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淑芹 《经济研究导刊》2013,(25):262-263,276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分布日益多元化,对外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开拓新的国外市场,为企业获得更多收益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新的发展目标。企业跨国并购就是开拓国外新市场的方式之一,它可以使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管理能力增强。与此同时,企业一方面获得高回报,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主要针对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防范对策,希望对中国跨国并购的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怡 《经济研究导刊》2011,(32):107-109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贯彻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行投资。税收对"走出去"企业在降低相对成本、提高盈利潜能、降低投资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通过税收协定的签订、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的制定以及相关的税收服务方面对"走出去"企业形成积极保障。但是,税收保障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保障,以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     
《广东经济》2013,(9):90-91
香港投资推广署:愿助内地企业拓海外市场"善用香港优势,开拓海外市场"投资推广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贾沛年表示,香港的优势在于可以作为内地企业寻求海外市场的平台,希望包括吉林在内的内地企业能利用此平台"走出去"。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得稀缺的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开拓国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等都具有重大作用。从主体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结构三方面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并有必要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实质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变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在不断变化。产业结构呈现出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结构的转变 ,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 ,投资地区也从发展中国家逐步向发达国家转移。由此可见 ,日本对外投资发展战略是实现日本经济大国、技术强国的渐进式战略 ,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投资战略。  相似文献   

6.
钟南 《生产力研究》2005,(7):156-158
对外直接投资在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由直接投资引起的市场分割拓展了跨国公司规模优势的作用空间;通过建立内部化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善了组织结构及其效率;海外串谋的可能性增加,导致跨国公司市场力量的稳定性提高,进一步巩固或提升了跨国公司固有的市场地位;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实现了价值链的重构与优化;东道国为跨国公司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的竞争力。文章最后还结合中航油巨亏事件分析了如何规避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态势与布局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企业在加速了国际化过程。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在全球对外投资的宏观数据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针对1104家企业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企业海外的发展情况、布局特征及其差异性影响因素。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数量和规模在近几年快速成长、目的地和投资产业出现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不同的行业和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比较均衡,但侧重于制造业为主;京津唐地区的企业海外投资侧重金融等服务业,单笔投资规模比较大。信息通信技术、建筑、纺织和机械行业的企业对外投资相对程度较高;各行业投资以东南亚居多;机械、信息技术和生物制药行业企业以获取海外知识为主,其它行业以获取海外市场、资源为主。最后提出促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国际化与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企业开始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这既是中国金融业融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国金融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分析了对外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在中国金融企业对外投资动机部分,着重进行了海外混业经营动机和投机冲动分析.降低中国金融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应注重经营管理国际化、关注新兴市场、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是对外投资的根本动因,而垄断优势则使企业能够在海外进行有力的竞争。其中垄断优势包括知识资产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这两种优势通过一定的作用机理,为企业的海外投资创造了巨大的竞争力。中国的企业在对外投资实践中,只有具备了自己的特有优势,才能够在海外投资中获得持久收益。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生产、贸易与投资体系加速调整并进入新一轮国际投资规则重构的背景下,我国对外投资也面临新问题和新形势,突出表现为企业如何选择对外投资模式。从当前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看,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对外投资模式的优化组合。未来的投资应以构建"多层次同时并进"模式为突破口,即不同性质、不同驱动力的投资企业应采取多层次、差异化的海外投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跨国企业发展主要面临竞争力不足、保障制度尚不完备、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及技术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为破解现存困境,我国跨国企业应占据有利区位进行对外投资、改变产业链低端状态的对外投资结构、选择"渐进式"与"跨越式"相结合的市场扩张战略、处理好本土化和国际化发展间的关系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外贸发展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一些外国企业在削减生产的同时,出售企业资产或者公司股份,这就为寻求海外市场的广东省企业创造了对外直接投资时机。而资源瓶颈的制约、要素成本的上涨、国外反倾销的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迫切要求广东省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规避贸易壁垒、缓解出口压力。加之,外向  相似文献   

13.
黄星 《发展研究》2000,(10):23-25
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创办海外企业的经济实力。在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有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及策略做一探讨。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滑,发达国家尤为突出。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但从增量和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改变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达国家限制外资的政策也有所松动。我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同时,加快我国海外并购与投资步伐,借鉴国际经验、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机构,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外国资源,顺应经济全球化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与动力,是当务之急.本文详细的探讨了目前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对外外投资战略,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吕萍  郭晨曦 《财经研究》2015,41(3):88-99
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对欧盟主要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从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管理层激励三方面研究了治理结构对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较高、监事会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高管报酬总额比例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并购;独立董事比例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合资.此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企业更倾向于并购或合资;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绿地投资或合资;而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文章对于如何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外国资源,顺应经济全球化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与动力,是当务之急。本文详细的探讨了目前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对外外投资战略,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边投资框架下我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FDI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式下中国加入多边投资框架已为大势所趋.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但内需相对不足的阶段,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角度出发,重新制定多边投资框架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以形成对国际市场的全方位开拓和对国际资源的多渠道利用.  相似文献   

19.
天雨 《经济》2012,(5):81
拉美地区是中国开展对外投资较早的目的地。随着中国工程承包业务的快速发展,拉美地区受中国企业的关注却远远不够。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北非区域局势不稳,加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促使我国的工程承包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领域的需要日益增强。拉美市场增长强劲拉美国家与我国距离遥远,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和标准体系都存在明显差别,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开拓拉美市场的动力不强,来自拉美地区  相似文献   

20.
大量企业赴海外上市加剧中国股市边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企业赴海外上市,这对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如何?实际上,从不同的主体的角度看,答案是不一样的。对于企业来说,海外上市是他们自己作出的选择。哪里能够解决他们急需的资金,能够解决治理上的问题,他们就到哪里去上市。但是,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以及整个证券业来说,大量优秀企业海外上市后,会使得他们失去很多业务发展的机会。这种市场格局如果持续发展下去,中国可能有国际领先的实业企业,但很难有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对于交易所来说,海外上市则意味着上市资源的流失。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在市场存在对外投资的管制时,社保资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可能面临合格的投资对象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