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2,(8):19-24
最近,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完成的一份《论宏观政策取向的调整: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在此期间,我国共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然而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报告建议,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要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虽依靠经济扩张拉动就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在逐渐降低,经济增长不再是解决就业增长的充分条件了。本文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出发,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作了阐释,并对促进我国就业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高增长低就业之谜” 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都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而这两者本身又是密切相关的。充分就业指劳动者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当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时,就出现了失业,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这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了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泓  崔开昌 《生产力研究》2012,(3):132-133,197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验证了安徽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省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城镇化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证实了安徽省城镇化和就业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经济增长短期内对就业增长具有较为有力的促进作用。安徽省要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抓手,促进和扩大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5.
充分就业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一直广受关注。基于我国就业优先实践经验构建政府介入劳动市场和就业干预情景下的工资增长模型,运用1980-2019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积极就业干预政策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情况下对工资增长产生显著影响,而在经济增长率较低的情况下不会对工资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同时综合考虑货币工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就业干预力量,才能判断货币工资的增加是否真正代表了现实中实际工资的增加。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更有利于保持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进而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张岩 《生产力研究》2013,(12):90-92
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带动经济增长。然而,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文章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胡智  雷佳 《经济学动态》2007,(10):60-6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的增长率却在不断下降,增长与就业背离的原因何在?本文认为,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排挤出大量劳动力,持续发展的第二产业就业容量未能相应增长,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要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就要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加大对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投入,从而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元三 《经济导刊》2009,(12):42-43
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无疑是经济工作之大事。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就业增加,但一定的经济增长在不同经济体和不同历史时期所带来的就业效应会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这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由此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尽管吉林省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吉林省的就业压力却越来越严重。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经济增长没有创造就业增长的原因,并提出未来吉林省调整结构、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然而中国的就业增长率却在下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这与传统的经济理论相违背。基于索洛增长模型理论,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Using a growth model with physical capital accumulatio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horizontal R&D activ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channel through which an increase in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may yield a non‐uniform (i.e., a positive, negative, or neutral) impact on the long‐run growth rate of per‐capita GDP, as available empirical evidence seems mostly to suggest. The proposed mechanism relies on the nature of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whether it is fully or semi‐endogenous), and the peculiar engine(s)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R&D activity, or both). The model also explains why in the long term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may ultimately be negative when R&D is an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在对广东省1985年~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验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固定投资、进出口总额与经济增长四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尝试建立它们之间的计量模型。研究表明,金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成因,但两者之间不相协调,也没有产生协同效应。研究进一步发现,广东经济增长没能有效地带动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就此探讨其现有金融发展模式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Growth Accelera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nlike most cross country growth analyses, we focus on turning points in growth performance. We look for instances of rapid acceleration in economic growth that are sustained for at least 8 years and identify more than 80 such episodes since the 1950s. Growth accelerations tend to be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s in investment and trade, and with real exchange rate depreciations. Political-regime chang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growth accelerations. External shocks tend to produce growth accelerations that eventually fizzle out, while economic reform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growth accelerations that are sustained. However, growth accelerations tend to be highly unpredictable: the vast majority of growth accelerations are unrelated to standard determinants and most instances of economic reform do not produce growth accelerations.  相似文献   

15.
黄晶 《技术经济》2017,36(11):106-112
采用时变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不同投入要素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以及影响经济在不同区制之间跃迁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在三类经济增速区间内,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最强,在推动经济从中速增长向高速增长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匹配度,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流动与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发展一致、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配合;渐进式转型有利于平滑增长路径,降低向高收入均衡收敛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6.
Growth Effects of Bubbles in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bubbl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growth rate by using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steady-state equilibrium with bubbles is provided. If non-zero rates of the useless asset supply are allowed, a steady-state equilibrium with bubbles exists even if the growth rate of the bubbleless equilibrium is lower than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The growth rate in the steady state with bubbles depends positively on the supply rate of the useless asset. Dynamic properties of bubbles are also analysed.
JEL Classification Numbers: E52, O41, O42.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Xero Small Business Index (XSBI) sales growth data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same period's national nominal GDP growth, with high accuracy, in the United Kingdom,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Findings show that XSBI sales growth can predict the same month's GDP growth around two weeks earlier than the official release in the United Kingdom.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ree-month average of the XSBI sales growth can predict the same quarter's GDP growth, six weeks earlier than the official release in New Zealand and five weeks earlier than the official release i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8.
19.
外汇占款大量投放导致的货币投放结构调整,使沿海地区、出口行业获得了充裕的人民币资金,而内地、非出口行业则面临人民币的短缺,这种资金分配的不平衡加大了东西部贫富差距,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使我国经济对外资的依赖越来越大。加工贸易增长模式还有可能使我国进入"贫困化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总被引:86,自引:3,他引:83  
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的转换,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率(TFP)呈上升趋势,最近10年约在3.6%左右。TFP的来源在发生变化,外源性效率提高的因素在下降,技术进步和内源性效率改善的因素在上升。在要素投入方面,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质量提高正在替代劳动力数量简单扩张的作用。目前的世界经济危机正在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不良影响,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实证分析发现,行政管理成本的膨胀和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内在因素。如果能够克服这些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在2008—2020年间仍然可能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