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采用Guelph渗透仪注水法研究了北京市不同类型绿地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其与质地、容重和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不同类型绿地土壤入渗速率差异较大,以文教区和居民生活区为最好,其后依次为公园、商业区、道路交通区。北京市绿地土壤质地以黏质土壤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城市绿地土壤黏粒越少,土壤稳定渗透速率越快。北京城市绿地土壤由于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土壤容重增大,通气孔隙度降低,压实现象普遍。研究结果为北京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沿海城市人工湖沿岸带绿地土壤质量特征及影 响因素,对沿海城市沿岸带绿地建设和管理技术提升具有重要 意义。以上海滴水湖沿岸带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 查,分析沿岸带绿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不同剖面土壤特性,并 选取滴水湖沿岸带裸地和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为对照,分析 植被以及不同地理环境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水湖 沿岸带绿地土壤偏碱,EC值和有机质较低,土壤容重较大, 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较低,土壤质地以粉砂壤土和粉(砂)质 黏壤土为主。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优于中层和深层土壤;沿 岸带绿地土壤理化性质较裸地土壤好,较中心城区绿地土壤 差。沿岸带绿地植被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显著,但受沿海地理环 境影响,沿岸带绿地土壤质量易退化。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绿色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质量关键因素。在沈阳三环区域内对城市绿地土壤(0~20cm)取样269份,分析了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城市绿地SOC浓度与碳密度为24.82g/kg和3.98kg/m2,高于研究区周边的郊区和农村表层土壤;SOC浓度和碳密度具有较大的变异范围,CV值达到40%以上;SOC密度与离城市核心距离呈弱的负相关性;SOC密度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表现差异显著,工业用地SOC密度最高,达到4.99kg/m2,居住用地最低,为2.91kg/m2;城市绿地SOC储量随土壤形成时间推移而不断累积,年代越早,SOC密度越高,20世纪80年代最高,达到5.47kg/m2,21世纪10年代最低,为3.18kg/m2。沈阳城市绿地SOC储存的空间分布有以下特点:城市绿地SOC相较于郊区和农村具有一定富集性;其分布不均匀,具有镶嵌性;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分布差异性大;碳储量由城市核心向城市边缘递减。沈阳三环内绿地SOC储量为6.438×105t,获得沈阳三环内城市SOC储量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污染和退化问题,尤其是土壤重金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文献搜集整合了2008—2018年期间覆盖长江经济带11省市100个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借助地质累积指数、健康风险评估、空间统计分析等模型对该区域内土壤重金属累积及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富集存在较大空间异质性。(2)Cd和Hg元素为长江经济带主要土壤重金属污染物。(3)儿童群体面临的重金属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最高,重金属暴露带来的潜在致癌风险明显高于非致癌风险,且高风险城市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云南和贵州等地。(4)工业生产活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与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绿地系统的类型、景观组分及驱动力分析和评价能够为绿地系统的未来规划起到指导作用。伦敦是推动世界建设城市环城绿带的最成功典范。以其为例,首先依据相关政策研究了1975—2018年6个时间点的绿地变化情况。而后借助ENVI5.3、ArcMap10.5、混淆矩阵和MSPA等技术方法从时间、空间维度与绿地格局的类型层面对其1975年来的绿地系统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从时空变化到驱动力分析的绿地系统研究思路。结果表明:1)伦敦1975年来的绿地系统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1975—1990年的缓慢减少期、1990—2011年的迅速恶化期、2011年至今的迅速恢复与完善期,绿地面积占比从1975年的39.83%下降至1990年的38.57%、2011年的30.71%,最后迅速上升至2018年的44.45%;2)核心区景观类型从占该年绿地系统比例39.83%的253.16km2增长至2018年的310.7km2,但边缘仅增加了3.08km2,绿地与周边非绿地系统用地的过渡地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研究时间段总体变化的kappa系数为0.68。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程度依次为33%、29%、34%、22%、37%,总体变化程度为32%;植被用地的平均变化率依次为21.73%、18.70%、21.63%、15.55%、21.66%,总体变化率为19.39%;主要的驱动力,建设用地>裸地>水域;基于MSPA与混淆矩阵的绿地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2、2007、2012、2017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应用景观生态学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厦门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2—2017年,厦门市相对地表温度(Relativ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RLST)呈上升趋势,城区的热岛效应逐步凸显;RLST较高的区域多为耕地、建设用地,RLST较低的区域多为绿地、水体;在类型层面,绿地的景观类型比例、最大斑块指数、聚集度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与相对地表温度呈负相关,斑块密度、边缘密度与RLST呈正相关。耕地、建设用地的景观指数与RLST均呈正相关;在景观层面,景观分割指数、形状指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香浓均匀度指数与RLST呈正相关;景观优势度大、聚集度高的景观类型,如耕地、绿地、建设用地对RLST影响显著。随着城区的扩张与耕地的减少,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逐渐加强,而耕地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不断减弱;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作用与不同景观类型总体的结构组分及空间构型有关。随着景观结构趋于复杂,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对RLST的影响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7.
