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工业行业存活企业平均生产率高于进入企业平均生产率,退出企业平均生产率最低;第二,使用动态OP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进行分解,发现存活企业生产率增长对总量生产率增幅贡献最大,低效率企业退出同样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第三,总进口增加、中间品进口增加和最终品进口增加会促进中国工业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及各个分解部分增长;第四,国内企业竞争主要通过影响存活企业间资源再配置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而贸易自由化则主要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实现经济资源再配置,并以此推动总量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2016,(8):72-85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下,构建了贸易自由化下中间品进口与企业技术选择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入世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应用高技术。进一步考虑企业生产率差异性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与企业的初始生产率水平有关,仅仅显著促进中等生产率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另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2018,(2):170-184
即使没有任何政策干预,市场本身的不完全也可能导致扭曲。本文在企业异质性框架下,构建包含Behrens类型需求结构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贸易自由化对市场扭曲程度的影响。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市场规模扩张或者贸易成本下降)并没有减缓市场扭曲,这是因为,贸易自由化导致市场均衡福利和社会最优福利上升幅度相同。此外,随着一个经济体平均生产率的上升,会出现市场均衡福利上升和市场扭曲程度加剧并存的局面。进一步研究发现,理论模型得到的一般性结论同样适用于中国。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应该协调使用;随着一个经济体平均生产率的上升,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加强。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一个存在垄断竞争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市场结构变化对实际汇率长期趋势的影响,结论认为,本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升值,而外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市场垄断程度上升会导致本币实际贬值。对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和中美两国市场垄断程度关系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模型的结论。文章建议,可以通过拆分重组、发展民营企业、引进外资企业等方式引入竞争、降低垄断程度,从而缓解部分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分析在贸易自由化下,国家、产业和企业特征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三者在一般均衡下的决策的。当企业拥有异质的生产率、国家间的相对要素丰裕度不同、产业间的要素密集度也不相同时,降低贸易成本将会引起资源在本产业本国以及跨产业跨国的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测算了最终品关税和中间品关税,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进步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其中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比最终品关税减让引致的竞争效应更大;(2)贸易自由化对非出口企业、非加工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的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效应分别显著地大于出口企业、加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且这些差异又主要体现在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生产率的作用上;(3)制造业行业总体生产率的上升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改善,而市场份额重置效应的贡献相对较小,进一步的估计发现,贸易自由化对资源重置效率的净影响也较为微弱.本文为理解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动态演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同时也为评价中国入世的经济效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判别视角.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分析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行为对其经营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表现越差的出口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越大;企业退出出口市场行为对企业经营表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就业增长和产出增长方面,而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总体不显著。具体表现为,企业退出出口市场会对其就业增长和产出增长产生持续的显著负向作用,这说明我国国内需求尚不足以使企业退出出口市场后继续保持退出前的就业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率。因此,在提倡出口转内销的同时需注重提高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经济政策影响微观企业经营是现有研究的共识.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文章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退出决策的影响.文章基于一个代表性企业最优退出决策的框架,构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退出决策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98?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增加市场预期收益的机制降低了企业的退出概率,即面对高水平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对未来市场形成了良好的预期,倾向于采取理性的"延迟退出"决策.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退出决策的"延迟现象"在不同企业、行业和区域间呈现出异质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多地延迟了具有优越发展前景的企业、行业及区域的市场退出.从企业方面来看,这一现象在规模小、跨产业经营、出口、政府补贴的企业及创新企业中更加显著;从行业方面来看,这一现象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及生产率高的行业中更加显著;从区域来看,这一现象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及经济增长快的区域更加显著.可见,政府的经济政策变动,不仅引导了企业制定理性的战略决策,而且激励了优势资源和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最低工资的匹配数据,本文研究了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退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劳动密集度企业的异质反应。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提升会显著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退出概率,降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退出概率。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提升会通过影响产品成本加成率、行业市场份额、企业生产率来影响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其退出概率。本文结果表明,最低工资上涨有利于产业资本深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评述了与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在此基础上以探讨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的关系为切入点,运用VEC模型实证考察了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进入和利润率变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汽车产业的企业进入与利润率之间只存在短期的均衡关系;并且在长期中,利润率变动不构成该产业中企业进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