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个人收入与其人力资本密切相关,公共教育支出可以通过影响教育投入来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收入差异。文章试图对研究公共教育支出与收入差异关系的理论文献进行述评,并指出其对中国现阶段公共教育政策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来消除低收入群体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信贷约束,为社会提供一个机会公平的公共教育情形下,社会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路径,并考察了遗产动机和收入税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公共教育虽然短期内在一定参数水平下会导致收入差距发散的可能性,但是在长期内却能保证收入差距的收敛。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智 《当代经济》2011,(10):37-39
本文通过构建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在1996年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方程.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最后,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一个包含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不同的教育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公立教育体系下,最优的教育投资水平高于私立教育体系,收入差异也将会比在私立教育体系下下降得更快.因此,与私立教育体系相比,公立教育体系更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在公立教育体系下一个国家将会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与更为平等的收入分布.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级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存在着类型化的可能。通过选取\"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力量\"三个变量作为分类框架和指标,利用2005—2008年度截面数据测算,可以将各省份区分为东中西三大类型区域。统计分析发现,这三类区域不仅在省级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相对比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且各区域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保障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财政分权是否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公共经济学文献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厘清财政分权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从而真正理解中国地方政府再分配政策失灵的根源,以公共支出结构作为门槛变量,通过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1995—2012年中国式财政分权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从总体上,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基尼系数呈正相关,即分权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基尼系数增加1.24个百分点。第二,财政分权对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非线性作用,即存在门槛效应,在不同的公共支出结构下影响效应明显不同。第三,公共支出结构的门槛效应并没有保持连续一致的积极影响,而是不稳定地分布在不同地区,并由西部地区逐渐向东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7.
根据1978年~2008年的时序数据.对农村公共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论如下: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会引起农村公共支出的被动增加,但是,农村公共支出的被动增加却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只有主动增加农村公共支出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我国社会"二代"现象的现实背景,从公共教育支出的视角,依据代际收入流动理论,采用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教育经费数据以及"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多重门槛模型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影响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机制与程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当前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各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水平会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大小,加入公共教育支出变量后,代际收入弹性为0.548,公共教育支出对子代收入的弹性为0.154;(2)随着政府教育支出水平的提高,公共教育支出水平越高的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增加越显著;(3)各地区公共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程度并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不同。因此,无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政府对公共教育的投入都应该持续进行,只有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显著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性,缓解"二代"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CGSS2008的数据对公共支出通过调节收入差距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收入差距显著降低了居民幸福感。中国区(县)一级的公共支出总量不仅直接提高了居民幸福感,还通过缩小收入差距间接提高了居民幸福感。教育支出显著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保支出微弱降低了居民幸福感,各项公共支出对收入差距幸福负效应的调节作用均对中等收入群体显著,对高收入群体不显著,教育和社保支出对低收入群体显著。政府应继续增加公共支出总量投入,同时重点增加教育投入。在提高医疗卫生和社保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保支出。在安排各项公共支出时应向低收入者倾斜,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公共选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系中的行为主体存在紧密联系和关联,影响着整个体系的效率(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成事实上的一种机制。社会保障公共选择主体偏好显示的制度供给存在短缺。从社会保障公共选择过程分析,社会保障政策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对公共选择主体偏好的忽视直接导致社会保障品(政策)的不公平特征。中央政府与利益集团围绕社会保障政策存在深刻的偏好分歧。由利益集团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垄断的局面不利于社会保障品市场的运行。建立社会保障的公共选择主体偏好信息显示机制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I discuss the role a progressive income taxsystem and a redistributive pay as you go (PAYGO) social securitysystem can play in insuring and reallocating idiosyncratic aswell as aggregate risk. I also argue that the underlying sourceof market failures generating such a role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may be crucial when determining the normative consequences ofsuch social insurance. (JEL Classifications: E62, H21, H24,H55).