,其他各种交换关系都是商品交换。而近年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社会主义“商品论”,又得到很多同志的赞同。人们自然会注意到:原先力主“半商品论”的经济学家中,有两位的学术观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截至1991年6月底我国协议直接外资415.43亿美元,实际利用直一接外资176.30亿美元,截止1990年底,我国的外债余额525.5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457.8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87.1%,短期67.7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12.9%。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旧利用外资需求量仍在扩大,现有利用外资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外债规模也在适度增长,但由于我国目前外汇资金的流通和周转速度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外汇资金的利用不够平衡,出现国内外汇资金缺口较大,部分外汇资金却滞留境外现象。此外,国际局势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理论的着重点偏重经济或生态的倾向,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经济理论划分为三类,即相对偏重经济的环境要素论,强调生态限制前提的生约束性论,以及偏重生态的适度规模论,分析了各种理论的特点和不足,并介绍了适度规模论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因素主要有非国际化的人民币、相对稳定的国际收支、借入储备的不可靠性、递增的机会成本等。对外汇储备的测算,还要考虑贸易顺差、外债余额、外汇平准基金等可计量因素。要使我国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首先要使储备规模稳定,同时还要采取健全法律制度、加强宏观调控、改进日常管理、改革管理模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外债管理体制分散,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外债管理机构,是导致外债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八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利用外资的工作将逐步引向深入,因此,改革我国现行的分散的外债管理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家外债管理机构,乃是我国外债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对我国现行外债管理体制的评价我国现行的外债管理体制是属于分散型的.从已经开放的对外借债窗口上看,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