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构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对护理保险的现实需求,并介绍日本介护保险制度,主张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来构建我国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徐玉豹 《时代经贸》2013,(24):189-190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导致我国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伴随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益严峻,因此,我国亟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日本从2000年开始实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国情在很多方面与日本相似,因此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制度建立背景、制度体系、运行效果三个方面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长期失业人群是日本失业治理中的痼疾,直观其发生机理,主要为:劳动力需求方面,劳动力市场排斥长期失业者;劳动力供给方面,失业时间长短影响劳动者就业能力;另外,雇佣保险、解雇规制在制度层面上也具有相乘作用。探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社会福利下失业者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后产生的福利依赖心理。为此,日本关注"社会福利发展",重整社会福利在治理长期失业中的逻辑思路,改革雇佣保险制度、建立求职者支援制度、丰富民间职业支援事业。参考日本经验,我国失业保障体系应以提高失业者就业能力为关键进行构建,同时重视失业保障制度的功能转型、协调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退"与"进"、促进再就业支援多元、发挥政府的新型管理监督职能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问题,德国、日本先后于1995年1月1日、2000年4月1日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我国在1999年也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老龄化并呈加速趋势。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看护功能日益削弱、城镇养老机构数量不足、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资金来源不足。有必要借鉴德国、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采取城市的居家养老护理保险与农村的老年护理救助模式。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从价值支持、意识形态支持、成本支持与路径支持上论证了该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是一项老龄化社会解决老年人照料问题的良好制度安排,已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实施。这些国家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各有特色,又在实施范围、筹资主体、护理机构等方面表现出共同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尽快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314-316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突出问题是老人护理问题。在介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护理保险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我国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模式应以强制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为主,同时鼓励并支持发展商业性护理保险,为从社会保障方面解决老年护理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采用的是商业护理保险模式,我国未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创新的路径就在于建立以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为基础,商业护理保险为补充的双层护理保险制度。双层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建立面临诸多瓶颈,需要政府采取制订护理等级评估标准、财税优惠政策,明确政府在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中的筹资责任,完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体系等措施来规范并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1966年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建立,至今已经过了46年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数10次大地震的考验,尤其是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巨额损失赔付再次证明了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成熟性.然而,尽管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日本是地震高发国,未来若再发生巨大地震,现行的地震保险制度难以应对巨额的损失赔付.因此,日本国内目前已开始酝酿修订地震保险制度.本文以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地震保险制度调整为切入口,在总结分析日本地震保险制度优越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探讨其改革的要点及方向,以期对中国地震保险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研究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特别是以新潟县为代表,从政策实施的视角看老龄事业与养老产业在地方的协同发展,将为我国摸索建立相关制度,满足老年人需求,使养老服务消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实现调结构、惠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霞  钱再见 《经济师》2003,(11):84-85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具有多元化、一体化、全民化和法制化等特点。然而 ,近年来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日本政府积极探索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 ,追求新的理念 ,推行社会福利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的效率。全面分析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长期护理成为21世纪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以色列、德国、日本、韩国等于上个世纪推行了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而法国、美国则采取了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制度。以这些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研究对象,从立法规范、参保对象、保险原则、基金筹集、基金管理、服务提供以及待遇支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制度的特征、实施效果和改革措施,给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创新可以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不断改革,是美国最大程度发挥存款保险制度效力的主要做法。2006年美国再次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我国当前正积极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借鉴美国的经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宽明 《经济纵横》2007,(7):59-61,5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不断改革,是美国最大程度发挥存款保险制度效力的主要做法.2006年美国再次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我国当前正积极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借鉴美国的经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长期护理保障政策准备严重不足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应对持续增长的老年长期护理需求将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带来重要挑战。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日本成功构筑起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为此,分析日本创设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背景与成因,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障政策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为应对日趋严峻的高龄化,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满足国民多层次养老需求,建立了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为基础的,通过社区内生活支援中心将医疗服务与长期照护服务相结合的,为国民提供无缝对接式的医疗、护理与支援服务的综合支援网络.此网络服务的对象从建立初期的高龄者,扩大到所有的居民,形成了全世代、全对象型地域综合支援网络.地域综合支援网络形成后不断创新发展,其中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不断升级完善,医养结合理念和措施的不断衍变,初始阶段密集型支援团队在社区内的运行机制等都是日本特有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全面铺开,社区养老服务援助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以及为失智群体及其家庭提供预防、管理与援助服务的养老服务平台搭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佳 《经济研究导刊》2013,(1):187-188,190
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中国"十二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任务。借鉴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经验,积极推进中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是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的有效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农村医疗制度的核心是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创建于1938年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使日本尽早实现了全民社会医疗保险,它不仅缓解了贫富差别的社会矛盾,而且提高了国民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医疗社会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分析相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制度安排,而筹资水平则是这一制度设计的关键。长期护理保险缴费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益人数增长快于缴费人数增长将导致长期护理缴费率的上升。本文根据一定的政策情景测算了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所需缴费率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虽然在2014—2050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所需的缴费率会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实际所需的缴费水平并不高,可通过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划拨国有资产等多种途径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对较快的现实,长期护理保险还应从低水平起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人口状况不断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日本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22%,其已进入超老龄社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龄者不断增加.针对这种现状,日本政府干2000年推出介护(护理)保险制度,其以全社会相互扶持为目的.本文针对日本介护保险法的主要内容及其问题予以分析,希望能对我国今后在制定相关法律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保险是我国保险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从社会成本节约视角揭示科技保险制度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科技保险制度运行成本对其福利效应的制约。在对影响科技保险运行成本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强化科技风险规律研究、搭建科技保险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培养科技保险专业技术人才、优化科技保险补贴标准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培育保险意识并强化相关机构间的协作机制等层面,提出合理控制我国科技保险制度成本,进而提升其社会福利效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