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济师》2016,(4)
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其推动力的实现取决于高科技能否产业化。科技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而科技创新只有与金融资本有机融合才能实现其产业化。如何发挥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及科技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已成为近年来金融领域研究热点。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科技金融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研究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及存在问题对促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作为对象,从政府政策制定、科技金融创新情况及社会整体的金融环境等方面研究其科技金融发展、分析其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对策。以期对松山湖高新区的建设有所裨益,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风险投资是驱动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助推器。逐步完善风险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推进中部地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是实现调结构转方式的必然选择。基于中部地区科技投入及成果产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创新官产学研平台及协同机制、促进人才引进集聚以及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思路,以期提高中部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水平,促进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创新提供保障,金融的稳健发展也需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给予支撑,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效应及其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基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标,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构建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模型;进而以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为例,经验分析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明显,保险业也较强,其他金融活动没有想象中的明显,而证券业不明显,并据此提出推动我国科技金融可持续发展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治淮 《经济研究导刊》2012,(7):123+161-123,161
六安市"十一五"期间科技创新的成绩斐然,成绩的取得主要依赖于有力的措施:出台创新政策,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培育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推进创新实践,农村科技服务深入开展;整合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提升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加大。今后将采取"企业带动、项目推动、平台促动、政策撬动"等措施,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金融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科技金融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模式,对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科技金融的内涵和低碳产业的特点以及低碳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分析了科技金融与低碳产业的有效融合模式,为构建适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长期滞后于高新技术产业与市场的发展,金融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其关键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市场体系,不能为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长期有效融合提供一个市场驱动的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本文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三级市场体系建设,并就该体系的深化发展提出相应的财政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7.
韩国建立的致力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援体系,为创新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韩国陆续建立了各种金融资金支援制度,如,金融支援制度、租税支援制度、新技术产品市场支援制度等,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科技资本市场,使得科技与金融呈现出一种互利互动的关系,成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韩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乃至整体社会经济由此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新技术的关系;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经济特征,以及由此技术经济特征引出的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特性;进而从金融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如何促进金融的创新与发展两个角度,讨论了高新技术与金融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我国金融业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金融创新是加速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快科技金融创新来加速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作为拥有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雄厚高科技产业基础的武汉更加应当抓住机遇,深化科技金融创新,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将立足于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武汉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凯博 《经济研究导刊》2014,(19):108-110,113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相结合,是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战略规划的需求,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深化金融改革的必要选择。利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山东省科技创新水平,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结果表明,山东省是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原因,而资本市场资金并不是科技创水平提升的原因,据此提出完善山东省科技金融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国家都把科技金融及创业投资的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出台了很多扶植政策,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根据江苏省现状提出了通过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学理念及实践模式的创新解决科技人才和金融人才缺乏问题;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实物市场以便增加融资、套保和产品供销等渠道,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妥的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如利用收益互换等提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机会,创立省级碳金融市场促进环保的合理性等;通过科技金融产品和创业投资的风险管理降低投资高科技产业的风险,降低盲目投资造成的损失程度,解决投资和筹资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家族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意愿不强。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家族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究样本,从财税支持视角,分析高新资质认定政策对家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家族企业通过高新资质认定后自主创新绩效显著提升,且高新资质认定后配套财税支持强化了这种激励效应。进一步发现,财税支持政策效果对高新资质认定初审阶段,以及融资约束强、无政治关联、高新开发区外、知识产权保护低的家族企业更加显著。最后,为完善高新资质认定及财税支持政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科技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科技金融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各分项政策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财政补贴、金融监管、服务平台、税收优惠、科技保险、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科技信贷政策;政策资源配置在不同产权类型、注册资本、行业类型、员工规模、资质类型、成立年限和年营业收入之间的均衡程度不同;政策激励偏重于创业明朗期和成熟期实力雄厚的企业、区级高技术企业以及国家战略扶持或市场需求较强行业,对创业危险期和成长转型期企业、市级高技术企业、风险较高行业激励性较弱。因此,建议政策优化时处理好以下关系:助强与扶弱、需求与供给、优先与平衡、创业与后劲、管制与放开、独立与协同。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非均衡增长的视角系统研究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问题。在厘清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两部门的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据此拟合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经验事实,并对模型经济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和机制。研究表明:(1)从供给侧角度考察,轻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的相对变化是中国工业产出结构变化的动因;而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是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2)重工业技术进步对轻工业产出具有溢出效应。(3)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相对高于轻工业时,投资率呈上升趋势,轻工业产品消费份额逐步下降,同时重工业产品消费份额保持稳定和略有增长,从而使得重工业产出份额呈上升趋势。其政策含义为:政府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应将更多的政策支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重点配置于重工业,尤其是配置于基础性或高科技行业,而非是轻工业,推动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从而有力地推动工业结构和制造业的双重升级;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对使用本国重工业产品进行投资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抵免、退税补贴等政策予以鼓励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的双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利用技术引进提升内资企业的市场绩效是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后发优势理论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矛盾,通过实证分析1995--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等数据,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存在着显著的双重效应,即内资企业技术引进费用与其新产品销售收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其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技术引进双重效应的产生原因,即内资企业受发达国家技术出口限制,导致其通过后发模仿来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效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高技术产业化政策,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研发水平和竞争能力。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并结合某五年规划期间的实证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化政策下的企业竞争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技术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化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尤其是中型企业的提高非常明显。从产品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化政策的实施难以有效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成本竞争力。为此建议:继续推动和完善高技术产业化政策,强化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管理,把企业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强监督,并对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最终提升高技术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考察了财政激励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激励政策比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增长。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的提高和内部结构的优化都具有积极影响,并且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更为显著。政府在财税政策制定时,应注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并考虑政策的短期适应性和长期战略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科学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以2008—2018年中国制造业13个子行业1853家企业微观数据为基础,构建Translog模型,分析开放型技术双元及其不同技术组合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攀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有效平衡与吸收开放型技术双元形成的协同效应,能够降低进口竞争引致的要素替代成本,促进中国制造业GVC攀升向高技术探索与开发组合的内生驱动转化。技术开发成为中国制造业GVC攀升的充要条件,技术探索为充分不必要条件。在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双重作用下,内资企业高技术开发组合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主要驱动力,受技术门槛和技术控制约束,技术探索只有在内资企业具有足够开发能力时才能对价值链攀升产生显著影响。异质性双元组合催生形成中国制造业GVC攀升的多元化路径。劳动密集型行业依赖进口竞争攀升的低技术双元特征;资本密集型行业较高的外资吸收效率对母国开发与跨国开发技术组合吸收更具适应性,呈现出显著的市场竞争攀升特征;技术密集型行业积极的母国探索倾向与较高的技术开发能力形成技术协同攀升特征。  相似文献   

19.
资金短缺仍是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一个主要障碍,而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中可以承担重要职责。我国应完善政策,从多种角度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内容包括:推动担保贷款转变为无担保贷款,建设具有成本效益的地方小额贷款机构,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国政府都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支持本国企业"走出去",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型企业对外扩张进入国际市场,为这些企业构建完善合理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中国政府来说责无旁贷也刻不容缓。首先分析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对发达国家政府及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