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农业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基础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毛泽东同志揭示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亿多农业人口的大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大家知道,目前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在轻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将近占百分之八十;在国家时政收入中,直接和间接同农业有关的部分,约占一半左右;在社会商品另售总额中,农产品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也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我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从而使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地落后于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0.6倍,轻工业总产值只增长了19.8倍,农业总产值仅仅增长了2.4倍。这就形成了我国当前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即重工业过重,轻工业奇轻和农业非常落后的严重局面。另一方面,我国重工业发展的速度虽然是比较快的,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的。但是,重工业的发展却不能满足农业、轻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的突出表现是:一是燃料动力供应不足,致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强调:“深化农产品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是广大农民强烈要求解决的紧迫问题,是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关键环节”。因此农产品流通体制要“加快步伐”。南通是典型轻纺工业城市,农业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可低估。1991年,南通市农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2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个多百分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47.6%,高出全省该指标平均水平近12个百分点。近年来,南通农村经济发展也表明,严重滞后的农产品流通已日益成为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乃大势所趋。这既是在新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对南通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作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论证加快和深化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棉花、茧等主要农副产品流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平等竞争的农副产品流通新体制尚未建立起来。 1991年,南通市蚕茧产量为35914吨,占全省的27.6%,在全省11个市中居第一位;全市棉花产量10996吨,占全省的19.7%,居全省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已由改革前的产品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根据现有的资料计算,商品生产大约占80%左右。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28000多亿元中,农业总产值大约占30%,乡镇工业产值约占20%,轻工业产值约占20%,以上三者绝大部分属于商品生产范围,重工业生产中的一部分也是根据市场需要来生产的。四者加起来,工农业生产中商品生产与非商品生产大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80%以上。据1985年统计,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1%,轻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值占80%以上,整个国民收人有50%来源于农业。所以农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的发展速度。长期以来,我省农业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使用手工工具,人、畜力操作,商品经济不发达。各地农业生产水平极不平衡的,一些坝区农业技术已高度科学化,农业生产已经  相似文献   

6.
益阳地区土地面积1214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83%,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素誉“鱼米之乡”,是全国苎麻、茶叶的重要产地。农业产值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历年(1988年除外)都在60%左右,以本区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也占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业的发展对该区经济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和现状特点 1、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较好。本区北抵湖北荆州地区,东北与岳阳水陆毗连,东南紧靠长  相似文献   

7.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高低和人均畜产品的占有量,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生活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说粮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畜牧业是社会文明基础。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没有畜牧业这个物质基础,就没有社会文明。畜牧业是实现社会文明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量的比重已超过了50%,有的高达80%,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达不到30%,我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只有35%。全球人均年消  相似文献   

8.
李明 《经济问题》1990,(8):27-3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它的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乘数作用,只不过乘数的大小要视农业份额及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而定。我国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国,农业份额大,因而波动的乘数作用就大。如1955年到1965年农业总产值波幅为31.4%,而国民经济波幅达63.2%;1973年到1976年农业波幅仅4%,而引起轻工业产值波幅达10%,工业产值波幅达15%。因此,减少农业波动,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总产值保持持续快速增长,1978年~1996年平均增长15.1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工业产业结构的重心实现了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1996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所占比重已达到56.97%;工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每年发表的世界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已由1994年的第34位逐年上升到1995年的第31位和1996年的第26位。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环节。据有关资料报导,经济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6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也占 30-50%左右,就业人数占社会总人数的比例也是这个比例。我国第三产业只占国民经济比重的27%左右。要繁荣国民经济,必须大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商品交换浙江的地理特点是多山,境内70%的农村处于山区或半山区。浙江农村经济的特点是农副业并举;在山区,一向是以副养农。我们调查的富阳县灵桥人民公社就是一个半山区,它的林牧副各业产值要占总产值的一半左右。在里山人民公社,因为是全山区,其多种经营的比重更大,过去一向要占总产值的80%左右,其中土纸一项就占了70%,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概况四川素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拥有一亿人口,具备发展轻工业的良好条件。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轻工业已有很大发展。1978年轻工业总产值达到39.65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8.4倍,平均每年递增8.07%。1979年比1978年又增长8.45%。二十九年共为国家提供积累83.3亿元。相当于同时期国家给轻工业投资7.1亿元的11.7倍。1978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8.5%,积累占18.6%,出口产品产值占30.67%。可见,四川省轻工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为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罗曰镁 《经济论坛》2004,(20):117-118
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占其总人口的81.44%,比全国平均比重75.21%高6.23个百分点。在以农业人口为主的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是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据统计,1998年西部地区10省(市、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7.6%~53%。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70%左右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东西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更不能让我们感到轻松。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有草原总面积43亿亩,为我国耕地面积的2.8倍。但生产能力却很低。目前,我国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13.2%,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如美国占60%、法国占57%、西德占73.5%、罗马尼亚占43%。我国人民的吃肉水平也低,排在世界第118位,草原单位面积畜产品质量为世界各国倒数第7名,只有荷兰的四百分之一,这与  相似文献   

