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春艳  余越 《经济师》2011,(4):17-18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是我国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的关键问题,文章以扬州市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从R&D经费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及自主创新绩效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R&D投入与专利数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年的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具有时滞性,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但不及R&D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大。  相似文献   

2.
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制药公司将大量的资金投向企业R&D部门.利用2005-2009医药企业R&D投入与净销售额增长的板面数据,研究医药产业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结论为医药企业R&D投入对该企业销售收入有正的影响,R&D弹性估计值为6.18.因此,医药企业应重视研发要素投入,使R&D投入在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潘志惠 《广东经济》2016,(14):34-35
本文以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为研究对象,利用2004-2012年的相关数据,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对R&D投入与专利产出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将R&D内部经费支出和研发人员作为投入指标,专利申请量作为产出指标.通过检验分析发现R&D投入对专利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源投入对专利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并进一步为提高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研发(R&D)水平.本文分析了政府优惠政策鼓励企业R&D的必要性及其主要作用机制,分析了企业R&D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R&D投入出现新趋势:一方面,全球经济衰退,R&D经费来源紧张;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将增加R&D投入、鼓励创新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R&D在投入强度、R&D人员、R&D活动类型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我国应明确战略性重点方向,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开拓新市场;加大研发人员的引进与培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在自主创新战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R&D资金管理现状,应用因子分析理论提出一个企业R&D资金管理能力测度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模型确定影响企业R&D资金管理能力的主要因子,进而对我国1991-2007年大中型企业R&D资金管理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企业增强R&D资金管理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事前许可条件下的两阶段R&D竞争模型,研究事前被许可企业对自主创新作出的投资决策。研究表明,事前被许可企业自主创新均衡投资随其在事前许可前技术水平的降低单调递增,而预期价值随其在事前许可前技术水平的降低单调递减;事前被许可企业自主创新的均衡投资及预期价值均随资金机会成本的增加单调递减,且资金机会成本越小,上述变化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广东省3 21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R&D投入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研发管理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R&D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同时企业研发管理制度对企业R&D投入与其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其中,研发管理制度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总量、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但是对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据此,从企业、政府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与企业R&D合作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获得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大学已逐渐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强化高校研发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要从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加强大学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对近些年关于大学与企业之间R&D合作技术溢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为大学与企业R&D合作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利用2004年~2007年河南省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创新的积累效应以及R&D支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是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而技术引进和创新积累效应的作用都不明显.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增加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长期的创新规划,并将技术引进的重点集中于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1.
张洁  唐洁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0):103-111
企业研发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基于2010—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检验资本错配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错配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效应;融资约束不仅对企业研发具有直接负向影响,还会强化资本错配对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但上述融资约束的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体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2.
非连续性技术变革给在位企业带来巨大挑战,要求在位企业克服新技术研发困难和自身潜在惰性进行积极响应,在与新进入企业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化解熊彼特提出的破坏性创新威胁。整合社会网络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及创新管理理论,以65家汽车综合型整车在位制造企业为样本,通过搭建发明家桥、合作研发桥、混合技术桥等3个维度的技术代际桥,探讨在位企业如何在维持两代技术阶段性平衡的前提下提高新技术创新绩效。结果发现:发明家桥与企业新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合作研发桥和混合技术桥对企业新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旧技术创新绩效负向调节发明家桥与新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研究旨在为在位企业应对非连续性技术变革,提高新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整合知性管理与未来取向理论,从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两方面探讨创新型企业未来取向(由社会责任和研发倾向表征)的实现机制。以进入2018年全球创新企业1 000强的94家中国上市企业为样本,在收集2015-2017年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创新型企业知识资本、组织性格与未来取向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资本与企业组织研发倾向正相关;内向型性格与组织研发倾向、社会责任正相关;直觉型、感知型和情感型性格在知识资本对研发倾向的影响路径上起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知性管理理论的管理逻辑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创新型企业更好地面向未来、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2012-2016年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该作用路径下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以及高管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研发投入在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高管任期负向调节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但正向调节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高管学历在政府研发补助-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中,均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绩效与其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2—2006年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对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绩效分别对R&D资本存量、企业规模、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和体制的弹性系数依次为0.754、0.334、0.298和0.165,R&D资本存量对科技创新绩效的贡献最大。但是,只有企业规模才是影响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绩效的直接原因,其它因素通过企业规模作为传导变量,形成规模经济来发挥作用,目前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状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199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当地GDP的比重来衡量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之间分别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跨越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门槛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会阻碍技术创新。因此,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容懈怠。  相似文献   

17.
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频繁的政策实验使得政策不确定性成为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在不确定性政策环境中的行为选择及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政策不确定性概念,检验不同类型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人才和资本两个维度分析研发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总体来看,政策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与研发要素流动。具体地,供给层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研发要素流动具有负向影响,需求层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具有正向影响,环境层政策不确定对其无显著影响。人才、资本等研发要素流动在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供给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抑制人才、资金等研发要素流动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需求层和环境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促进人才、资金等研发要素流动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8.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下,研究资本战略选择对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手工搜集从新三板转板至主板上市企业(成功实行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企业)的相关数据,利用PSM匹配直接IPO上市的公司(实行一步到位资本战略企业),比较两种不同资本战略实施对创新投入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成长的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创新投入。在此基础上,探究企业内部决策机制、资本市场中观层面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资本战略影响创新投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资本战略通过缓解投融资约束提高研发费用化强度和研发资本化强度;中观层面,分析师关注起调节作用,分析师关注程度越高,实施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的研发资本化强度越高;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创新投入,进而产生挤出效应,但是挤出效应在实施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中得到部分缓解。研究结论对创新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助力自身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中国特定的产业政策,对企业研发活动和创新策略具有重要影响。在区分企业技术研发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14 156个微观样本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样本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反事实估计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对技术研发阶段、技术转化阶段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对上市公司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技术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效应;政策对不同企业主体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对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以及未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影响更显著;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长期负债两条路径影响企业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同时政策也引致企业研发投入挤占营业成本、广告支出等经营费用,进而抑制企业技术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2016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数据,研究发现:①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效应,即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②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差异,其中,非国有企业表现显著而国有企业表现不显著;③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类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同。因此,研究建议:第一,鼓励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二,完善政府补贴机制,创建更加透明的补贴评价机制;第三,在研发创新中注重提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