上海自2002年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后,于 2014年底提出《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 划》,作为其中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总设计师团队,深度 介入了上海城市滨水空间的复兴。依托实践提出“八合一”理 念,即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设计、水工设 计、生态修复、智能设计和艺术设计协同合作;并在突破学科 壁垒的基础之上,构建包含系统化空间营造、历史文脉延续、 基础设施复合、场景节点构筑、生态环境修复和公共艺术植入 的六维城市滨水空间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7年4月—2018年3月连续监测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5种不同植被结构绿地内的空气颗粒物总量(TSP)、PM10、PM2.5的浓度以及相关气象因子的变化,探究时间、气象和植被结构等因子对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监测日期和时间对PM2.5、PM10、TSP浓度有极显著的影响,在监测期内PM2.5、PM10和TSP在7月份最低,12月达到峰值;2)温度、湿度和风速对PM2.5、PM10及SP浓度均有极显著影响;在微风条件下,温度和风速与空气颗粒物PM2.5、PM10和TSP的浓度呈负相关,湿度与其呈正相关。在同样的气象条件下,粗颗粒物对于气象因素的响应大于细颗粒物;3)5种不同校园绿地植被结构类型对PM2.5、PM10、TSP浓度的削减作用在统计学上虽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植被结构的绿地对空气颗粒物均有一定滞留能力,整体上表现为在相同的气象条件下,绿地内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大于硬质铺装。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CHIP数据分析了2002—2018年间处于劳动年龄人群的收入机会不平等情况及其变化趋势。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导致机会不平等的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因为子人群的结构变化。其中,地区、出生时的户籍类型的影响有所下降;个体特征(性别、年龄)的影响逐渐加剧;父母特征(教育和职业)的影响一直保持高位甚至有上升势头,教育代际传递对不平等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分户籍看,出生时拥有农村户籍的人群内部存在的机会不平等相对更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出生组人群内部存在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逐渐上升。本文认为,出生于不利环境的弱势群体越来越难突破不利环境的约束实现更高努力进而改变命运,因此需要对他们给予适当支持,为他们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提供畅通渠道,促进机会均等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李程蓉  陈天 《经济地理》2023,(3):100-108
以天津市内六区与环城四区为研究区域,筛选1 228个冷源斑块为研究对象构建冷源质量评估体系,评价指标包含2项创新设计的聚合指标(热脆弱度、抗高温胁迫力)和7项单维度指标,各指标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赋权,然后利用自然断点法把冷源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以《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二级主体功能分区方案为参考,将研究区划为冷源稳定区、冷源保持区、冷源改善Ⅰ~Ⅲ区进行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冷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均衡,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冷源质量较好,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冷源质量普遍较差。(2)耕地和绿地的冷源质量良莠不齐,受景观格局配置的影响,滨水植被比单纯的植被具有更好的气候协同调节效应;带状和块状水域在各指标上的表现相对稳定突出,热脆弱度更低、对热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抗干扰的能力更好,但受斑块自身大小和区位的影响明显。(3)冷源稳定区和冷源保持区宜维持现有植被耕种类型、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冷源改善Ⅰ区应考虑城市引风设计、优选耕地种植类型、构建绿地乔草双层结构;冷源改善Ⅱ区需进行退耕还林和绿地植林,选择抗盐碱能力较强的植物构建乔、灌、地被复层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城 市提供生态服务。在当前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 生态修复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其中能为城市生态空间植被恢 复提供潜在种子来源,且低成本、可持续、生态效益高的土 壤种子库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以城市绿地、城市湿地、城 市废弃地等主要城市生态空间为对象,论述了城市生态空间 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 特征、影响因素和实践探索,梳理了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 库技术体系,包括修复模式、技术路线及评价体系。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今后利用土壤种子库技术进行城市生态空间植 被恢复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合适的工艺与方法开发、生态 修复和景观化融合等方面,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 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市70条代表性道路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开 展行道树健康评价,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行道树健康的相关 性。结果表明:大多数行道树处于基本健康状态,20%存在 较严重的健康问题;土壤物理性质与行道树健康密切相关,其 中行道树健康与土壤容重、砂粒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 水量、总孔隙度、黏粒、粉粒含量等极显著正相关;多数化学 性质与行道树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行道 树土壤的改良和精心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和大 量污染物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可避免 地影响到土壤、生态系统乃至人类的健康。城市绿地土壤在促 进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及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 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梳理了以下3个方面内容: 1)城市绿地的兴起与分类;2)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的内涵与评 价;3)绿地土壤质量提升技术。在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 色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权衡城市绿地土壤资源开发保护与城市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因此,未来 应深入绿地土壤质量理论研究,加强绿地土壤质量监测,综合 研究绿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阐明绿地土壤在陆地生态过程中 对自然、经济及社会的影响,为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将形成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建立从污染土壤调查、修复、风险防控、监测到场地再利用,从环境标准到规划管理的全方位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宏观背景,再加上中国土壤污染严重、规模大、修复难、成本高、周期长等特征,将导致大量污染场地转变为绿地或生态用地,最终对绿地系统的数量与规模、布局与功能、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标准等多个维度产生实质性影响。分析这一趋势,对其影响提出预判,最终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唐放 《技术经济》2020,39(5):99-106
为探究贵州省耕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喀斯特高原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计算研究区的耕地利用效率,并引入重心模型、地理联系率、地理集中度及耦合模型等方法揭示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贵州省的耕地利用效率水平整体较高,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研究期内耕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高的耦合关系,时空分布一致性较强;耕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这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非凡,为黄河流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会。河南是中部大省,位于黄河的中下游,以河南省为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作出综合评价,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研究2013—2018年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水资源利用率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13—2018年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是两者之间并非一直同步发展;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程度逐步提高,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优质协调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一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道路绿地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园林与生态安全园林的概念,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及生态作用,从植物景观、开放空间、种群多样性、可持续设计几方面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地生态安全设计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生态安全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也是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