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正式交流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经济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支配作用的经济形态 ,其根本特征就是知识的不断创新和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在高新技术开发区中 ,非正式交流对知识创新和扩散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几乎所有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学者 ,无一不对成功区域的非正式交流对创新和扩散的作用感到惊奇。本文从创新扩散模型、知识的种类以及非正式交流对创新和扩散的作用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喻小军  蒙庆 《经济师》2005,(7):142-142
企业集群内部的非正式交流是创新的主要源泉,其可以实现经验、知识及信息的共享,大量信息、各种思想意识的碰撞产生了创意,使人思维敏捷与灵活,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非正式交流增加了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从而加速了创新。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内部的非正式交流内生了交流主体的创意和创新果实的扩散渠道,同时,随着加入交流主体的增加会形成网络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从知识流动视角深入剖析协同创新联盟双元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知识隐藏和知识吸收能力两个调节变量,构建“联盟双元粘性-知识流动-创新绩效”理论模型框架。通过对166家协同创新联盟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硬技术粘性与软技术粘性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和知识溢出在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知识隐藏与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知识流动的中介效应实现,知识隐藏直接或间接正向调节双元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知识扩散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联盟企业应正确认识不同类型联盟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视基于知识合理化隐藏的非正式契约构建,联盟合作后期适当增加网络节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通过知识有序流动促使联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从而带动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从知识流动视角深入剖析协同创新联盟双元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知识隐藏和知识吸收能力两个调节变量,构建“联盟双元粘性-知识流动-创新绩效”理论模型框架。通过对166家协同创新联盟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硬技术粘性与软技术粘性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和知识溢出在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知识隐藏与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知识流动的中介效应实现,知识隐藏直接或间接正向调节双元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知识扩散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联盟企业应正确认识不同类型联盟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视基于知识合理化隐藏的非正式契约构建,联盟合作后期适当增加网络节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通过知识有序流动促使联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从而带动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本质,认为隐含经验类知识在提高高科技园区创新能力上能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非正式交流是高科技园区传播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主要途径高科技园区要注意发展非正式交流来传播隐含经验类知识,提高园区中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集聚区域中的非正式协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国 《技术经济》2001,20(2):20-22
1 .引言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集聚在某一区域 ,从而使得该地区的经济保持非常强劲的势头 ,甚至 ,由于集聚效应的存在 ,该区域对某一产业具有极强的垄断地位。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几乎每一位学者都指出了非正式交流 (如酒吧间、周末舞会等场所中的交流 ) ,认为非正式交流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和知识扩散的重要渠道。在产业集聚区域中的重要性 ,很多人注意到了产业集聚区域中的非正式交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 ,到目前为止 ,却没有学者对其做出较为深入的解释 ,特别是经济学上的解释。2 .集聚区域构成了非正式交流的良…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成长期的知识创新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政府在知识创新从集群外向集群内扩散的重要作用,重点对知识创新在集群内扩散进行博弈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成长期集群内部知识创新扩散本质为企业间的模仿。  相似文献   

8.
知识治理是知识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在动态复杂的创新环境下,知识治理与创新的关系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知识治理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知识转移和制度环境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正式知识治理与非正式知识治理均会对知识转移产生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在知识治理与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即知识治理对协同创新绩效的正向效应是通过知识转移实现的;制度环境正向调节知识转移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即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以微软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路径演变为基础,从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两个方面研究了微软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动机,并指出其动机实现方式及影响。结果发现: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是企业构建全球研发网络的主要动机,是领导性企业获取持续创新竞争力的动力。企业可应用全球研发网络中各节点的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增加知识存量、优化知识结构,并通过知识转化与整合进一步产生创新能力。我国企业在构建全球研发网络时,应正确分析自身的构建动机和条件,在全球研发网络战略制定、区位选择和投资规模等方面作出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分析了知识型企业及其隐性知识管理,提出知识型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即企业知识文化的创建、营造“非正式学习环境”、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隐性知识转化策略、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隐性知识的保持和创新策略等。  相似文献   

11.
战略创新理念、战略动态理论与战略柔性理念是21世纪企业战略制定的基础。对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踏上泰国的土地,立刻被各种香料浓郁迷离的味道所包围。挑一间具有东南亚原始风情的SPA馆,做好一次放纵的准备。躺在泰式按摩的平台上,在柔柔的灯光下放松身体,感受一种恰到好处的力道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2007,(10):90-91
翡翠,在我国是硬玉的俗称,玻璃光泽,半透明或透明。翡翠因含有不同的染色离子而呈现各种颜色:通常有白、红、绿、紫。黄、粉等。纯净无杂质者为白色,若含有铬元素,则呈现出柔润艳丽的淡绿、深绿色,名之为翠。此品种最为名贵,极受人们的珍视喜爱。若含锰则呈现淡紫色、深紫色,常称为春地或藕粉地。含铁元素,则呈现暗红、褐红、赭红色,被人们称为翡。含铬和铜元素,则呈现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果袋要求外袋柔韧、疏水性能好、抗晒、粘和牢固、耐雨水冲刷。内袋层要求是黑色,遮光性强、透气性好、内袋是深红色的蜡纸袋,并且一定是药物处理能防菌除虫的特性。袋子要求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排气孔,袋子封口处要粘有扎丝这样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5.
苏南模式是政府主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的苏南模式是以外资为导向的工业化道路,FDI对GDP有强烈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1995—2005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地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没有考虑本土创新能力前提下FDI的作用被明显高估,FDI对于创新主体——本地企业又会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传统经济学在研究消费决策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总是在约束条件下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大量的现实经济活动表明,人在作出决策时往往不是出于理性的判断。对于那些传统经济学模型无法解释的行为,通过借助现代神经医学设备,研究人员能够在神经层面触及决策潜意识,重建经济学对经济行为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以来,按照我们对人民及政府的承诺,我非常荣幸地负责Nimes复兴这个政治使命。Nimes复兴主要体现在当地比较敏感的几个领域,如:维护人及财产的安全;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保证文化活动,节日盛事,体育比赛的质量,使其异彩纷呈;欢迎新企业的加盟。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的神经元经济学(Neuroeconomics)是经济学的最新分支和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最新领域,它运用现代神经科学的范式、方法和技术工具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以及脑组织(主要是神经元及其相关的神经突触联结和神经网络)在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和机制,把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经济学传统理论提出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修正,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深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宏观”的视角介绍并分析了多代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经典模型,其中重点介绍了盖尔西克经典模型和六步骤多代传承模型,文章还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最后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新一轮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展开,国与国之间.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日益加快.尽管产业转移理论(如梯度推移理论)不断完善,在中国产业转移的进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特殊问题,如科学划分梯度.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等.本文试图用实证方法,以梯度推移理论为基础,综合产业转移各种理论,结合物理现象,建立一个解释力较强的理论--虹吸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