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发表于2001—2013年的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利用知识网络图可视化展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并分析未来研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内含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新兴经济、发展与演化、技术路线7个子网;"创业"子网覆盖的知识点最多,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和新兴经济等知识点既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知识网络的信息连通点。分阶段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结构变化幅度较大,发展与演化、制度、知识、公共政策、信息技术与管理、研发、学习等是近期研究的核心知识点,创业、发展与演化、新兴市场可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Web of Science中SSCI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1994—2014年的6398篇创业研究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国家分布和期刊分布,通过对关键词和突发主题词进行共现分析和可视化分析明确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结果显示:国际创业研究论文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热点主要是创业模式、创业绩效、创业环境等;移民创业、学术型创业、创业环境、创业城市和创业机会等是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99—2015年创业失败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分别绘制了创业失败研究的时空分布、文献共引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据此探析了创业失败研究的时空分布、演化路径和热点领域。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学者引领创业失败研究,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总体稳步增加,相关研究紧跟国际前沿;创业失败研究的演化路径是,研究层面日趋多样化、研究方法以质化研究为主且实证研究日趋加强,创业失败管理与后续创业活动正取代创业失败的归因和影响而成为研究主流;创业失败研究的三大热点是创业失败与再创业活动的关系、创业失败学习以及创业失败管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 V,对国际四大顶级创业期刊近10年(2007-2016年)文献进行统计研究。运用共引、共词分析的突现值及图谱研究等方法,对创新创业领域的前沿热点、演化路径、研究趋势等进行分析,发现创新创业研究发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从地域及机构分布来看,美国、英国、加拿大为创新创业研究高产国家;高产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机构前10名中美国占70%;高产作者分别是Shepherd DA、Wright M、Chrisman JJ、Webb JW、Baron RA等,他们大部分分布在高产机构中。研究热点由较为关注企业绩效、企业家才能、创新、洞察力等对创新创业发展的影响,逐渐转变为关注新经济背景下涌现的中小企业、新生企业的合法进入、机会识别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等新兴科学计量学方法,对2001年至2005年国际技术创新理论前沿热点领域论文高被引频次前50名作者进行分析,绘制出技术创新理论前沿热点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的知识图谱。该图谱形象地显示出这些高影响力作者在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理论前沿热点主流领域,形成了产品研发管理与知识网络、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营销创新及社会资本;创新系统与创新路径、演化经济与产业竞争力;产业知识管理、知识网络动力学等前沿分支学科的3个学术群体。TEEDCE DJ、PORTER ME、POWELLWW等人成为这些前沿学科与主流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开创或发展当代技术创新理论主流分支学科作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巨大影响,值得我国技术创新理论学界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2001-2009年我国科学学研究进展——基于关键词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科学学研究现状,对2001—2005年和2006—2009年两个阶段科学学主要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提取关键词。首先对高频词进行统计,分析科学学研究热点;其次,通过绘制两个阶段的共词网络并进行主成分展示,分析两个阶段科学学研究的主题;最后,对两个阶段的研究热点和主题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科学学是一门随时代进步而发展的科学,并且其理论和方法正处于不断完善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对WOS收录的生态创业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际生态创业研究文献产出量呈双底“W”型增长态势;高被引文献研究视角具有4个差异化明显的研究方向,即理论模型类、机会认知类、战略决类策、道德伦理类;通过共词图谱确定的研究热点表现为概念理论-创新驱动-机会战略的时序演进特征;基于突现引用导出的前沿文献聚焦于作用效果、测度评价、政策激励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对分享经济研究进行了共现与共被引的可视化分析,具体包括关键词共现与文献共被引.在时间层面上,展示了分享经济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热点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与重要的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中国知网2001-2014年对农民工创业相关文献的研究数据,采用知识图谱中时空维度这一分析工具,分别对我国农民工创业的研究成果,按照研究的时间、机构、作者、期刊分布进行归类,进而对我国农民工创业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梳理。文章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农民工创业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创业问题的基本探讨、农民工创业影响因素、农民工创业动机、农民工创业机理与模式、农民工创业绩效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六个方面。但是由于农民工提法的时代性,文章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未来对于农民工创业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推进。具体来说,在研究层次方面,要将研究期刊定位于CSSCI及以上级别;在研究路径方面,应结合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及地区的特色对农民工创业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要加强对农民工创业动机、创业模式、创业绩效等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运用CiteSpace软件,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总结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现状,包括研究网络主体、关键节点、热点关键词、突现词。在探索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为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科学家创业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热点。聚焦科学商业情境下科学家创业过程规律,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构建科学家创业过程模型。该模型将科学家创业过程划分为创业基础、组织生成和成长绩效3个阶段,包括科技成果、创业意愿、制度环境、技术禀赋、创业素质、价值放大、创业绩效7个关键要素。结果发现,科学家创业组织生成涉及4个核心环节:机会识别与获取、创新活动、公司治理、市场开拓;科学家创业对技术创新具有强烈偏好,科学家创业资源禀赋优势强于一般创业;科学家创业过程伴随着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步进行,创业组织生成和现代公司治理是科学家创业成功的关键,其中发展策略和资本融资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组态视角,整合管制、认知和规范3个制度环境层面前因条件,以及能力感知、机会识别和失败恐惧3个创业认知层面前因条件,以全球创业观察数据库中的51个国家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影响不同创业模式的多重并发条件与因果复杂机制、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创业模式差异及创业模式演化路径。研究发现:第一,生存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制度环境缺失的能力驱动型模式、规范制度主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和制度环境缺失的风险承担型模式3种。第二,机会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规范制度缺失的创业认知型模式、规范制度引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认知制度支持的创业认知型模式和管制制度保障的能力机会型模式4种。