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持续不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下,境外投机性热钱流入中国快速增长。除了国际收支账户中错误项和遗漏项数额增大外,通过报高出口价格通过贸易项下流入的热钱也大幅度增加。这种状况致使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并导致国内货币信贷失控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加,使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严峻挑战。一、非理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自2003年以来,国内外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这种非理性的升值预期主要建立在境外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和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实基础之上的。由于境外大部分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缺乏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论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向及资本市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不绝于耳,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在一段时期内不会采取升值措施。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压力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的抨击;一是美元的贬值。本文阐述了人民币不会升值的四个观点:第一,美国经济复苏渐入轨道,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人民币升值外部压力减缓——美国对外贸易有所好转;中国政府主动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升值的隐忧——中国的金融体系尚存脆弱。人民币的定价机制虽然有调整的必要性,但现阶段在没有形成稳定的投资体制前不具备调整条件。人民币升值具有朦胧之美,升值预期的存在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利好效应,但该效应是不均衡的,仅限于进口依存度较高、外债比重较大的行业。一旦人民币升值成为现实,将成为资本市场的重大利空。  相似文献   

3.
境外“热钱”、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准确测算境内热钱的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对当前备受关注的热钱、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会吸引境外热钱流入国内,同时热钱流入又增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热钱的流入和人民币升值是物价上涨的原因,说明本轮通货膨胀兼具国际输入型和成本推动型特征。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热钱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引起的物价水平上涨各占物价总上涨水平的20%左右,因此并不构成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汇率制度的改变和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并不能解决当前贸易摩擦和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在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同贸易伙伴国的储蓄率不平衡所引起的持续的贸易顺差。解决贸易摩擦需要贸易政策调整和汇率政策改革的配合。短期内解决升值预期的对策在于采用利率政策配合升值幅度消除资本流入的套利机会,中长期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关键是改革结售汇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际热钱流动的规模、趋势及其防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尚无可靠和公认的计算国际热钱流动规模的准确方法,但去年以来,国际热钱重新涌入我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并有可能对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带来潜在冲击,需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和警惕。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热钱在中国的投机空间有限,短期内大规模持续流入的条件还不具备,温和流入并时有反复可能将成长期趋势。要摆脱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内的一系列困扰,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采取有效的防御性措施,监控各类热钱,加强流入管制,建立防范流出的预案,并与香港密切合作;另一方面,应重视疏导的作用,增强汇率弹性,管理通胀预期,抑制泡沫膨胀,吸引中长期国际资本,防范和限制短期资本泛滥。  相似文献   

6.
王自力 《新经济》2003,(11):56-59
虽然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但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事实存在.大批逐利而来的热钱依然源源不断地涌入。如何阻击热钱涌入,保持国内经济运行的稳定?王自力提出:降息。在调低或取消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基础上,将目前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降低0.25%~0.5%,大大收窄美元和人民币在中国境内的储蓄存款利差,以至于对“热钱”无所谓吸引力,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短期投机资本的套利机会.从源头弱化热钱流入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高冠栋 《经济与管理》2005,19(8):72-74,101
中国长期以来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使人民币面临了巨大的升值压力,而中国外汇市场的非市场化没有将这种压力转化为价格的上升。最近两年来,美元的贬值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中国目前这种汇率形成机制带来了许多弊端,政府应当做的是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外汇超额供给的原因及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汇率制度同时具有“规模管理”和有限浮动的特征,而不是纯粹意义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该机制作用下,外汇需求不足,低通胀率使汇率实际贬值,进而形成了双顺差。外汇偏离度的变化则表明“热钱”在大量流入,在双顺差与“热钱”的作用下,外汇供给持续增加,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形成现实挑战,使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因此,要降低升值压力,短期措施在于扩大外汇需求和限制外汇供给,长期措施在于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股市和房价上涨。从各个方面阐述中国面临的热钱形势,分析了热钱流入中国的原因、渠道,研究热钱流动对中国的影响等,提出一系列监管热钱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进一步解决要摆脱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内的一系列困扰,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热钱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多期优化模型,分析了热钱流动规模和息差、汇率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息差和汇率与热钱流动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上下波动对热钱同时产生流入和流出效应,但从长期看,热钱存量变化不显著;而境外资金持有者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是导致热钱持续流入境内的主因。所以,在政策层面上应消除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中美利差、广义货币供应量、价格指数、人民币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等因素,并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动因为货币政策冲击、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货币供给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双向作用机制,资产价格和人民币升值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单项作用机制。因此,要增强货币政策稳健性,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改变单向升值为双向浮动,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冲击。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进行投机活动的热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进而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对热钱流向的监测、预警、疏导和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应对热钱冲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于目前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我国是基于不断增强的人民币升  相似文献   

13.
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和外商投资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供大于求,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升值的压力。为此,一些西方国家给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郑平  胡晏 《财经科学》2022,(2):1-16
本文构建了开放条件下切合中国实际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资本管制对人民币汇率超(低)调动态演变的影响。理论研究指出,当资本管制程度高于阈值时,中国的货币扩张将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低调;当资本管制程度低于阈值时,人民币汇率会超调。经济结构参数决定了汇率超调或低调的程度和持续性,资本管制力度对汇率动态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随后本文测算出了中国的资本管制程度和人民币汇率超(低)调的程度,对理论模型的预测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在升值趋势中低调,但在贬值趋势中超调。深入分析在资本管制下人民币汇率动态的多样性,有助于为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改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汇率体现的是本国货币以国际货币支付的买卖价格,用本国货币购买其他货币支付的购买价格下降即本国货币升值。当西方国家为迫使人民币升值刚刚完成一轮威逼呐喊,当国际上正考虑对中国持续施加新一轮压力,当国内外资本市场也几乎认同了中国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将“出其不意”时,7月21日19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19号央行在发布的<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首次提出,下一阶段,中国将"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放宽资本项目交易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沿着升值的轨迹运转,2008年以来升值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以6.9902改写了自汇改以来的新高纪录.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中,人民币汇率开启了"6时代"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2010年6月19日二次汇改前后我国的汇率制度弹性、资本流动性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相对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汇改后我国的汇率汇率制度弹性明显增强,资本流动性增大,利率政策自主性增强,在我国通过提高汇率制度弹性以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热钱”流动对市场因素较敏感,与人民币资产收益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三元悖论"理论对我国政策搭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独立的货币政策、稳定的汇率制度和严格的资本管制。当前在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搭配格局是否还合适、是否应该改善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合理的政策搭配应该是保证货币政策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汇率波动幅度的逐渐增大和资本管制的逐渐放松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表现出了"U"型特征,推动其升值的主要因素是经常项目盈余导致的净对外资产余额的不断增加、FDI资本的大量流入和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较快提高。人民币均衡汇率在1985年~1989年表现为高估,在1990年~2009年表现为低估。人民币均衡汇率低估具有逐渐收敛的特征,从而人民币均衡汇率继续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完善不仅要考虑到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也要考虑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力显著,但不同的汇率制度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及效应却有所不同。人民币汇制改革的效应显示:汇率弹性有所凸现,但弹性仍较小,对游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已成当务之急;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较小,人民币升值的FDI效应取决于今后升值的幅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