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谢冬水 《财经研究》2016,(4):102-111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的双重视角,利用中国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现象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理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以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为导向的竞争机制,为地方政府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提供了内在激励,而土地的政府垄断供给则为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来实施这种偏重空间城市化的行为提供了手段。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土地供给数量越多,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发展失衡的程度就越严重。这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对城市化发展失衡确实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推进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和土地供给制度改革,是实现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我国西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总量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2001-200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期间人均耕地安置标准等经验性数据为依据测算各地实现"十一五"规划搬迁任务及其搬迁总任务的土地安置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除贵州以外,各地土地安置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而若要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部分地区则存在土地安置缺口,建议尝试并探索"元土安置"等其他安置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生态移民安置模式的内涵、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以贵州为代表的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面临的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了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应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其他安置模式为补充"的移民思路,以及依托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移民进行安置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0):124-127
尽管创新活动为人类创造了工具手段和发展前景,但也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对创新活动的"行为界"进行了设定与界分,以实现自由发挥和必要限制之间的动态平衡。为保证创新活动在既定界域内进行,必须引入控制机制来发挥效用,其运作模式则是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纵向控制与横向控制等控制环节共同且交叉发挥效用的互动循环的网状控制模态。  相似文献   

5.
吴昌硕 《经济师》2008,(4):272-272
文章主要探索如何创新“温州模式”,面对温州的传统产业,提出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以提升温州的产业水平;面对温州大量的民营企业,提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促进民营经济在同外资合作的平台上解决资本、技术、管理水平的不足,使之逐步走上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20,(2)
文章运用异速生长模型,对2008—2017年间广西14个城市的人口和建城区面积异速生长关系进行测度,探究了各市人口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研究期内,广西区地区间人口规模和增速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城市用地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的正异速状态。研究结论: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方面,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行合理供给,注重加强城市发展质量建设,统一人口、土地协调发展,切实提升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7.
影响城市人口规模的机制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口规模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城市人口规模的决定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理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实证。由数理模型可得:城市化的技术积聚效应、城市地租、农村人口规模、城市与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农村迁移的冲击等影响着城市人口规模。由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可得,城市土地和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有利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为了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使用城市土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志勇  顾乃华 《经济前沿》2012,3(6):128-137
本文从我国当前土地利用低效的现实出发,借助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等理论方法,分析了我国体制转型期土地财政、虚高城市化以及土地粗放利用之间的因果联系。研究表明,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土地低效利用现象,与体制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行为,尤其是追求土地财政的冲动密不可分。城市化虚高除表现在城市拓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背道而驰、人口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市化之外,更直接的表现则是许多地方热衷“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扩张模式。在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发展目标激励下,作为城镇建设土地的所有者、供给者与垄断者“三位一体”的政府,会倾向于通过权衡土地的成本和收益,从而赋予土地宏观方面的增长功能。由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软预算约束,在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策略行为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土地的粗放利用也成为必然之后果。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关于土地财政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土地财政的成因、效应、改革为主线,对"土地财政"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与简要评价。现有研究中认为:在分税的财政体制、政绩考核体系、农地征收补偿等制度背景下,推行土地财政模式是地方政府必然选择的行为策略。土地财政效应的观点:正向为弥补地方财政不足、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增长;负向为诱发土地违法行为、形成届际政府间的不公平、侵害被征地农民利益、推动房价快速上涨、增加财政金融风险。现有研究中,关于土地财政改革与转型,大多从全国大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并从成因入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总结现有土地财政改革与转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中央集中财权与事权"下划"及农地产权制度法律(法理)约束、宏观政策调控中的"地方政府土地行为问责"机制、"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的困局与转型、物业(财产)税的征收、特定区域土地财政效应及改革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必将成为今后土地财政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五个温州人中有一个在外地 2002年8月,温州市政府组织了规模浩大的在外温州人经济大调查.这次调查的外部温州经济是指温州市外、国内的温州人经济,调查对象为建有温州商会的全国64个城市,调查方法采取发放统计表格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据调查结果,目前全市在外温州人为154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比重20.45%,即每五个温州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外地.从行业分布看,从事工业活动16万人,从事贸易业经营102万人,从事服务业36万人,分别占外出从业人数比重10%、67%和23%,第三产业从业者占到90%.温州人口流动的特点:一是在外出人口中,以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为主,这是精明的温州人流动与充分享有沿海地区的资源有关;二是以大城市为主,温州人口集中的地方基本上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说明大城市的创业机会比较多;三是走出去的温州人大多来自农村,却在外地的城市里发展,从事的主要产业是第二、三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实现了产业的转化,进而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化.  相似文献   

11.
