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金融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是构成金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理论基石,且研究视角各有侧重和不同.金融产业是金融要素的空间凝结,金融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定位于中观视角,且在此基础上构建金融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
金融产业集聚体现出来的竞争力来源于金融产业集聚特质形成的集聚效应,它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创新效应、金融外溢效应、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和自我强化机制效益等途径对实体经济施加影响,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陈曙莲 《经济师》2008,(9):202-203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区域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区域金融资本竞争力。河南省要增强经济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金融竞争力。要采取加快产业集群化,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要优化整合金融资源,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要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要建设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产业集群发展也面临诸多困境,产业集群的改造与升级势在必行,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升级改造,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依托现有产业集群,强化金融体系建设,增加金融市场主体,发展多元化的金融组织,提高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匹配度,积极创新融资模式,打造产业集群融资平台,提升中国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内容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突出表现就是:贸易自由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世界经济中十分突出的现象就是世界性的产业转移。本文通过对世界性产业转移的成因及其对跨国公司竞争力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跨国公司竞争力的经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金融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缩影,不仅提升了东道国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利用相关金融统计数据探讨了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产业结构分布、金融业就业状况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借鉴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在人力资本、金融法律监管改革和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等方面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产业簇群的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产业簇群发展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又促进产业簇群发展,两者相互促进是互动关系的实质.产业簇群与城镇化互动的内在动力是竞争力,产业簇群借助城镇化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城镇化借助产业簇群进一步增强城镇综合竞争力,两种竞争力相互促进产业共振效应.在产业簇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中,政府制定相应的户籍及流动人口政策、生产要素政策、城镇规划与土地规划政策、金融财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高科技产业关系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都急需要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投入不足已经逐步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性因素,要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大发展,必须构建发达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是新兴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发展动力。在产业转移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产业集聚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金融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并以深圳的金融业为具体例子,用计量手段具体分析各集聚动力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当前,金融功能区建设已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通过对我国金融功能区建设的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撑产业,企业结构、战略与同业竞争,政府,机会六项因素进行竞争力分析,可知对金融功能区进行科学规划、大力发展金融业及统一部门管理等措施是提升我国金融功能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当前,金融功能区建设已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通过对我国金融功能区建设的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撑产业,企业结构、战略与同业竞争,政府,机会六项因素进行竞争力分析,可知对金融功能区进行科学规划、大力发展金融业及统一部门管理等措施是提升我国金融功能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物流金融:实现三方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物流产业都在加速发展,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创新产品,正在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与物流的结合,带来了三方共赢的效果,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创新服务,而且也为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创造了机会.物流金融的主要模式有担保模式、质押模式和垫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产业安全、市场安全、金融安全、国家经济主权安全等方面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 ,并从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强金融监管、构筑保障国家经济主权的法律框架、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等方面提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以国际竞争力理论为依据,阐述了“辽宁产业竞争力报告”的主要内容,最后介绍了我们已经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笔认为:辽宁是中国东部,中部地区经济竞争力下降最快的省份;造成辽宁工业竞争力持续下降的首要因素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长期偏低,金融保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我省服务业竞争的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提升缓慢,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化结构水平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吴文元 《当代经济》2004,(12):82-83
产业竞争力的本质是产业的市场供给能力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产业的基础是企业,作为整体的企业是产业的主体,因此,企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执行者。为此,要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政府宏观经济部门需要找出一个恰当的经济激励机制,使企业的行为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论产业竞争力--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洪斌 《当代财经》2004,(12):67-70
本文从产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入手,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产业获得并利用资源参与竞争的能力,是一定综合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宽假设条件,提出了产业绝对竞争力、产业相对竞争力、产业差别竞争力等三个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认为产业绝对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贯穿其他竞争力形式,并构建了产业竞争力的框架和模型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形式各异的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和现实途径:产业差别竞争力—产业相对竞争力—产业绝对竞争力;比较优势(外生)—内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绝对优势,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的发展程度和相对速度。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高科技产业化俨然成为了将人类推上时代变革最重要的方式。每次技术革命带来的财富快速累积,无不伴随着金融制度的创新,有效率经济组织的发展正是西方大国崛起的原因所在。产业基金作为金融创新工具,正是高效嫁接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不断升级的利器。而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政策扶持是国家实施产业政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竞争力,乃至推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中,科技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科技和金融的有效结合对于广州创新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科技金融的理论,根据广州创新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广州市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认为广州创新城市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广州重视科技与金融结合,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技术与资金的矛盾,从而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许多城市已经实现了金融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并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为在中国范围内推广这种发展模式,以中心-外围模型和社会嵌入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推导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中国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因素,对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城市的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出水平、商业销售水平、财政支出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位于东部地区等因素对该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居民储蓄水平则呈负向影响。为此,中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应实施不同类型的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应发展多元的金融组织体系,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获得更快更好的增长速度;政府应加大对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应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培养和吸引优秀的金融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20.
蒲成毅 《财经科学》2007,(11):48-54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下,以金融保险资源利用和金融保险产业资源重组并购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席卷全球,综合经营已成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金融保险关系更加复杂.金融保险业竞争力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保险资源和金融保险产业资源不断流失,"地下保单"屡禁不止,金融主权与金融安全受到强烈冲击.无论从国家金融主权和安全角度,还是金融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角度,作为金融保险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金融保险资源和金融保险产业资源的跨国境流动已自然成为国际金融保险关系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