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中俄在经济方面合作力度逐步提升,多项合作协议和政策的推出把中俄在贸易领域绑定在一起,此外中俄也在不断推进金融改革,而作为金砖国家的合作伙伴,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也在逐步加强.本文主要研究中俄在经济领域合作不断加深的过程中,金融发展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两国金融发展的规模以及金融发展的速度均对双边贸易规模有着促进作用,因而加快两国金融合作进程将能够有效增强双方的贸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9)
金融合作历来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俄两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加强金融合作是推动中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甚至两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文章在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对俄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双方金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深化对俄金融合作,助力"龙江丝路带"建设。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省抓对俄经贸就贸易抓贸易多,对俄经贸对我省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微乎其微。这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我省对俄经贸工作。应把对俄经贸工作放在我省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思考。因为我省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除传统的贸易形式外,还包括经济技术合作。经济技术合作是中俄经济联系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使生产领域的要素同流通领域的要素,经济要素同科学要素交织在一起,丰富和扩大了中俄贸易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中俄地方边境经济技术合作是我省特别是边境地区参加国际分工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中俄界江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边境旅游业得到了持续迅速的发展.依托资源、地缘和区位优势,黑龙江省中俄界江旅游已成为中俄边境旅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俄界江旅游发展水平得到了巨大推进.在分析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俄界江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其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策略:打造边境旅游、邮轮旅游、冰雪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构建“一带两级三区”的旅游空间结构布局,即一条界江旅游带,黑河和抚远两个旅游增长极,漠河、嘉荫—萝北和兴凯湖三个旅游集合区;完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健全旅游交通和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刘珏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164-165
当前,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但对东北亚地区来说,经济区域化的步伐仍需要加快。中俄两国金融合作程度的提升,将对东北亚经济区的整体合作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俄两国在金融合作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国在金融合作方面范围广布,程度深化,但也存在着诸多与实际需求相悖的问题。在总结了中俄两国金融合作的现状,针对两国金融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中俄两国的金融合作在未来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广西——越南边境旅游作为越中旅游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促进越中边境经济发展,加强和促进双方睦邻友好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推动越中文化交流、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形势下,继续加强越中边境旅游合作,促进双方睦邻友好共同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对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深入考察的基础上,从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旅游设施和旅游市场四个方面分析了其旅游发展现状,探讨了其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以及面临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区域经济相对落后、旅游开发难度相对较大、旅游整体开发阻力较大等旅游发展劣势,提出了黑龙江省边境旅游发展的六大战略:国际接轨的跃迁战略、区域合作的空间战略、多元特色的产品战略、联动发展的产业战略、精益求精的品质战略和有机融合的文化战略,建议黑龙江省中俄边境旅游采取以下发展措施:改革管理体制、加强组织保障;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加强社区培训、提高参与程度;培养旅游人才、完善人才机制;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俄两国金融合作进入新阶段。俄罗斯稳定经济为该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加强两国金融合作已成为中俄两国普遍共识。通过利用好政府交流平台,全面落实银行间合作协议,不断开发两国金融产品,进一步加强银行反洗钱合作,将中俄两国银行合作提升到更高层次和水平上。  相似文献   

9.
边境地区的发展事关边境和谐、民族团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该地区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边境地区的发展依然比较滞后.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分析区域的3D(密度、距离、分割)框架,本文认为边境地区人口密度低、距离经济中心远和分割严重是中国边境地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本文认为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要突出“四个转变、一个转换”: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变地理边缘为区域中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变交通末梢为运输枢纽;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变发展“洼地”为政策“高地”;着重推进集中发展,以空间转换促生态保护:强化国际次区域合作,变分割效应为纽带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边境地区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周莺  虞洋 《经济地理》2019,39(5):55-64
边境地区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城镇是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载体,衡量边境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态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陆地边境134个县级单位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人口三个维度综合构建城镇化指标体系评价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并通过象限图法评估其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态势,从而为未来边境地区城镇化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我国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总体呈线性缓慢增长态势。②边境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态势,高、低水平边境县域各自集聚呈带状分布,但其空间差异呈缩小趋势。③2000—2015年,边境地区社会城镇化进程较快,而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进程相对较慢;边境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由早期的经济、社会城镇化的非可持续转为人口、经济城镇化的非可持续。从空间格局看,东北、内蒙古、新疆边境地区的经济增长乏力,西藏边境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