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属于公益性产业,粮食产品带有全国性公共产品性质。对于粮食生产的投资具有低盈利性、高风险性、利益外溢性等特点。各地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利益和政绩考核的考虑,只重视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认为发展粮食生产是"低档"经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减少种粮面积,都希望其他地方增加对粮食的投资,自己免费搭便车。但如果大家都不从事粮食生产,就会出现"合成谬误",导致集体非理性,影响全国的粮食安全。该文通过对作为传统粮食主产区的江苏省面临困惑的分析,建议政府通过发起诱致性制度变迁,明确粮食生产的公益行业定位、加大种粮补贴、提高粮价、发展规模经营等多种措施增加粮农收入,诱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制度变迁自我强化,进入良性轨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曹政  王忠郴 《技术经济》2004,23(8):49-50
<正> 当前“三农”问题特别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问题。一方面要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改变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和搞好经营,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从具体的、可操作的角度充分认识来自自然、经济和社会风险,充分发挥农业风险管理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本文将从后一方面谈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并取得重大发展的一年。2004年初,在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下发《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一号文件,出台并落实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初步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种粮的积极性。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克服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冲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较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从开始认识到孕育到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和提高。但总体上发展迟缓,合作组织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有许多欠缺和不足,亟须完善和提高,很难与组织化程度较高的跨国公司竞争。只有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的形成,增强农户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效维护农村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农村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金明强 《经济师》2007,(6):215-216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稳、天下安。文章就中美有关粮食生产社会环境和保护模式进行比较,提出政府和社会必须保证农民种粮零风险,有效益;必须保证种粮农民继续生产所需资金。农民安心种粮,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民不承担种粮亏损风险,也以不享受涨价的利益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民收入增长中如何发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悦洲 《经济论坛》2004,(16):109-11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利益问题,农民利益最基本的是经济利益。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直接组织者与农民利益的直接维护者,如何在农民收入增长中发挥作用,对于实现组织职能与目的,重塑组织与农民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我国农业第二个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我国农业第二个飞跃王志仙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连年缩减,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粮棉供应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加不多,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索。笔者认为:深化...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了集体和农户的责权利关系,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农民大都迈进了小康生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民经济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全国许多地区出现土地低效率耕作甚至荒芜现象。究其原因:①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农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从农村个人收益看,1997年外出务工或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人均收入为4600多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2999.2元,农业中传统耕种业的比较收益明显偏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或从事非…  相似文献   

10.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热值,农民对土地投入明显增加,粮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的温饱基本得到解决。然而,在粮食丰收的喜悦背后,农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忧虑:粮食销路不畅,市场粮价下跌。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日渐上涨,农民无力承担“投资大、见效慢”的山地开发。两头夹击,农民种粮的实惠下降。如何引导农民摆脱增产不增收的困境,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对此,我认为必须引导农民从“投资大、见效慢”的山上走下来,大力调整农田(投资较小、见效快)种植结构,走“农业要大上,不能光种粮,农民…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改善了农民的收支水平和购买力,然而通过市场增收的途径逐渐受到限制,苏南农户的农副业收入仍占主导地位,农家经济并未产生结构性变化。国家期望通过土改提升农业水平支持工业发展与增强国力,但却面临着工业化目标与农村生产基础、对市场供求的控制与农民利益的矛盾。尽管国家严格限定农产品流动,但农民随机应变的市场行为仍有生存空间,市场机制在双方博弈中依然延续并影响着政策实施路径。工业化意图下的农村经济塑造,超出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简约化叙述,也体现了近代以来国家主导型发展中资源配置体制选择的特殊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有九亿农民,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有开拓潜力的广阔市场,农村市场搞活了,整个经济市场才能欣欣向荣。但令人遗憾的是农村市场启动难、回升慢,已经影响经济市场的复苏,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  相似文献   

13.
论保护中国农民种粮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温饱社会还是小康社会,农民种粮积极性始终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需要正确认识它与财政支出、农民增牧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的关系。建立使农民能够从粮食生产中获得持续增加的、可预期收入的有效机制.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必然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种粮收入在农民全年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使黑龙江省广大种粮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但是,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农民投入不断增加,国家税改政策和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正在被以种子、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使农民种粮效益降低.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粮食收购价格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购收价格远低于市价;第二,种粮比较收益过低;第三,种粮成本难以补偿。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种粮和卖粮的积极性,制约着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因此,提高粮价问题是增加粮食生产无法回避的选择:1、增加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离不开价格因素的制约。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增加粮食生产不外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流通的好坏综合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当前,流通在国民经济诸多环节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和消费。因此,搞好市场流通工作,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发展,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市场是一个大市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较大改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必将成为商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促进生产,启动消费的重点是抓好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经纪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东敏 《江南论坛》2006,(11):28-29
一、农村青年经纪人是农民与市场沟通的桥梁 农村青年经纪人活跃在农产品销售的物流中.将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城镇市场,既满足了城里人的需求,丰富了城市市场,又为农民出售自己的商品,开辟更多渠道;同时,他们还将需求信息、市场价格、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带回农村.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增多,增幅明显回落,以致农村市场启动乏力,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从全局的高度抓好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没有大幅持续增加,购买力就不能明显增加,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就不足。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就在广大农村市场。而这一市场的启动,需要拓宽三个通道: 1.在国家财政增加对农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市场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农村的通道。没有对农村大规模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4.关于稳定农业生产的政策考虑 粮食生产在过去起伏很大,经常导致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也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由于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也是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始终希望保持对粮食产量的价格的一定程度控制,以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在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