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倡导者认为PPP能够为地方政府分担财政压力,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反对者则认为PPP背后隐藏着政府的隐性担保和补贴、腐败和寻租,预算内的财政压力减小只是一种财政幻觉,反倒无形中累积了系统性风险。本文利用中国2015—2020年间的债券发行数据以及PPP在各地的落地信息,以地方政府债券为实验组,以国债和金融债为控制组,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PPP集中落地是否增加了地方财政风险,进而抬升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成本。实证结果表明,2016—2017年左右的PPP集中落地使得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受到来自市场的利率惩罚,5年期地方债发行利率的风险溢价为67个基点~297个基点,10年期地方债发行利率的风险溢价为21个基点~41个基点,且这种效应在PPP项目较多和较少的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更换控制组、推后PPP项目对地方财政的实际冲击时间、假设虚假的实验组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明这一发现具有可信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这一实证结果背后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促进PPP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卖地融资\"\"举债融资\"和\"合作融资\"三种融资模式的梳理,从来源、性质、结构、不确定性程度多个方面比较了上述模式的财政风险差异及其量化效应。研究发现,三类融资模式隐含不同的财政风险,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三者的交叉地带又增加了中短期内财政风险集聚的可能。结合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从财政体制改革和融资模式完善两个层面提出以预算管理控制显性风险、以制度优化来化解潜在风险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何防范和化解因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财政风险。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财政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压力下。财政超负荷运转,衍生出各种形式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因政府举借债务形成的财政还贷风险;因地方金融风险转化的财政垫付风险;因供给范围膨胀造成的财政支付风险;因历年隐性挂账衍生的财政赤字风险;因政府直接担保连累的财政抵扣风险;因财政虚列收支导致的虚假平衡风险等。  相似文献   

4.
5.
李江 《经济问题》2012,(3):44-45,120
依据当前我国通货膨胀严重和地方投资过热同时并存这一经济现象,建立模型实证研究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投资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投资是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一个因素,地方政府投资通过乘数效应拉动社会需求,同时不断增加的投资加强了对土地财政依赖,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了通货膨胀上升。  相似文献   

6.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风险,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在相应政府级次财政领域的集中表现.地方政府财政担负着为本行政区内居民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责任,一旦运行不好,板易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本文通过对地方财政风险简要分析,试图提出一些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地方财政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风险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存在各级财政运行之中,并引起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财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如何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摆在政府和财政部门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阐述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的种种特点,然后就如何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9.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的正常支出发生困难而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地方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地方财政风险有很大危害性,由于地方政府负责给当地居民提供最直接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直接面向广大居民,所以,地方财政风险的爆发会给区域内居民带来重大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0.
政府会计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政府会计能否提供真实完整的财政信息,直接影响到各级政府部门对财政风险的有效防范。本文针对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在提供财政债务信息等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从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角度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债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会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文章基于财政可持续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现状,认为在现阶段要规制地方政府债务负面影响,必须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积极制定短期应对措施和深化长期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研究分税制下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区财政努力差异的关系.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和对转移支付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总体上抑制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就区域效果而言,转移支付在促进东部发达省份财政努力的同时,抑制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财政努力;就转移支付的功能类型而言,以税收返还为主的条件性转移支付会激励地方政府努力征税,而非条件性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将不同程度地抑制地方财政努力.这就产生了挤出效应与另类"荷兰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整体呈现降低趋势;系统性风险与市场指数存在负相关性,牛市期间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熊市期间系统性风险持续走高;行业间变异系数增大,风险比重方差随时间变化而呈显著性差异;政策因子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性影响,这说明我国股市很大程度上仍为政策市。  相似文献   

14.
吴腾华 《经济管理》2006,(20):86-90
积极发展和培育债券市场乃是金融危机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调整金融结构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东亚新兴债券市场的市场规模、债券期限结构、二级市场流动性、债券投资者基础以及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了比较。虽然都属于新兴债券市场,但所处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整齐划一的。  相似文献   

15.
The fisc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deals with the division of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ower, regulates and defines the fiscal activities among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s. The changes in economic system and economic structure decide the changes of fiscal function and fiscal structure, which results in the changes in intergovernmental distribution form and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This paper takes a look at the stages of China's fiscal reform process and the impacts on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tries to find measures for perfecting the fiscal system reform to optimize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guarantee a healthy nation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6.
利用资本市场银行日收益率指标为金融风险的代理变量,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运用Granger 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金融风险在中国国内各区域传染效应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家间存在传染效应一样,金融风险在中国国内各区域间也同样存在显著的传染效应。但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也同时表明,各区域间金融风险传染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双向影响机制,在风险较为集中的时期,各区域之间的金融风险关系错综复杂,任何区域都是其他区域金融风险的Granger原因,此时金融风险在各区域间存在显著的交叉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7.
While most countries welcome (and some even subsidize) high‐skilled immigrants, there is very limited evidence of their importance for domestic firms. To guide our empirical analysis, we first set up a simple theoretical model to show how foreign experts can affect the productivity and wages of domestic firms. Using matched worker–firm data from Denmark and a matching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pproach, we then find that firms that hire foreign experts instead of domestic experts become more productive, in the sense that they pay higher wages to high‐skilled co‐workers.  相似文献   

18.
Yan Zhang 《Applied economics》2017,49(28):2711-2718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banning the short-selling (shorting ban) on liquidity of stocks traded i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HKEx) on the basis of the 20 revisions of the designated list of shortable stocks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10. In order to avoid endogeneity due to the liquidity-adap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n policy, we use the propensity score-matching of shortable and unshortable stocks and apply the double- and triple-difference methods embedded in the fixed effect panel regression for the matched data. Using two outcome variables for illiquidity, the Amihud price-impact measure, and the bid-ask spread, our results suggests that the shorting ban in this market may have a liquidity-supporting effect in terms of the price impact with no regard to market tranquility and in terms of the spread with regard to the 2008–2009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大型公共危机,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公共危机防治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导源于地方财政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我国政府间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和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则是地方财政机会主义普遍存在的重要根源。从现实来看,地方财政机会主义的普遍存在不仅导致了公共危机的形成,而且加大了公共危机的治理难度,放大了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需要重构地方财政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界分政府间公共危机的防治责任,为地方政府配置有效的财力,并建立完善的地方财政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