15.
<正>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增长幅度大的年份,将会导致下一年工业生产的更大幅度增长。反之亦然。尽管今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与农业总产值,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所占比重渐趋缩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至今,已有14年,其间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有7年分别达3200万吨和3300万吨以上,1984─198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6年超过千斤。1992年粮食总产量3320.5万吨,棉花52.7万吨,肉类221.7万吨,禽蛋111.7万吨,水产134.7万吨,蔬菜1900万吨,除粮棉外,分别比1978年增长2、2、3、4倍。与此同时干鲜果生产量也成倍增长。1992年人均食物占有量,粮、肉、蛋、奶、鱼类、蔬菜及水果分别达到491公斤、33公斤、16公斤、1.7公斤、19公斤、281公斤和8.3公斤。目前我省农副产品生产量已基本达到2000年的食物消费结构标准。 由于农业的稳定增长,使得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992年农业产值672亿元。乡镇企业2463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含建筑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4%,上升到1992年的44.4%。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0.3%,下降到1992年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企业在近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统计局1999年统计年鉴资料表明,到199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比重高达99.9%,工业总产值比重占76.5%,从业人数比重占80%,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材料,1980-1998年,全世界农业和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7%和25%下降到5%和20%,而服务业却从56%止升到61%。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升到70%左右,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的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农业的功能及基本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在近13亿人口中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就业占全部就业的50%。2000年农业增加值占中国GDP的15.9%,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整个轻  相似文献   

19.
农 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如何进一步稳定和加强这种基础地位 ,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中国农业的重点与难点 ,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一、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必然性(一 )简单的历史回顾中国的农业 ,在历史上逐步形成了以种植为主 ,养殖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结构。中国奴隶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井田制。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家庭劳动方式 ,仍然以种植业为主 ,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等都是作为种植业的附属或派生部门 ,一律称之为副业。种植业和副业并存 ,是封建社会农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即使中国进入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产品商品化也没有改变农村中的自给自足现象 ,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种植业的主体地位和副业的从属地位。相反 ,农民把这两者的结合作为抵御帝国主义原料掠夺和城市工业对农村资源控制的一种有力措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农业结构仍以种植业为主体 ,林、牧、副、渔只是作为家庭附属活动的部分 ,所占比重很小。据统计 ,1949~ 195 2年 ,农业总产值各行业比重变化甚微。种植业 ,1949年占...  相似文献   

20.
一、 城镇化是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温州市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小城镇蓬勃发展。全市建制镇从 1978年的 18个发展到目前的 146个,建制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 70%左右,集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 80%以上。全市建制镇已形成以 30个经济强镇为龙头骨干的城镇化群体。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温州市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78年的 63.8%下降到 1997年的 10 1%;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