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的类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元  王维才 《经济地理》2003,23(4):451-456
以我国高新区为对象,在实证分析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过程、模式、规律、各阶段的演进、相关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及其分析模型。然后,利用上述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型研究了我国高新区在“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转移(即“二次创业”)的各种要素,建立了针对高新区在这一阶段转换的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余宏俊  舒晓 《生产力研究》2005,(12):134-136
实践证明文化是影响组织核心竞争能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在我国各类高新区“二次创业”过程中,必须从战略高度对高新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实现文化对高新区发展的支撑功能。为此,本文以宁波市科技园区为例,探讨了高新区主导文化即创新文化体系的概念、内涵与构成,并提出了高新区创新文化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模式选择与路径依赖等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国防科技重大工程组织管理模式的特点,并以典型国防科技重大工程为例分析其管理运行机制。按照政府在工程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将国防科技重大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分为:纯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3种基本类型。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影响组织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经济体制、技术水平和工程目标,并指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组织管理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国防科技重大工程组织管理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行政托管”的大连高新区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高新区在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大部分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发展空间不足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基于目前许多国家级高新区提出的空间拓展管理模式——"行政托管",对其内涵、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行政托管"管理模式是目前解决大连高新区空间发展瓶颈的最好途径,并针对"行政托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定量分析和评价了我国高新区发展现状与创新绩效,发现我国高新区人均创新产出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对应的大规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规模效益逐步显现,但创新绩效并不突出的中小型企业却获得了高速发展.这反应了当前在资本主导下对创新要素的挤压与驱逐,同时资本边际效益的提高强化了企业规模收敛动机,因此适应不同规模经营的产业集群形态并未完全成形.针对此提出了梳理高新区主导产业,强化创新绩效规模效应;打造共享平台,破除要素流动障碍;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引导中小企业由"旧质"向"新常态"过渡发展;优化产业资本产业分布等建议提升高新区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的研发转化,是高新区稳健发展并取得科技竞争优势的基础环节。研究目前我国高新区研发转化相关各方的权能,不断总结并优化高新区各类研发转化模式及其研发转化实施策略,是保证高新区研发转化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工作。首先分析了高新区研发转化5个相关方的权能和具体作为,指出适合我国高新区采用的5种研发转化模式;结合我国高新区20多年发展的经验教训与成败得失,提出了研发转化实施策略;在实践基础上,对我国高新区研发转化模式及其实施策略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治理结构与管理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是确保基金运行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基金运营监管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当前国际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主导模式,我们认为我国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采取委托投资管理模式,两者的区别是受托人的定位不同,前者是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后者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企业年金基金应采取完全市场化管理模式,并在当前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框架下细分为八种不同的基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政府视角下的高新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将从法权型向财富型转变,高新区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将引领企业转型的方向,促进其注重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管理。从政府自身、政府对企业、政府对中介以及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策略,以此来促进高新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我国高新区纷纷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在这个高新区再发展的特殊阶段,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近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把评价结果与1994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力图反映各地区高新区发展演变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导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高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的形成有自身的机制和规律,高新区现有的产业集聚是政府主导的结果,这种模式的产业集群向高级阶段演进必须通过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机制来完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持要素是高新区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要素完善的基础上,通过要素流动与竞合、技术创新、根植机制等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产业集群自组织机制的形成。重视各要素的培育和完善,是高新区实施产业集群导向的主要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构建学习型区域是提升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型区域视角下,针对我国高新区传统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新区通过学习促进创新,并建立学习型区域的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产业集群分类的研究综述与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凯  李世杰 《当代财经》2005,(12):93-96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分类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归类方式,在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特点和主导因素,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对比不同类型集群的特征,文章进一步明确了分类研究的政策指向性,突出我国老工业区传统装备制造业与各地高新技术园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引起国内研究人员对我国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各地高新区“飞地”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新区的率先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新区的扩散效应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孤岛经济"、"体制回归"和"边界阴影"等现象大量存在。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高新区经济位势不高、扩散渠道不畅和高新区周边地区承接能力不强。针对我国大部分高新区扩散功能不足的表征和原因,提出了5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策略,并前瞻性地预测了走向国际化的高新区。  相似文献   

16.
高新区是我国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的重要模式。在正视加入WTO带给我国高新区严峻挑战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入世”带给我国高新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高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若干提升我国高新区综合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DEA方法,对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发现,我国高新区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偏低,纯技术效率是影响技术效率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多数高新区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但也有相当数量的高新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强化技术创新机制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分析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势入手,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机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新  刘朝明 《生产力研究》2008,(15):112-113
文章从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角度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分析我国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状况,找出了我国的特殊经济区域——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1)对高新区主导产业的理论研究明显不足;(2)对高新区主导产业的内涵尚无明确定义,以及缺少符合高新区功能和产业特色的选择基准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3)缺少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