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债期货交易是规避国债利率风险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于1976年起源于美国。中国的国债期货交易是1992年12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推出的,由于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风波不断,于1995年5月17日被迫关闭。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具有必要性,但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国债现货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当前应完善国债现货市场,为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国外储蓄国债的调查及分析研究,选取储蓄国债发展领先且具有代表性的英国与美国作为分析研究重点,在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比对,提出四点启示建议,从而优化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结构,促进储蓄国债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1981 年恢复国债发行和1988 年开放国债二级市场以来, 我国国债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债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为扩大内需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家将加大运用国债手段调节控制经济的力度。因此, 国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将为国家财政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控制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燕 《财经科学》2003,(1):70-74
国债的价格与收益率是整个国债市场运作的核心,笔利用威廉斯的传统国债定价模型及持续期理论对最近一次降息对我国国债价格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国债发行和流通市场上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更好地完善国债价格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及促进国债市场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凭证式国债问题研究与储蓄国债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毅 《经济师》2006,(3):247-248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凭证式国债在发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推出的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的特点,提出未来储蓄国债的制度设计与构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国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现行的国债发行和流通制度仍存在欠缺,尤其是如何使国债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即公开市场操作亦有所贡献,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国债的持有者的结构、国债的发行规模管理和国债市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债规模及其控制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中央政府国债依存度的因素包括上年度的中央政府国债依存度、宏观税率水平、财政收入集中度。其中,中央政府国债依存度与上年度的中央政府国债依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宏观税率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财政收入集中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中央政府国债依存度与宏观税率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值得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8.
宾建成 《经济师》2003,(2):112-113
国债投资基金是以国债市场作为主要投资领域的基金 ,建立国债投资基金对于培养国债机构投资者、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国债发行市场和高流动的国债二级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债投资基金的推出 ,需要在基金类型、基金的组织形式、基金的投资范围、基金的制度规定等方面作出科学、严密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逐步实现市场化,品种和期限趋于多样化,认购主体也由企业单位为主转向以个人和金融机构为主。最为突出的是,近年来国债发挥着货币工具、信用工具及调控工具等多重功能,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而国债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政府运用国债调控经济运行的净效果,关系到利率的稳定、金融秩序的维护和金融风险的降低,所以适度的国债规模对经济发展起着  相似文献   

10.
现行凭证式国债体制问题与改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莉莉 《经济师》2006,(3):233-234
文章旨在通过分析目前凭证式国债在发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推出的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的特点,提出未来储蓄国债的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1.
刘丹 《经济前沿》2003,(7):42-43
国债的流动性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 作用,国债的流动性较高,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而且能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提高国债的流动性,既可以增加对国债的有效需求,有利于新债发行,又有利于缩小国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差距,使国债利率成为基准利率。因此,各国国债管理当局都对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予以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国债的流通性不高,国债流通市场起步也较晚,市场发育度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国债的期限、品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3至5年的中期国债,长期品种少,短期国债也只是少量发行过。短期国债的流动性最强,是发达国家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体;它的缺乏使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先天不足。 国债不能在不同市场间自由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中美国债市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冬青 《经济管理》2001,(22):70-75
本文就国债市场规模、国债期限、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对中美两国的国债市场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国债市场作为市场基准所应具备的条件,指出中国的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本文还针对美国国债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国债效应有五个,即国债的强行挤出入效应、国债的扩张性货币化效应、国债本息的支付效应、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及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它们是相互补充、彼此关联的。今后几年中,国债政策宜取向于:(1)适度减缩国债增长规模;(2)实行国债弹性化政策;(3)致力于国债制度的创新。与此同时,出于国债各效应及政策考虑,国债政策必须同财政、货币及税收政策联袂:1、复归财政预算平衡原则;2、运用货币政策协调与制约国债政策;3、施行刚柔相济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国债持有结构的一般分析国债持有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国债规模一定条件下,国债由哪些机构和个人持有,以及他们在国债总额中所占比重。研究国债持有结构不仅要研究国债由哪些主体持有,而且还要研究各主体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从国债持有的实际情况看,国债的一般持有者包括: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居民个人等。国债在各个不同主体之间的持有构成了国债的持有结构。  相似文献   

15.
叶丹 《经济师》2010,(3):175-176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日趋增大,其投资价值的分析日益引起了投资人的重视。对投资人而言,在对比分析国债与其它各种金融资产的投资价值时,收益率的比较难以直接进行。文章采取IRR法推导出贴现国债收益率,并主要据此对目前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记账式贴现国债的投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以利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6.
严清  李晋明 《经济师》1993,(1):42-43
<正> 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本文专指内债)以来,已累计发行各类国债约1300亿元人民币,扣除还本420亿元,尚有内债余额865亿元,国债市场已由幼儿期步入成长期,但仍然存在国债流通市场规模狭小,发育迟缓;国债期限结构单一;国债管理体制不顺;国债市场管理松驰,制度不完备;法制不健全;国债发行兑付工作组织不力;配套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用活用好国债这一筹资方式,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发展“助推器”的特殊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机制,特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的急剧增长,国债负担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从国际比较角度看,我国的国债负担率还较低,财政扩张空间较大。本文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试验模型,就国债依存度对国债负担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国债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国债的市场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债市场发行、交易也日趋完善,实践证明国债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运用国债的过程中只要方式得当,国债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国的国债市场由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文章就当前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国债风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亚静 《经济师》2005,(3):66-67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近些年国债规模迅速膨胀 ,因而国债风除成为经济理论界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问题。文章对目前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评估 ,得出国债规模偏大的基本结论 ,并对国债风险的表现形式做了重新界定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贾康(1996)在“国债适度规模、债种结构与利率匹配”一文中认为,“在一国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规定性”,由此引发了对中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讨论。 一、国债规模是否偏大的三种观点 关于中国国债规模大小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法:一种观点法认为中国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偏高,国债规模偏大,需要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国债规模风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朱红梅(1997)、张银政(1997)、陈守东和赵振全(1997)、陈志楣(1998)、《财政赤字与国债研究》课题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