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它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高效生态产业的演进,使其由低级形式渐次向高级形式转化,由平面型进一步向空间型延伸,因此,空间产业成为当今生态产业发展的一大时尚。空间产业的高技术性、科学性、高效性,为平面性产业难以比拟,在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空间产业越来越成为主流产业。从发达国家空间产业发展的水平看,尤以美国和加拿大最为出色。本文以此为主线,通过透视和分析两国高效生态产业的演进及组织,展示我国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对一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必须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产业安全问题。维护产业安全就必须坚持系统观,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去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屏障。  相似文献   

4.
产业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添  张恒龙 《经济师》2007,(4):65-66
目前人们更多地关注如何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广电业,然而,信息化对广电业更具本质性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使用信息技术,而在于广电业将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使原有的产业边界模糊化甚至消失,取得历史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安全的分类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孟刚 《生产力研究》2006,(3):190-191,222
文章首先将现有产业安全的分类进行了梳理和辨析,然后提出了两种产业安全分类法:一种是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的产业安全分类,根据这种分类法,可将产业安全分为产业组织安全、产业结构安全、产业布局安全和产业政策安全,这种分类法有利于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路径去定性地研究产业安全;另一种是基于产业分类的产业安全分类,即将产业安全分为一次产业安全、二次产业安全、三次产业安全和具体产业安全,由于目前国家经济数据均按产业分类进行统计,数据性强且容易获得,这种分类法有利于对产业安全的定量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内容产业的出现反映了文化产业与信息和通讯产业的产业融合.内容产业的经济特征包含了多种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内容产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导致了文化传媒业的多媒体的产业重组.  相似文献   

7.
中国“十五”计划,已将“微电子”定为核心支柱发展产业。在北京,NEC、环球微电子已登陆。在上海,宏力微电子、中芯国际,还有来自台湾,执世界芯片制造之耳的两大龙头大厂台积电(tsmc)与联电(umc)。2001年底中芯得到4.8亿美元联贷,2002年,宏力微电子又获得8.3亿美元联贷,一个个贷款大动作,山雨欲来风满楼。到底,哪里是中国的硅谷?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8.
<正> 产业重组是不可避免的产业集中度低,呈分散化格局。我国企业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企业规模小,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缺乏优势明显的巨头企业,难以获得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不显著的产业缺乏拥有知名品牌、领先产业技术水平的“明星”企业。产业内过度竟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提出了中部地区目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支柱产业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薄弱环节和产业转移成本过高的问题,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集聚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篇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性,评述了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在该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双层环式模型,最后分别研究了内层环式构成因素和外层环式构成因素,剖析了集聚效应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产业集群在演化过程中与物流业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群为例,说明了物流产业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扩散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地理集中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对集群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集群理论的进展,产业集群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被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来,但对专业化产业集群还是上下游产业共生产业集群作用更突出存在争论.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产业地理集中状况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家发展阶段、发展环境、产业类型、产业发展阶段等差异都会影响产业的地理集中.成本敏感的产业或者发展阶段更易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生产集中度高的产业更易通过上下游联系形成产业集群,前者在发展中地区作用比较明显,后者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李红 《当代经济》2009,(19):40-41
本文根据产业安全的特点,依据六大基本原则构建了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子指标体系,即产业发展力、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并进一步对这四个子指标体系内的各个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汪贵浦  李丹琳  潘龙 《技术经济》2014,33(10):76-82
利用2002年、2005年和2007年浙江省的投入产出表,测度上述3个年份浙江省的产业关联度和梯度,并进行产业分类。结果显示:利用产业梯度测度方法可直接抓住对地区经济发展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其测度效果优于产业关联度测度方法,但产业关联度测度在产业分类上具有优势。根据关联度进行排序,同时进行梯度测度,对照验证发现:浙江省的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建筑业是对其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支柱产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子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等是对其经济增长贡献快速增长的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农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贡献虽然有所减小,但其稳定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运用EG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基于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曲线拟合。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江苏省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关系,但倒"U"型曲线中临界点的位置与预期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江苏省纺织产业在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的影响。最后对江苏省纺织产业及其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组织作为一种中观层面的组织,能够将微观的经济活动主体组织起来,运用有效的机制,提升各经济主体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地区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然而,不同的社会环境,产业组织的形态是不同的,它们的效应也是不同的。笔者认为产业联盟以其特有的稳定效应和持续创新效应,特别适合转型时期中国的产业经济组织形态,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产业经济组织形态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其他产业经济组织共同推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市场推动和政府主导的产业集聚,在当今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作为经济发展的集聚点与增长点,曾经饱受对于区域环境污染的误解,经学界的反复证明,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环境的正效用是大于负效用的.而中国正在经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使区域发展形成的路径依赖造成了产业锁定效应,给区域产业升级和转型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本文对产业聚集的理论与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界观点已经逐步统一为产业聚集利于环境改善,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转型的推进,产业聚集带来了产业锁定效应,分析产业锁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利用山西省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性转移重大机遇来临之际,中部地区急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崛起.如何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来进行集群式、链式承接,以提升产业内生能力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中部制造业为样本,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tata编程软件,基于对中部制造业20个具体行业的测度分析,明晰了中部省份各制造业的优势行业,得出了各省如何发挥现有制造业的基础优势,以通过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来实现高效承接转移产业具体模式路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着重于从生态学角度构建产业生态系统。从资源型产业集群自身发展能力出发,研究产业生态化与产业集群的耦合性,分析业生态化与产业集群的双向积极作用。从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绿色发展、提升技术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转变产业结构等方面研究了适合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新型生态化路径—循环产业集群。结合资源型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