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现代西方公共产品理论自19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围绕公共产品定义、价格计算、供给决策程序、供给主体以及供给均衡等理论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该理论历经百余年的演进与发展,日臻完善,迄今已发展成为现代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然而,现代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毕竟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合理性与狭隘的阶级性并存,是其与生俱来的特征。正确把握现代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对促进我国公共产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论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国家建立过程中,在不同场合对含有公共产品蕴意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在范围、供给(资金)来源、供给方式、供给目的和政府供给责任等方面都作了论述。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与现代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在立论基础、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以及公共产品内涵特征等方面都存在重大的理论分野。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统一观,坚持公共产品供给的国家职能和政府责任主导性,坚持公共产品的公益性本质和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目的。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对中国特色公共产品理论具有指导性的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3.
Tiebout模型在解释公共产品供给时,引入了消费者选择理论与地方政府竞争思路,对改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借鉴Tiebout模型,分析了中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得出了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收支关联度、逐步改革现行房地产税收体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与服务应该由政府垄断提供。但是公共选择学派在理论上的创新以及欧美国家私有化改革实践都证明了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19世纪中期美国消防服务供给模式向市政化演进,是私人利益所致,市政化对包括消防员、保险公司和政治家在内的利益集团都有益处。对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政策的借鉴和启示: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完善政治决策程序,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保障工作对文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今,中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保障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偏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地区差异大、总量严重不足等问题,立足中国现实,认真总结经验,制定出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等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保障的对策真正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范围、同构性、结构、方式等视角对中美两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进行比较.美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表现出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范围小、供给同构性低、供给结构较合理、供给方式市场化程度高等特征;中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表现出供给主体单一化、供给范围大、供给同构性高、供给结构不太合理、供给市场化程度低等特征.中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性要求中国应辩证对待美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一方面可从技术上借鉴美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某些做法,另一方面需从本国国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美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方公共产品理论,探讨了具有溢出效应的地区间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效率,尝试性地测度了地方性公共产品不同的供给形态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的耦和是实现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重要途径,最后借助外部性内在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实现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耦合的相应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将新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理论引入公共产品供给分析,给出了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确定的理论模型,并在威廉姆森范式扩展的基础上得出了各个主体的边界,认为最优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测算了中国公私部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存在的交易费用,发现就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部门交给私人部门与第三部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完善了准公共产品理论,结合社会资本因素的集体行动及制度供给理论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及治理新的视角。基于此,在简要回顾目前国内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治理研究及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提出今后我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治理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以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政府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为例研究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以理清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逻辑与脉络,其中提出三个问题并运用VAR模型进行解释.结合中国对联合国会费负担的态度变化及其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中国的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随国际地位及实力的变化情况和中国的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是否应该上升三个问题,对中国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原因、 变化、 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经济与管理》2006,20(8):23-25
当前,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公共产品供给数量严重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构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露机制等,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甚至在某些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问题的剖析提出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公共决策权配置机制、建立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公共品供给方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政府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指出中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上存在着困境,中国生态旅游实践则出现了若干变形.进而从分析生态旅游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入手,认为生态旅游产品区别于一般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具有更强的外部性.因此,生态旅游产品的供给不管是采取公共支出供给、企业供给还是私人供给的方式,加强政府规制都将是必由路径.而对于规制客体--生态旅游经营企业的规制将是重点,规制手段则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两种手段.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结构性矛盾也目益突出,其突出性表现之一就是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失衡.在中国经济以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为大背景的前提下,中国现行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也在走一条城乡分割的道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失阻碍了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理论界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加以比较,试从决策、筹资、生产、使用的机制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6.
休闲是当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人们进行休闲的目的是为了放松、使身心愉悦,所以说,休闲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休闲产品的供给是否有效会直接影响到休闲的质量。文章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去考察了休闲产品的分类及其相应的供给模式,主要观点为:休闲产品可分为私人休闲产品和公共休闲产品;私人休闲产品由市场单一模式供给,而公共产品可由政府、私人企业、社区和第三部门来实现多元模式的供给。  相似文献   

17.
孙喜梅 《当代经济》2007,(10S):104-105
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城市公共产品而言,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容易市场失灵。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城乡公共产品有效均衡模型、借助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论和公共部门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进行了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目前农村的实际发展来看,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正在以"机会不公平"的形式损害了农村物质生产的效率、精神文明建设的效率和政治民主管理的效率,因此,促进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已成为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于一身的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重点。文章在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了一般性与特殊性分析之后,明确提出了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露机制以实现"做正确的事"和建立对供给主体的监督机制以实现"正确地做事"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三类形式的公共产品供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的第三类供给指除市场和政府供给之外的第三种形式 ,当今中国缺乏这种形式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增加此类公共产品供给有利于弥补中国社会在市场和政府供给方面的不足。因此 ,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社会,凡与公民权利有关的公共产品,都成了国人炙手可热的公共需求。理论和实践证明,供给越是短缺,公平越会成为焦点,基于此意义,公共产品供给已超越经济范畴,触及政治底线。我国国情要求公共产品供给不仅为城市发展锦上添花,还要为"三农"发展雪中送炭。这既是共同富裕的道德责任,也是城乡发展在优先序上的契约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