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完善财政支农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一是理顺支农资金管理体制。目前支农资金分散,管理多头,政出多门,效率不高。为此,必须理顺各部门间的关系,明确财政管理各项支农资金的主体地位,设立隶属于各级财政部门的支农资金管理机构,将分散于各部门的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形成财政支农的强大优势,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调整支出结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60%~70%左右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支出,而用于建设性的比重不高;在农业建设资金中,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比重较小;在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2.
1.建立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总量稳定增长的机制。要切实贯彻执行财政支农支出的法定增长比例;要加大国家新增财力和长期建设国债用于“三农”的支出比重;要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15%的政策规定。2.明确财政支农支出的重点。(1)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支持农业结构调整;(3)支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支持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3.进一步加大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支持力度。(1)合理增加财政扶贫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的增加要与政府职能、国家财力、贫困发生率及扶贫开发需要相适应。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都有责任增加扶贫投入。(2)继续保持并  相似文献   

3.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一)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1.支农支出的不同口径。根据涵盖范围的不同,可以把财政支农支出分为窄、中、宽三个口径。中口径,是指中国财政统计年鉴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具体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2004年的规模为2357.89亿元。窄口径,则可以从项目支持的角度理解。像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属于国家行政事业机构,主要职能是规划、管理和服务,其受益对象并不局限于农村和农民(如大中型水利设施不仅服务于农村,也服务…  相似文献   

4.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高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农民负担加重、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1)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受到影响。1978年国家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1990年为9.98%,2001年为7.71%。其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基建总支出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性探讨。结果表明: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拉动效用,其中,支农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消费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未发现农业科研和农村救济费对消费有影响。笔者结合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及结构变动趋势,认为建立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长效投资机制,倾向于农业生产性投资的支出结构,是刺激农村消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阶段性增加到稳定的正向效应,增加财政农业支出总量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2)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差异性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各项事业费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长期正向效应,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长期负向效应,各类财政农业支出短期效应均较小。  相似文献   

7.
应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全红 《经济论坛》2001,(20):15-16
农业财政投入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部分,原则上应当包括财政用于农业的赢利性投资和非赢利性的其他支出,只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在农业领域的赢利性投资已经很少了。在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中,减去行政管理费用,其他的用于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素质提高、农村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支出都应视作农业财政投入。农业财政的投入在统计上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对农业的补贴支出、其他农业财政支出等。现阶段我国农业财政投入虽然不是…  相似文献   

8.
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输入输出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模型,以河北省1995~2007年相关数据为样本,对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进行评价,并从改善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提高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提高财政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比重、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资金专款专用四方面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灿煌 《技术经济》2009,28(12):76-79
本文在C-D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利用1980—2005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GDP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即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业GDP将增长0.308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偏差。因此,政府应在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以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10.
笔者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未有效促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财政分权对经济性支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对社会性支出也有正向影响,但对转移性支出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王淑莲 《经济师》2004,(2):241-241,24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也是财政的基础 ,支持农业发展是财政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责。财政支农资金是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状况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财政支农工作的整体水平。文章试对广州市财政支农资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今后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一级是关键,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必须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但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不断下降,“三农”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一、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支农支出相对财政总支出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说,总量投入不足。1990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问题,不仅中央财政如此(见表1),地方财政也是如此(见表2)。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91年为21·3%,2000年下降到12·7%,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10·8%。相应地,地方财政支农支…  相似文献   

13.
以1986~2012年我国农业财政科技支出与粮食单产量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财政农业科技支出与粮食单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农业科技支出与粮食单产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农业财政科技支出对粮食单产量提高具有很强正向冲击作用,并且这种正向冲击作用是长期内存在,但粮食单产量的提高对增加农业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不大,说明二者之间没有形成协调的互动反馈机制。在加大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的同时,要提高提高财政农业科技支出资金使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黑龙江省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力度,是黑龙江省的重要战略决策。2012中央1号文件中《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在财政支持现代化农业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其所起到的效应水平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特殊性,实行财政支农政策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加大财政支农总量、调整支农结构和创新财政支农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本文利用VAR方法对财政支农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从长期来看,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2)从冲击大小来看,事业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最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次之,农村救济费第三,农村基本建设支出最小。最后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是:增大财政支农力度,农村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应保持稳定增长;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加大事业费和科技费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通过支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间接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从而带动消费增长。所以应利用财政支农功能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及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财政对“三农”给予大力支持。针对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财政支农绝数值上升而相对比重略降,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规模较小等问题,应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合作化的道路,不断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财政支农支出是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江苏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效果最优,在苏南地区的作用效果要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本文进一步对农业补贴与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陕西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测定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的边际产出效应,进一步计算和分析出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陕西农业经济增长和整个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陕西省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平均贡献率达到22.04%,说明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1/5是依靠农业财政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2.41%.拟为陕西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的最优规模提供决策依据和为制定财政支农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许晓东 《经济论坛》2006,(23):124-126
现今,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全面推进,这是造福农民、发展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工程。然而,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却遇上农村资本投入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我们在对资本实行市场调节的同时,必须对农村资本加强管理,增加农村资本投入。但是,原有的资本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需推进农村资本管理体制改革。一、现阶段我国农村资本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和农业资本大量流出。(1)财政渠道流出。资本通过财政渠道在城乡间流动主要有流出和流入两个方面。流入主要是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