政府规模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规模过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规模与当地人均GD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地方政府可以在培育市场、提供公共物品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成为"帮助之手";但也有可能设租和寻租,从而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掠夺之手"。而设租、寻租的规模与政府的规模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信号传递模型解释政府规模是如何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以此说明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从土地财政为国家快速城镇化供给大量的土地资源及公共建设资金角度出发,阐释了土地财政"地"与"钱"供给的动力及运行模式,分析出由土地财政供给模式助推的产业用地规模、土地城镇化速度、房地产供给规模及价格等国家结构性问题的内在机理。以时间序列上的国有土地出让面积、土地财政收入规模等6项绝对指标和土地人口城市化速度比值、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等8项相对指标,衡量国家层面上由土地财政助推的结构性问题变化趋势及其在31省(市、区)间的基本差异,采用变异系数、聚类分区方法并结合区域邻近原则,将我国大陆地区31省(市、区)划分为"土地财政供给紧缺"、"土地供给过剩"、"土地财政供给过剩"、"土地财政供需适度"、"土地需求不足"5类区域,以8项相对指标为主阐释其原因。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从征收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土地整治工程增加用地指标、引导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控制外延扩张、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提出调控不同区域土地财政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债务收入是宽口径"土地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两个因素对于当地房价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后者的影响机制主要是债务支出的资本化。这一结论对于我国的房价调控以及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修正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晋升考核制度,将地方债务规模和还债能力也纳入考核,在地方债"新规"下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并规范其支出投向。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农村外迁移民安置效果区域差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距离衰减理论为基础,在提出影响区域外迁移民安置效果因子公式假设的基础上,以涵盖三峡工程外迁安置的11个省市的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对部分典型安置点的入户访谈,运用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理论,实证研究分析了三峡工程农村外迁移民环境适应状况在不同省市的区域差异,侧重探讨了距离及地理环境因素对三峡工程农村外迁移民安置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从研究中获得了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还是以从农村向城市规模流动为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新温州人"。以温州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农民工生涯规划的意义及路径,推动温州农民工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8)
在"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自主创新等基本国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践行研发国际化战略,着力提升自身的全球竞争力。文章以温州本土跨国公司为独立研究对象,提出对"技术壁垒、研发国际化战略及其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一命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在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着重结合研究对象,对目前该领域研究的趋势进行研判,指出了不足;进一步地,对温州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实施的未来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肖新 《经济研究导刊》2014,(15):265-267
中国高等教育仍呈资源扩张及规模扩大之势,但与之相反,高考适龄人口已呈连年下滑趋势,加之对学校质量越来越"挑剔"等,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办学压力显著增大,并大有向高中等下游学校蔓延之势。面对相似的压力与挑战,大学、中学协同应对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提出基于战略合作视野,以生源基地为纽带和依托,规划高校与中学之间新型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并着重对生源基地建设的机制与策略进行研究、设计,以提高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土地城镇化超前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视角研究城镇化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甘肃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用DEA模型从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视角评价城镇化动态效率和静态效率,并建立面板Tobit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静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2009—2014年12个城市整体城镇化效率年均下降9.5%,其中在2014年有7个城市属于非DEA有效发展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外资利用规模变量对城镇化综合效率并未表现出显著影响,城市规模与城镇化综合效率呈现"U"型曲线关系,金融发展程度、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与城镇化综合效率正相关,投资率、产权结构变量与城镇化综合效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土地财政"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其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回顾了"土地财政"下各地被征地农民的主要补偿和安置的办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最困难农民"的保障房"租售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揭示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的制度成因,并利用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一般预算收支缺口越大,对应的土地财政规模越大,这一点在中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土地制度方面,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中涉及的耕地面积与土地财政收入规模正相关,说明土地制度越不完善,地方政府越有扩大征地面积从而获得巨额土地出让收入的冲动;在GDP增长导向的政绩考核制度方面,人均GDP指标也通过了检验。本文的研究为促进土地财政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