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从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整合的可行性研究入手,通过极核模式、点—轴模式及圈层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八点、五轴"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整合模式,构建平顶山市郊农业区为极核、县郊农业区为一级节点的点轴模式。根据农业生产环境条件和农业产业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划布局了三个农业圈,构筑科技核心区、农产品配售区、农产品生产加工腹地区三圈组合的农业产业空间开发结构。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能够促使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农业成为资源型城市的重要产业支撑,推进资源型城市平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运作模型,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运作逻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农业产业组织链、供应链、空间链、价值链需遵循的相应发展逻辑,通过采用图形展示和逻辑实证的方法,展开对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调查,发现中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存在组织化水平较低、农业供应链物流不健全、农业空间链布局与效应有待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提出降低农业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农业竞争优势)、突破协同困境(强化整体效率)、统一规划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加快集群发展)、统筹产业价值协调(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加以努力,进而在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12)
文章以农业循环经济新理念,对梁平土地资源量化为农林地、农耕地和农养地,发展多种产业,而产业发展中有生态涵养,生态涵养中有发展做了论证,进而对梁平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三大保供产业、三大特色产业、三大新兴产业和四大食品产业做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并对其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立体复合型模式、农业副产品再利用型模式、农商融合型模式和农村庭院循环型模式。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民增收与生态恢复是该区域的2大主要需求。商品型生态农业能够使满足这2个需求的"行为过程"有机结合,实现产业与资源的耦合。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为此引入"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典型流域(村)124户农户资料的分析与建模,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态势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即农业产业构成了农户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而"耦合态势"却决定了农户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农业资源、农户环境与农业产业具有两两相关性,且农业资源与农户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的发展传递并影响到农户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这一结果与商品型生态农业的理念相吻合。为此,必须提高农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感知程度,合理、有效的利用农业资源,促进产业与农业资源的优化耦合。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业产业转移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善丽 《经济师》2003,(4):158-158,160
文章阐述了我国农业结构的市场、产业和区域调整 ,以及在调整农业结构中注重构建区域特色农业 ,并对我国农业产业空间转移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由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农业资源和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各地休闲农业的发展类型和模式也多种多样。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休闲农业园区考察分析,我们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归纳为八种类型,即高新技术引领型、旅游带动型、工业产业反哺型、农业产业壮大型、文化产业主导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土地流转承包型和连片开发合作型,希望能为不同类型的园区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6,(4)
在土地、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约束性日益凸显的情形下,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创新能实现农业产业链再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农业分化新兴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创新的路径包括:农业产业发展人才培育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发展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经济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出发,在提出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通过对Logistic模型的应用指出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增长模式,并结合以上分析提出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通过对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旨在找出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途径,从而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的研究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之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和基础.文章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归纳为三类:一是基于区域差异性的产业发展实施路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选择内生型发展模式或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二是基于要素资源利用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充分激活产业发展所需各类要素资源,包括人才振兴、土地资源利用、产业技术升级和完善资金保障等;三是基于产业发展方向的实施路径,既可以从产业提质增效角度出发,也能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融合角度来进行,其中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已渐成共识.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产业特征匹配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笔者对农业产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作了“技术-市场”两维度划分,并对比分析了山东省莱州、寿光两市的成功农业发展案例。结果显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与当地农业产业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产业特征相匹配能提高产业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王义刚 《时代经贸》2010,(22):26-27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和GEM模型作了概述,然后利用GEM模型理论对淮南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符合淮南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保护资源环境可能会限制周边农户的生产发展,政府应给予合理补偿,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措施。文章介绍了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有机绿色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和演变路径,并利用产业组织绩效模型对不同组织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周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产业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总体上包括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和多元产业化经营三个阶段;产业特征、产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经济组织自身条件都会影响到产业组织模式的选择,其中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纵向一体化和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农户"模式均是实现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模式。虽然两者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这两种对立的模式能够在同一个地区并存。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部门应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其支持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和GEM模型作了概述,然后利用GEM模型理论对淮南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符合淮南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集群最新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群现象。近年来,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机理研究又有新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传统白色农业面临着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受资源以及自然条件的严重束缚等问题,由此告诫世人: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应谋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一体化绿色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其发展模式绿色化不仅能够促进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且有利于传统白色农业向现代绿色农业转变,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集约式以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绿色经济的视角下,对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农业产业集群绿色化的若干途径,以期为湖南省未来农业政的制定与选择提供理论分析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安定区三大农业产业发展为例,从安定区三大产业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入手,分析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基础,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探析安定区农业产业发展在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和实现产业富民目标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江旖琪  贾海薇 《新经济》2023,(11):127-143
新兴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水稻智慧直播”为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赋能农业生产体系使其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加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竞争力;通过赋能农业经营体系推动耕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经营过程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推动三大产业全链条专业化融合;通过赋能农业产业体系使其更具商业化和品牌化,创新产业发展形态,进而激发农业科技新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案例分析后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本文解析了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促进机理,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加快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第一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全领域制度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数字技术服务长效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8.
跨界转型、产业融合时代背景下,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一种技术诱发型产业发展模式,具有促进文化业态衍生、产业价值链延伸、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等重要意义,其实践路径表现为文化科技化与科技文化化。基于产业融合内涵与特征,从生产链协同规划维度分析生产融合、市场融合、资源融合与渠道融合4种典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模式及其促发机理,归纳出融合创新过程中强化可治理性、重视文化需求、增进制度保障等促进产业融合的关键举措。最后指出,在当前环境下,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的优化与革新亟需从政策规章、法律规制、产业结构及自主创新等方面切入,通过文化与科技协同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19.
周淑景 《时代经贸》2010,(22):74-76
中国经济与农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包括农业自然资本存量的不断减少,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对耕地的过分倚重,单一化的产业取向,农民就业难、收入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均有赖于农业产业的根本转型来加以解决。农业转型的核心内容,是由目前以食品生产为主的生计农业、单一型耕地农业,转向以广泛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生产多类型产品的多功能的综合化农业,建构完全新型的农业产业体系。为此,应从规划入手,通过增加农业建设投入,创新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深化农业公共行政部门改革等措施,促进农业产业模式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20.
资源产业的特殊性使得产业转型成为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经之路.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面积广,随着资源的衰竭很多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问题.本文以西部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宁夏石嘴山市为案例,分析了其进行经济转型有资源、区位、产业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失衡、原材料产业比重过高,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和难点以及资金和体制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旅游业的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失业工人的就业安置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