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二元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不协调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工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相比较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对实现二元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农业部门生产率尤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刘易斯-拉尼斯-费二元经济模型和乔根森经济模型为这种结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邢琦 《新经济》2014,(17):37-3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元结构日趋明显化,其为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由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可以看出二元经济的严峻性,本文通过前人二元经济特点总结结合我国一般国情,分析二元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二元经济转换缓慢的原因以及加快一体化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二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考察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其演变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总结建国以来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绝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时期加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以尽快完成国民经济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4.
二元经济反差: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由此所引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对于这种情况现有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 ,原因是这些理论没有深入地探讨农业和工业生产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在生产率水平是分工组织内生演进结果的思路下 ,利用超边际分析构建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证实了斯密猜想 :农业和工业的生产率差异源于不同的分工水平 ,特别是作为分工的主要特征 ,迂回生产程度及中间产品使用在农业中远低于工业 ,这是导致二元经济反差的基本原因。基于这种分析 ,我国就应在物质层面和知识层面提高农业的迂回生产程度 ,以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5.
《经济咨询》2006,(4):1-1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收入微薄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收入高的工业部门。在这种经济结构下,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土地质量的下降,造成传统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低下、劳动力过剩,从而为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工业规模的扩张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需要不断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因此,随着经济活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非农产业转移,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将不断得到提高,二元经济逐步向现代经济转化。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促使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将两部门的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本文提出了一个工业和农业相互依存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并以此对目前争议颇多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政策问题,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加快资本积累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此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章志平  漆明亮 《经济论坛》2004,(20):29-29,33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指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部门共存,城乡分割的一种社会经济状况。而在中国西部,不仅存在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的对立和分割,在农村内部还存在农村工业与农村农业之间的分割,即所谓双重二元经济结构。西部在经济体制方面还存在二元体制的共存,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共同存在并发生作用。而当我们更进一步把目光投向西部农村与城市的政治、  相似文献   

8.
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婕 《生产力研究》2007,(1):71-72,79
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造成管理体系的部门化、区域与水平以及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障制度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作用。文章基于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提出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劳动力迁移理论 刘易斯建立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指出,经济中存在着二元结构,即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剩余劳动力被不断增加的资本吸收的过程。正是通过投资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使现代部门不断扩大,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将随着传统部门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忽视农业发展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解决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因此,中国严峻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仅靠工业和城市来转变是不行的,还应重视通过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我国双重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中,因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演进轨迹分化所导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别呈现区域性差异的事实,以天津市和山东省为例,运用1994-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地区分组及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二元经济转换对居民收入差异"倒U形"变动的影响.其结论是:(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二元经济转换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演变特征,由单一的二元经济结构变为双重二元经济结构;进入2000年以后,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轨迹开始呈现区域性分化.(2)不同于山东及全国其他地区,天津市农村内部现代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正在促使农村收入差别缩小,并且成为总体收入差别缩小的主体性因素,这是天津农村居民收入差别降低的最大源泉;并且天津市和山东省的二元经济转换进程存在阶段性差异,各因素对收入差别的影响方向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项丽 《经济师》2012,(1):43-44
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却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表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特征十分突出。从历史演进过程来看,二元经济既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也要经历从结构强化到结构优化的过程。我国解决现阶段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必须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优化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推进剂",是一种新兴的服务性产业。二元经济结构即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现代物流的专业化与社会化发展、"时空压缩"作用以及服务性行业特点决定了它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弱化中扮演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化长期笼罩在工业发展战略偏差的阴影中,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表明:走出工业发展战略偏差阴影及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城市化推进,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认为农村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是不可或缺的一极重要经济力量。我国自近代开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已不复存在。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城市工业构成了三元经济结构。作者对三元经济结构的概念及其理论创新和对研究我国现实问题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困扰 资金短缺和政策倾斜导致的工业、城市迅速膨胀,农业、农村长期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不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特征,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且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考察我国从近代工业的产生,到建成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7.
植根于二元经济结构的二元财政制度总是执行有利于城镇部门发展,而且有损于农业部门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居民的长期贫困,而且还持续拉大城乡差距。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分析结果显示,二元财政的制度安排内含自我增强机制,其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所以,农村居民的贫困必然具有长期性,城乡差距也会持续拉大。因此,必须根据中国经济现实,对二元财政制度采取边际调整的改革措施和借助市场化的手段改善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方可在长期内从整体上推动二元财政制度变迁,实现城乡平等的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逐步统一城乡经济社会体制和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凸现的一系列结构性非均衡问题 ,都根源于或都可归结为以“三农”问题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为表征的城乡发展的非均衡。“五统筹”新发展观的核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引发城乡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 ,则是“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和城市偏向、工业优先的战略与政策选择。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是以确立和保护农民平等权利为核心 ,逐步统一城乡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最终实现城乡制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简评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进行考察,分析其理论中的缺陷.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的流动进行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但是,这个模型不仅有一些理论和现实相悖,同时也忽视了农业部门的生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只注重对供给方面的分析而缺少对总需求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融区域二元结构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济增长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积累能力和引入外部资金能力。我国经济呈现的由东到西阶梯走弱的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呈现区域二元结构的反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必须提高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