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税收激励政策。基于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找出了在政策设计、政策落实和企业自身方面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税收激励政策。基于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找出了在政策设计、政策落实和企业自身方面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弥补研发投资市场失灵,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防止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增加内部现金流缓解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蓄水池”动机,通过提高主业业绩削弱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投资替代”动机,从而抑制了金融化。与国有企业和成熟期、衰退期企业相比,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更能够抑制非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的金融化。本文从金融化视角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作用效果,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有益补充,对于重塑金融化政策范式,进一步科学优化政策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取上海、深圳证券市场软件信息业17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针对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政府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加计扣除优惠;根据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研发投入对当期绩效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滞后一期绩效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滞后两期绩效正向作用不明显。研发投入经济效益回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根据分位数回归结果,处于50%分位点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最大;分组回归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计扣除和研发统计都要求对企业研发(R&D)费用支出进行准确归集核算,尽管两类核算对企业研发活动的界定没有实质差别,但是两类研发(R&D)费用的具体核算内容却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从行业类别、学科领域、核算原则和费用范围四个方面对两类研发(R&D)费用支出核算差异进行了归纳,并以全国平均水平和重庆为例,对两类费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完善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效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和内外部融资约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选取2014—2019年新能源行业164家创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融资约束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验证股权集中度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强度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仅对创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还可削弱融资约束对创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负面影响;创业企业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研发投入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理论剖析融资约束如何影响成本加成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如何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基于中国2014-2019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于成本加成具有显著抑制效应,而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缓解融资约束对于成本加成的抑制效应,这一结果在控制了内生性影响以及替换变量的稳健性结果中依然成立。针对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以及产业类型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非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政策发挥的调节作用更大。究其影响机制,融资约束主要经由抑制研发投入增加的渠道对成本加成产生负向影响,而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能够正向调节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进而起到缓解融资约束对成本加成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产函数理论抽象出盈利能力和研发程度是R&D税收激励效应的两个关键因素,进而采用2012-2015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调查数据,分别检验了15%税率式优惠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5%税率式优惠与加计扣除政策均能激励企业创新,而加计扣除激励效果显著优于15%税率式优惠;15%税率式优惠政策效应受企业盈利能力影响较大,而加计扣除政策受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较大;15%税率式优惠政策对高新制造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创新激励效果不显著,而加计扣除对高新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研发密集型行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15%税率式激励对成熟度较高企业创新具有较好的激励效应,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成熟度较低企业创新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得税是税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激励创新企业所得税政策体系中的核心优惠政策,在推动“双创”、引领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典型分析,意图“以小见大”,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沿革史,反映激励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导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己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力军。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我国税收法规规定了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加计扣除政策。该政策在激励中小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提高企业存活率、促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载体。孵化器税收优惠是支持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2015—2018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税收优惠措施对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孵化器服务的中介作用。通过税收固定效应模型及联立方程组,考察税收优惠这一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对在孵企业研发投入及创新行为具有一定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通过孵化器这一中介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如何改善企业研发结构失衡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首次将马克维茨投资组合模型应用于不同风险研发投资中,从理论上揭示风险收益不平衡是影响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的关键因素。政府研发税式支持对风险较小的试验发展具有较强的减税效应,而对风险较大的基础研究减税效应不足。政府“一刀切”的研发税式支持政策抑制了企业研发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有利于企业研发结构优化,而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式优惠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程度。政府在践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应根据研发支出风险大小,实施不同支持力度的研发财税扶持,间接提升风险较大的研发支出收益率,改变企业研发支出风险收益不匹配状况。  相似文献   

13.
税收政策工具内置的行为诱导、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等性能,使其成为激励环境创新的重要手段。税收政策工具可以解构出环境税与税收优惠两大核心政策工具。其中,环境税将污染行为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向企业传递价格压力信号,迫使其作出缴税、减产抑或投入环境创新的抉择,本质上是一种反向压力工具;税收优惠则是一种正向鼓励工具,以减轻税负的方式将应收税款让渡于创新研发,将污染企业向投入环境创新的方向引导。两个政策子工具虽然作用机制相反,但政策目标一致,通过科学、精细的税制设计,实现不同政策功能协同互补,以发挥组合工具“1+1>2”的政策效应,最大化提升企业环境创新积极性。此外,还应统筹税收政策工具与其它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改善企业研发结构失衡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首次将马克维茨投资组合模型应用于不同风险研发投资中,从理论上揭示风险收益不平衡是影响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的关键因素。政府研发税式支持对风险较小的试验发展具有较强的减税效应,而对风险较大的基础研究减税效应不足。政府“一刀切”的研发税式支持政策抑制了企业研发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有利于企业研发结构优化,而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式优惠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研发结构失衡程度。政府在践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应根据研发支出风险大小,实施不同支持力度的研发财税扶持,间接提升风险较大的研发支出收益率,改变企业研发支出风险收益不匹配状况。  相似文献   

15.
创新政策一直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一种具有市场导向性的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政策对企业产生激励作用的原因尚不清晰。选取对我国技术突破有重要作用的软件与集成电路企业,采用2006-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聚焦2011年国家对软件与集成电路行业的两个税收优惠政策,运用双重差分法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发明专利申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非发明专利申请无显著影响。融资约束、企业避税行为等是税收激励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另外,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规模、产权和区域企业有不同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产出促进作用更大。从税收优惠政策长期影响看,该政策对专利申请的影响存在时滞性,而发明专利申请在政策发生当年就显著增加。研究结论可为明晰税收优惠政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产出间关系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段姝  杨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6):120-127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府补贴是提升企业创新强度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主要形式有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选取2013-2017年在我国中小板上市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强度的影响效应,进一步考察企业规模特征对两种政府补贴工具效应的影响,并引入企业生命周期模型,考察政府补贴在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最佳投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研发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税收优惠能显著提升创新强度;企业规模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强度间存在显著调节作用,企业规模越大,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强度的激励效应越弱。通过采用纳入企业生命周期因素的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政府补贴对成长期和成熟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具有显著激励作用,对初创期和衰退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所得税激励政策效应的发挥不但取决于政策本身的制度设计,还取决于企业投资行为对税收政策的敏感性。技术创新所得税激励政策作为制度驱动,既受到企业自身行为的约束,又与企业内部研发驱动机制相互作用。在企业行为理论框架下,运用随机效应模型,以2009—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企业行为约束下中国技术创新所得税激励政策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形成的税收补贴通过转化为企业内部资源、降低研发投资风险,使得企业内部驱动机制对研发支出的积极作用增强;所得税激励政策本身并未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显著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政府组合政策对于绿色创新能力不同的寡头企业生产策略的影响,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在环境税税率和创新补贴额度不同的情境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企业生产决策的动态选择过程。研究表明:高强度环境税制和高额的创新补贴极大地激励了两寡头企业绿色创新。环境税一定时,补贴值到一定额度,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率先选择生产绿色产品,进一步提高时,创新能力弱的企业也将选择绿色生产。当环境税税率和补贴都比较低时,两类企业均选择生产普通产品,政府的宽松管控,低额补贴无法激起企业的绿色创新积极性。生产绿色产品的单位成本增额越高,或者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消费意愿不足时,需要政府的补贴力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减税趋势与中国税收政策取向   总被引:87,自引:1,他引:87  
进入新世纪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 ,各国纷纷推出了减税计划和方案 ,形成了新一轮世界性的减税趋势和浪潮。我国自 1 998年以来 ,税收收入连年大幅增长 ,这对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经济形势的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税收长期超常增长 ,加重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 ,对刺激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利。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 ,从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来看 ,中国应采取完善税制、适度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