其中,机会识别是驱动机会型创业的关键条件,管制、认知和规范三维制度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可以推动高机会识别群体选择机会型创业。第三,要素驱动型经济体以生存型创业为主,部分国家推动机会型创业;效率驱动型经济体同时发展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创新驱动型经济体高度重视机会型创业。在此基础上,构建路径选择—模式演化—经济体转型研究框架,为推动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演化进而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家庭嵌入视角和裂变创业动机出发,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根据问题导向和理论抽样原则,选取六位裂变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得出了“基于创造财富改善家庭”“基于增值资产递升家庭”“基于缩短距离凝聚家庭”“基于均衡时间回归家庭”“基于对接文化传承家庭”“基于冲破禁锢创新家庭”六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这一核心范畴,构建了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的模式分类模型,提出了财富主导、角色转换和观念交互三种典型的家庭触发型裂变创业模式,并具体阐述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拓展并丰富了裂变创业动机的类型和框架,深化了创业动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业创业赋予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无穷活力,但在实践中农业创业失败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创业者遭遇失败后究竟该如何复兴值得探索。选取央视《致富经》栏目中14个典型败后复兴的农业创业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探究败后复兴过程中失败学习和创业能力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失败学习主要表现为归因学习、经验学习和迭代学习3种学习方式,能够作用于败后复兴过程中的创业能力形成;②创业能力主要包括机会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及运营能力,对败后复兴起推动作用;③在败后复兴的3个具体阶段,失败学习通过填补知识空白、经验知识内化和知识体系革新3个关键机制与创业能力互动,能够有效促进创业能力演化,在败后复兴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创业理论为依据,研究手段导向型创业资源整合和目标导向型创业资源整合对公司创业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创业学习的调节作用。同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对256个开展公司创业活动的在位高技术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有效地得出变量间统计关系和集合关系。研究发现:创业资源整合通过创新能力正向影响公司创业;创业学习正向调节创业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间的关系;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出3个引发高公司创业活动的前因条件组合构型。  相似文献   

16.
机会研究是创业研究的热点,研究争论主要集中在创业机会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持发现观和创造观的学者各执己见。建构主义思想源自社会科学领域,是创业研究的新视角。效果逻辑理论是近年来创业决策理论的热点,在分别对建构主义思想及效果逻辑理论视角下的机会观进行分析后发现,建构主义创业理论和效果逻辑理论的机会观在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存在内在一致性。在对建构主义创业理论和效果逻辑理论的创业机会观进行内在性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两种理论关于机会创造路径观点的一致性,探讨创业者在机会创造行为方面的共性和合理性,并构建新的机会创造路径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已有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理论及模型的梳理与总结,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较大,而背景因素、感知行为控制力对创业意愿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们还可以通过影响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创业政策对创业意愿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创业活动日益活跃的同时,“创而不业”现象也随之增多,此类创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在行为表现、创业动机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基于此,运用扎根理论选取13个案例,探讨象征性创业类型、形成路径与机理。研究发现:①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行为表现差异源于创业动机不同,后者追求创业的实质意义,即通过机会识别与开发实现价值创造,而前者则是在象征意义驱动下的行为选择;②根据外部诱因与动机不同,象征性创业具体细分为传染型、策略型和表演型3类,可分别采用社会比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加以解释;③3类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传染型创业是由同群创业唤醒负面情绪而引发的模仿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修复心理落差,策略型创业是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政策“套利”的一种手段,表演型创业则是为缓解社会规范压力而开展的印象管理行为。研究结论为深化创业动机研究和理解创业行为差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创业是创业主体与创业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创业环境的资源依存理论与种群生态理论都认为环境是影响企业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创业过程具有明显的环境嵌入特点。创业环境的要素模型和特征模型是分析创业过程的基础。研究表明,创业环境主要通过影响创业信息的检索、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资源的攫取以及创业经营策略作用于整个创业过程。本文结论对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区域创业环境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The Origin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Kirzner's (1973)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emphasizes the equilibrating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When the market is not in equilibrium, profit opportunities exist, and entrepreneurs discover and act on these profit opportunities to equilibrate the market. Because Kirzner focuses on entrepreneurial actions when profit opportunities exist, and does not describe where they come from, one could imagine a fixed stock of profit opportunities that get used up as entrepreneurs discover them. But new profit opportunities are being created constantly. A taxonomy of the origin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includes factors that disequilibrate the market, factors that enhanc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and most notably, opportunities created from previous acts of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actions do not use up profit opportunities, but create them, and the critical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reation of new profit opportunities is emphasized. This line of reasoning leads directly to policy implications regarding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nhances Kirzner's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by illustrating how entrepreneurship enlarges the stock of futur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and points to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engine of economic prog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