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性课题的创新性研究--以保康县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实践为例
|
|
|
|
|
尚晓明《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第11期
|
|
本文以环境艺术创新性实践教学为切入点,依托毕业设计实践性课程,在理念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措施上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构建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教学平台,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2.
|
基于混合式对分课堂的工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
|
|
|
《经济师》,2019年第6期
|
|
为培养研究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升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顺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事故应急救援理论与技术》为研究对象,提出实体课堂教学和网络课堂教学为一体的"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实现了讨论法与讲授法、实体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实施效果良好,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该研究对其他学科工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3.
|
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
|
|
|
|
高亚楠 马勇《商业经济(哈尔滨)》,2014年第1期
|
|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合于人才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社会实践的有效教学体制和机制。同时,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研究生迫切的就业意愿使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应该重新加以考虑的因素。我国应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及体制,完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重视对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大实践项目投资力度,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实践创新能力,改革传统单一导师制度,可以采用双导师制,甚至采用多导师制。
|
4.
|
民族地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
|
|
|
|
李登文《魅力中国》,2010年第26期
|
|
职业院校要为民族地区培养既具有较高的设计能力和新颖的设计思维,又具有浓厚民族特色设计能力的综合型艺术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5.
|
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在高校中的应用与研究
|
|
|
|
|
杨怀靓《魅力中国》,2014年第3期
|
|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艺术设计教学面临着重要的任务。艺术设计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与鉴赏能力,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艺术的创新。本文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并对如何实现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建议,通过对原有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等的改革,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高新人才。
|
6.
|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突破口
|
|
|
|
|
王玖郁 董德福《改革与开放》,2016年第24期
|
|
研究生思政课是本(专)科生思政课的延伸与拓展,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突破口之一.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要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研究生创新创业欲望,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方法,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在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实效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
7.
|
设计竞赛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
|
|
|
|
|
周婷《城市建设》,2010年第19期
|
|
目前中国的设计教育仍然十分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因此,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是当前艺术与设计教育应当重视的环节.所以在人才的培养上要鼓励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设计竞赛教学项目化"的教学模式.
|
8.
|
“三三三三”研究生创造性教学模式研究
|
|
|
|
|
王殿茹《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32卷第2期
|
|
研究生教学质量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生存和社会声誉之根本。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营造适宜产生创意的教学情境,探讨实施创造性教学的有效方式,总结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规律。通过转变三种观念,构建"三维"目标,推行三种方法,培养三种能力的框架构建,表述了研究生创造性教学模式。
|
9.
|
高校染织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化及其效果——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
|
|
|
|
许红燕 裴星海 张奕《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
|
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当下却面l临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在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实践内容等方面亟待改进、加强和创新。浙江理工大学染织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依托产业环境,突出创业意识,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实行专业基础型实践教学模式、科研结合型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竞赛型指导性实践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综合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
10.
|
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
|
|
|
徐方《商》,2013年第3期
|
|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全力培养那些人文、科学素质底蕴深厚,社会责任意识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广大高校要注重以实现顺利就业为目标,不断加强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业务能力,促进他们提高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能力和水平。
|
11.
|
国家“特需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研究
|
|
|
|
|
盛伟 申爱兵 赵韦仑 刘楠《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9卷第3期
|
|
实践教学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做好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应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其次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第三应实施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最后要具有完善的保障和监督机制.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创新长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特需项目”试点院校建立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12.
|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
|
|
|
|
杨薇《北方经贸》,2008年第6期
|
|
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人才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任务。要根据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创新实践和探索,优化课程设置和学科结构,改革教学方式,改革研究生指导形式,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
|
13.
|
印刷行业硕士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新机制的思考
|
|
|
|
|
刘全香 王玉龙《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11年第4期
|
|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201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印刷行业相适应的是培养全日制在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但目前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基本是沿用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硕士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必须建立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学位硕士生人才培养模式,及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14.
|
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
|
|
|
|
周颐 周威《商业经济(哈尔滨)》,2011年第10期
|
|
包装设计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综合性大学和艺术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及主干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重要课程之一。针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改革,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入手,建立包装设计理论与包装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包装设计高等人才,从而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
15.
|
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研究
|
|
|
|
|
梁梦雯《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4期
|
|
长期以来,很多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验建设与教学研究重视不够,为实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宗旨,最大程度突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特色。应把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特点和内涵,针对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实验教学内容,规范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实际训练手段,完善实验教学评价标准,采取开放和互动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信息库,有效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
16.
|
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的构建
|
|
|
|
|
刘丹《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
|
以安徽财经大学设计系为例,探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
|
17.
|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
|
|
|
|
刘富胜《重庆与世界》,2014年第5期
|
|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与本科教学的有效衔接和“步步高”,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双重挑战。国内部分高校进行了专题式、互动式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本文分析比较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师队伍、规范专题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
18.
|
妆扮的艺术——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探析
|
|
|
|
|
秦潇旋《科技转让集锦》,2010年第1期
|
|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要注重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架,要注重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
|
19.
|
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初探
|
|
|
|
|
孟秀民《商》,2013年第3期
|
|
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要根据社会生产的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定位和培养方向,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培养适应企业与社会需要的高技能的实践应用型艺术人才。
|
20.
|
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
|
|
|
|
汤志华《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3卷第1期
|
|
研究性教学是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开展研究性教学,有利于推进研究生德育的创新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本文结合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就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如何开展研究性教学进行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