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与东盟成员国间目前及今后一个阶段需要协调的主要税种的情况,以及中国与东盟税收协调的进展情况,接着分析了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前后一段时间内可能影响自由贸易区税收协调的问题,同时对自贸区成立后中国如何更好的适应自贸区贸易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的互惠互利。本文从企业进出国际市场动态决策层面,探究汇率变动对出口持续时间生存变化特点的影响,并考察不同汇率变动方向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增加会显著减少中国与沿线国家出口的持续时间;汇率变动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出口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即当人民币贬值时,中国与沿线国家出口持续时间增加;中国与不同收入水平沿线国家的出口持续时间受到汇率变动的非对称性影响,中低收入水平沿线国家汇率变动的非对称性效应与中高收入和高收入水平沿线国家相反;不同类型产品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中存在非对称性效应且效应相反,初级产品中非对称性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总体经贸伙伴关系不断得到加强。然而,中国与东盟内部的贸易及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国别差异性,本文利用2005—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对东盟十国OFDI所产生的贸易效应的国别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中国对东盟整体的OFDI能够促进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对其OFDI会促进中国进口的国家有(按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列):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而会对中国进口产生替代效应的投资东道国有(按替代效应从大到小排列):新加坡、文莱和印尼。中国对文莱的OFDI会促进中国对该国的出口,而中国对其余东盟9国的OFDI都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替代效应。最后本文基于此结果给出了中国推动与东盟的投资贸易便利化、调整东道国布局、改进投资产业分布,完善对外投资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袁波 《经济》2011,(12):68-69
自2002年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设自贸区以来,中国与东盟积极推进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2010年1月1日,是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全部一轨正常产品实现零关税的时间,也是中国与东盟在《全而经济合作框  相似文献   

5.
袁波 《经济月刊》2011,(12):68-69
白2002年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设自贸区以来,中国与东盟积极推进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2010年1月1日,是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全部一轨正常产品实现零关税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902006年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HS10分位数据,采用离散时间的probit、logit、cloglog模型研究了美国反倾销政策对中国对美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反倾销政策的影响效应不仅大,而且其效应还因实施阶段而不同。反倾销在不同的阶段都导致出口持续时间缩短,但在初裁定阶段的影响效应相比终裁定阶段更大。另外,较高的反倾销税率影响效应大,但影响时间不长,较低的反倾销税率影响较小,但影响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尹今格  孔洁  孙彦龙 《经济师》2008,(2):103-10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成立会带来许多静态与动态的经济效应,其中降低贸易壁垒效应指的是经济一体化成立后由于贸易壁垒的降低所带来的成员国福利的增加。文章通过使用标准的全球贸易分析项目及相关的实证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给成员国带来的降低贸易壁垒效应。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随着自贸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步入了黄金发展期。广东更是凭借其地缘、人缘优势,以及外贸大省的优势,加快了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步伐。本文从广东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进程中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广东与东盟的贸易、直接投资、旅游业、农业和制造业的合作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进程中的特点、优势、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论证,进而深入分析了今后广东加强与东盟合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以此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深化广东与东盟国家战略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的历史性的一步.它主要充分地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汤碧 《经济问题探索》2012,(7):13-16,32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和东盟十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其不仅是一个经贸促进和多领域合作的平台,而且承载着中国东盟友好交流、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使命.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自贸区的建设中以及对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和自贸区建设的逐步深化,中国-东盟博览会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以进一步有效发挥其交流、合作、对话的平台功能.  相似文献   

11.
姚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2,(34):177-180
选取东盟内外共23个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引力模型,引入CAFTA虚拟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分别分析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显示,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间贸易流量的解释有效,CAFTA的成立促进了中国从东盟各国的进口贸易,反之,对中国想东盟的出口则没有显著地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产生了较强的贸易创造效应,而贸易转移效应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09年中国出口到美国HS6分位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时间。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中位生存时间为2年,59.2%的持续时间段在2年内消失;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的风险函数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因此,在制定我国农产品对美国出口的贸易政策的过程中,农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1984-1997年的回归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贡献率大于对出口的贡献率,而1997-2003年的回归结果却表明外资对出口的贡献率反而超过了对进口的贡献率。总的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利用2002年~2009年我国对东盟、欧盟和北美三大自贸区农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分析当前颇为盛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欧盟和北美自贸区施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出口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弹性系数分别为-0.146、-0.110和-0.087。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趋势和影响程度逐渐趋同的情况下,靠"出口市场多元化"绕开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很难奏效,必须实现正面突破。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贸易的特征——零部件贸易比重高,产生了不同国家的贸易逆差.进而运用台湾学者陈宏易附加值数学模型,推算了中国-东盟间的贸易附加值,测度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工业制成品上的贸易利益.得到结论:在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逆差下,中国从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体现在贸易附加值逐年增加的趋势上;但剔除出口扩张数量效应的贸易附加值率,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依靠出口规模的扩大从对东盟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获得了直接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6.
王学君  苏冬梅 《产经评论》2020,11(2):112-125
执行国际标准能够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但也会给企业带来过高的遵从成本,从而可能不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选取2000-2013年中国农食产品标准数据与企业-产品层面海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农食产品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效应显著为负,而我国自行制定的国家标准对质量影响显著为正;按照对国际标准采纳程度分类,以及对出口产品和出口目的国发展程度分类,分样本检验发现,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异质性影响。为此,照搬发达国家主导制订的国际标准不适用于中国出口企业,可能会由于过高的遵从成本阻碍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需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从而减少过高遵从成本对产品质量升级及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4年中国HS6分位的微观产品数据对出口市场扩张的路径依赖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显示,无论是采用平均出口持续时间,还是采用平均出口贸易额来衡量出口经验,其都显著促进了出口市场扩张;其次,出口市场扩张的路径依赖也很明显,老产品更倾向于出口到与老出口市场地理邻近、文化类似以及人均GDP差距较小的新市场。另外,出口经验对出口市场扩张的动态效应体现为一年左右的时滞,在一年之后,其促进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广东经济》2010,(1):60-60
2010年伊始,“自贸区”在我国成为热点话题。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7日,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国家商务部门等主办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国和东盟的众多官员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展示各方合作共赢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9.
依据1995-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GARCH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以及错位对中国制造业各分类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及汇率错位对不同分类产品的影响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因产品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各分类产品出口短期内均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货币当局在关注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值的同时,应进一步减少汇率波动及错位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建设自2005年开始全面实施,这五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在不断上增,2007年的双边贸易额为2025.5亿美元,2008年为2311亿美元,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额有所下降,为2130.11亿美元。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双方取消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总额达2927.76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