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国家审计结果公告,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审计监督效果,对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实施中存在明显问题,如受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的制约、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公告风险防范机制尚未完全确立、缺乏完备有效的政府审计问责机制等,某种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开展,为此必须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以构建完善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2.
审计在减少权力滥用、促进政府持续高效治理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被《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定为国家腐败治理体系的"四大支柱"之一。审计在腐败防治中具有及时提供腐败线索、事前预防、人才专业知识等的优势,但由于独立性不足、问责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高、审计公开不完善等原因制约了审计的腐败防治功能。因此,可以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审计独立性、建立问责和公开制度等来强化审计的腐败防治功能。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我国发布第一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以来,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程序不合理,跟踪整改不到位,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完善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健全法律体系,细化公告程序和准则并加强标准化管理,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问责制,切实完善审计公告风险的防范机制,规避审计公告风险。  相似文献   

4.
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能够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节约政府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遏制投资与建设领域腐败行为,是国家审计机关发挥社会经济“免疫功能”的一项有效举措。近几年,各级国家审计机关都在不断探索项目跟踪审计,研究跟踪审计的组织模式、实施方法、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审计结果公告风险防范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审计结果公告是一把“双刃剑”。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政府审计的透明度,起到遏制腐败和减少犯罪的作用。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审计公告制度也将政府审计行为置于阳光之下,对国家审计质量提出了巨大挑战,增加了国家审计的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政府审计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由于政府审计体制制度不完善以及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导致了审计腐败现象产生。在现阶段,要从根本上消除审计腐败,必须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制度,强化政府审计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审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加强内部控制问责,对于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内部控制问责机制的法律框架,从管理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三个方面比较研究内部控制问责机制的内容,发现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问责机制存在的不足,分析美国的内部控制问责机制的法律框架和内容,借鉴其合理的理念和做法,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内部控制问责机制的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内部控制的法律层级,使问责机制的执行更加有据可循;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的责任界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大执法力度,增加违反法律的机会成本,加强问责机制的威慑作用,以达到有效预防内部控制违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政府预算的民主与透明是政府预算发展和进步的内在要求,政府预算透明度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制度,对于建立预算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转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公开透明的预算能让公众在财政事务中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实施监督,民主的预算则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制度,民主与透明的政府预算制度能够反作用于政府,从而实现公民权利、铲除腐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10)
伴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及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行政问责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作为敦促行政官员依法办事、提升政府权威与公信力以及回应社会舆论社情的重要方式,行政问责业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方式。但不可否认,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日渐暴露出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问责立法缺失、行政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要素内涵界定模糊以及问责文化乏力等方面。文章基于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样态,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就明确问责要素、推进问责立法进程、规范行政问责程序以及提升问责意识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蒋律 《经济研究导刊》2010,(15):217-217,228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中国目前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建设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问责对象的泛化、问责范围的偏颇、问责主体的单一等等.加强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