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帅  解广夫 《时代经贸》2010,(10):277-278
引导大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克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实用型价值、信仰多元化的冲击以及实践教育环节的缺失。探索多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渠道是加强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专家访谈、高校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对高校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与引导问题进行深入调研。针对现阶段部分大学生信仰偏失的原因,提出高校在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的教改方案。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研究主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的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从信仰的角度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探索和理论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郑傲翾 《大陆桥视野》2016,(14):257-258
信仰是主体对某种事物或者某种主义高度的推崇与信服,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类赖以生活的最基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崇高的、与时俱进的信仰,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信仰。信仰教育是文化教育领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教育形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因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面对多元文化的渗透和冲击,我国高校传统的信仰教育出现了诸多困境,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现象渐趋凸显.因此,直面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问题所在,探究提升高校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逐渐从世界经济规则的跟随者、参与者变成规则的制定者、世界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中华民族正朝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前行,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改革步入深水区,在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过程中,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意识多样化形势,各种思潮涌动,信仰受到了质疑,其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在我国部分领导干部、部分民众中受到了质疑,马克思主义信仰遭受了巨大挑战.鉴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新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文化思想保障."中国梦"道路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具有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我国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工作是党和政府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节、建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思想上先进、与时俱进的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对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研究基础医学院学生党支部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所存在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国民的信仰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转型期背景下,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淡化和弱化现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之不确"、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多元文化的消极作用以及马克主义信仰教育的误区是导致转型期人们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主要因素。冷静分析和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背后归因,对于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探索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研究,对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坚定青年一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立党之源。“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高举。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弄清少数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误区;积极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党校信仰教育面临着社会现实与信仰教育的博弈、大学生自身问题不容忽视、多元化信仰的冲击等问题。因此,应该正确理解信仰教育的任务和重点,有效整合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信仰教育内化的规律,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榜样示范效益,完善信仰教育的媒介与载体,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党校更出色地完成大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核心之一是信仰教育,本文从团体心理咨询的人本理念角度出发,提出在信仰教育过程中构建团体心理咨询的理念:首先尊重个体在其人生层面进行信仰选择的信仰教育;其次通过团体活动中学生的互动、分享、促其自我反省,在自我发展中形成科学信仰,以达到高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玉花 《经济师》2014,(7):201-202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艰难转型阶段,信仰的缺失已成为社会共同的话题,文章对当下研究生信仰的现状展开分析,(提出)以保存多元价值观为前提,加强研究生的信仰认知教育,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加强主导信仰的构建宣传,引导研究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在近些年来越发凸显,信教学生比例逐年上升,这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现实挑战。为此,党和国家必须严格执行中国的宗教政策,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也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信教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大学生对西方节日兴趣较浓。而西方大多数节日中的宗教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深刻影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改进信仰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立高校教育产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并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种形式广泛参与的办学模式.但由于教育产权变革发展不完善,公立高校治理问题层出不穷.本文比较分析了各国公立高校治理模式,在教育产权视角下探索研究我国公立高校治理,以期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高校办学原则,通过"菜单"形式,实现大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向具体行为的自主转化,有效缓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加强菜单设计、加大教师参与、强化效果评价,是高校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实际适用时,需要高度重视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7.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时代和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当前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为了消弭或替代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而是为了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探索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是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可以通过提升自身魅力、发挥整合功能以及增强信仰动力等方面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相似文献   

18.
"国学热"的兴起是多种原因综合形成的结果。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我国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国学教育现状,揭示我国高校国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武汉工业学院国学热与大学生信仰心态研究课题组对武汉部分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国学的涵义和地位、国学教育的意义的认识还是正确的,对国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少数学生对国学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持排斥态度,同时我国高校国学教育存在明显缺失或不到位的情况,教育形式和手段过于单一。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19.
人文理论的应用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要求及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三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理论基础,并提出了两点有利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理论作用的建议,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的现状分析,找出信息化背景下会计职业能力需求与当前我国高校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之间的供需差异,从而为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新型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学模式、探索信息化与会计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