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发展方式逐步从增长型向分配型、从生产型向消费型、从建设型向民生型转变的过程中,回顾和总结学术界关于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讨论显然是必要的。文章从多个方面回顾、分析和考察了"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理论"这一理论模型提出后的争论焦点及演变过程,包括围绕这一理论所讨论的主要内容,比如有关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条件的比较分析,有关劳动差别、劳动供求、剩余/生计比以及农村收入差别大于城镇差别等两部门内部各种因素的趋势、二元结构部门转换影响收入差别的讨论,有关国有资本积累及改革引起的民营资本积累、税收政策和体制改革对收入差别变动趋势的影响的讨论,以及这一理论在中国的验证等。分析表明,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差别还在沿着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曲线的前半段逐步呈"阶梯形"上升,但上升的势头已经趋缓,并且个别方面比如城市化等因素导致的收入差别已经初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好地明确政府的社会责任及其资金安排,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社会保障缴款的性质。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的当然职责,社会保障缴款的收支符合税收的所有基本特征,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缺口时,国家扮演着最后出场的角色,而且一些国家直接以一般税收作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而社会保障缴款与受益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多的是一种收入策略,因此,社会保障缴款无论称"费"或称"税",其本质都是税收。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五个重要问题的分析,文章认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症结不在于雇员薪酬比重、政府收入规模(宏观税负)、国有经济比重等带有总量特征的指标出现了什么严重问题,而在于收入分配的结构存在较为显著的不合理,差距扩大,公正性不足,转移支付和直接税的再分配优化机制构建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够,以及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缺乏有效的引导与约束,国有企业的资产收益对公共福利贡献较弱,等等。文章从政府与财政的职能定位出发,考虑全局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提出了八点完善收入分配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官员规模、公共品供给与社会收入差距:权力寻租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官员规模、公共品供给效率以及社会收入差距是当下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把三个问题纳入到一个故事框架下来分析和解释。生产的进行需要官员提供资源帮扶,这需要通过雇佣下级官员来做到;当私人利益进入上级官员的收益函数时,上级官员就会促使资源的供给"人为"稀缺来设租,从而便于下级官员从生产者处收取资源租金;而资源租金的收取使得下级官员的收益高于其外部选择权收益,从而增加了下级官员职位的竞争性,又由于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职位任命权的垄断,使上级官员从下级官员处收取职位租金。分析表明,权力的设租寻租行为是造成社会收入差距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能较好限制官员关注私人收益的社会中,官员规模较小、公共品供给效率较高且因权力寻租而造成的社会收入差距较小。  相似文献   

16.
笔者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ranger就财政支出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进行非因果性检验发现公共安全财政支出是社会稳定的单向Granger原因,表明以公共安全财政支出变量变化预测社会稳定形势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鉴于此,公共安全财政支出安排应参照社会稳定形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使其契合中国社会对公共安全保障要求。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绍光 《经济研究》2004,39(8):48-56
社会保障税是指定用于社会保障的工薪税。本文分析了工薪税的税收归宿和劳动供给弹性的影响。当劳动供给弹性较小时 ,税收主要由劳动力负担 ,而且可能会增加就业压力 ;工薪税在劳动同质程度较高时可以取得较好的再分配效应。本文还描述了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理论过程。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是指现收现付计划和强制储蓄计划的最优搭配 ,它以“黄金律”条件下的隔代帕累托改进为标准。就同代收入再分配而言 ,将收入再分配计划的目标定为提高受益人的受教育水平 ,而不是直接为其提供免费的社会福利 ,将有助于缓解收入再分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8.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不同阶层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首先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收入分布的变化及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不同收入阶层从政府得到不同社会保障收入后的收入分布的变化及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综合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是不同的,即使某些政策有利于基尼系数的缩小,但不利于收入最低的阶层。研究认为,有针对性地调整部分社会保障政策,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分位回归分析方法讨论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与收入条件分布之间的关联形式。本文的基本结论表明,在收入条件分布较高的分位点上,所对应的教育收益率相对较低,即教育收益率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而下降;另一方面,收入函数中引入不同类型的控制变量将会影响到平均的教育收益率估计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育收益率的分布特征。就方法论来说,分位回归分析可能为教育收益率估计中如何剔除能力因素所造成的偏差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就政策意义而言,本文的结论表明,教育扩展可能更有利于低收入人口的收入的增长。当然,在施加不同类型控制变量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就业特征对于教育收益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不仅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分割特性,也可能意味着就业或职业获得成为收入差距扩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夏华 《现代财经》2007,27(5):7-10
中美的基尼系数如实地反映了两国的收入差距。中美两国民众对收入差距反应有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两国的收入分配形状、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非法收入的社会影响不同。由此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缩小我国收入差距,就必须在农村实行规模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加大打击非法收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