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共有20条相似文献,以下是第1-20项 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宋变革论的误解与正解——仅以言必称内藤及会通论等为例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5期
   唐宋变革是个较为复杂的论题,只怕很难以"对"或"错"一字蔽之。唐宋变革论各式各样,然而如今学者每提及唐宋变革论,大有言必称内藤湖南之势。其实,日本学界有京都学派与东京学派之分,并非"内藤假说"一统天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学者有自己的唐宋变革论,且源远流长,岂能数典忘祖。唐宋变革不是断裂,而是因革。包伟民新近提出的唐宋会通论,对唐宋变革论不是颠覆,而是补充和完善。唐宋变革论与会通论相辅相成、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2.  2009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  
   李华瑞  杨瑞军《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2期
   2009年发表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论文近200篇,出版学术著作有:《漆侠全集》12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王曾瑜《涓埃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高桥弘臣著、林松涛译《宋金元货币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均为2009年版);宁欣《唐宋都城社会结构研究——对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关注》(中华书局);张显运《宋代畜    

3.  2006年辽宋西夏经济史研究述评  
   李华瑞《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006年辽宋西夏经济史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约发表170余篇论文,出版著作主要有:张文《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谷更有《唐宋国家与乡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月出版)、姜密《宋代“系官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月出版)、卢向前主编《唐宋变革论》(黄山书社5月出版)、王曾瑜《锱铢编》(河北大学出版社6月出版)、韩茂莉《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6月出版)、魏花仙《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7月出…    

4.  发展理论研究的创新——简评《科学发展观论纲》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李振《开放导报》,2004年第6期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由鲍宗豪,张华金教授所的《科学发展观论纲》(以下简称《论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04年10月),这体现了上海一批研究现代化,社会发展和社会明的学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最新理解、最新归纳和升华。该书的及时出版为拓展当代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新视域,深化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5.  群策国企改革  
   《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41期
   正《制度改变中国》作者:樊纲出版:中信出版社从经济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件入手,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制度变革、国家职能转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文化意识改变等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樊纲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    

6.  荐书  
   《上海国资》,2014年第11期
   正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制度改变中国作者:樊纲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2014 10《制度改变中国》是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结合自身经历和学术生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全面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力作。《制度改变中国》从经济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件入手,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制度变    

7.  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革  被引次数:3
   林文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唐宋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了商品经济长足的发展。当时 ,商品流通的活跃 ,市场关系的扩大及其影响的加强、商人资本的崛起、货币制度的飞跃 ,种种迹象表明 ,唐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唐宋社会的变革 ,这种变革主要表现为社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要组合。    

8.  唐宋法律考试制度之比较  
   陆晨《金卡工程》,2010年第14卷第5期
   纵观中国古代法律考试制度发展进程,唐宋转型特征尤为突出,且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法律考试制度的研究重心都放在宋代,对唐代明法科的考察较为简略,而将唐宋两个朝代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比较和综合论证则少之又少,本文试图以唐宋法律考试制度的比较为主线,从一个侧面为唐宋社会变革提供了实证性认识。    

9.  “唐宋变革”下的青海交通格局演变  
   金勇强《柴达木开发研究》,2014年第2期
   正20世纪初,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了"唐宋变革论",而后尽管中国史学界对所谓的"唐宋变革"给予过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大都认为唐宋时期,存在着普遍的、巨大的转折或变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然而,内藤湖南等人在提出这一概念时,并没有给定"唐宋变革"的空间尺度,所谓"唐宋变革"的论调,强调更多的还是基于较大的国家背景下,探寻华夏王朝统治核心地区在技术和制度上的演化。对于较小的地方尺度下的变革,特别是边疆地区在唐宋时期    

10.  清代闽西商纲零拾  被引次数:2
   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清代闽西商纲零拾陈支平中国货运史上的“纲”,大体是流行于唐宋时期。据载,唐广德二年(764年),负责海运的刘晏从扬州运米到河阴,用船二千艘,每十船编为一纲,是为最早的纲运。到了宋代,不但粮运有粮纲,还有茶纲、盐纲等,以及官府对其他一些特殊商品的运送,...    

11.  试论宋代商业的经营风貌  被引次数:1
   林正秋《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年第6期
   试论宋代商业的经营风貌林正秋(杭州师范学院教授310035)城镇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店铺林立,成为两宋商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商税收入比唐代明显增多,也成为宋代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一、城镇市容新貌唐宋之际,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店铺的四处开设,使城镇的...    

12.  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  
   李华瑞《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大约发表近200篇论文,出版的著作有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增订本)①、杜建录、史金波《西夏社会文书研究》②,方健《南宋农业史》③,姚建根《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④,邵晓峰《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⑤,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⑥,王培华《元代北方灾荒与救济》⑦,李华瑞主编《唐宋变革论的由来    

13.  评《陈家骥论文集》  
   严瑞珍《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4期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陈家骥研究员的《陈家骥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文集》收集了他从1979—2009年发表的论文共163篇。这段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启动的伟大变革历史时代,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粗粗地加以梳理,可以把以上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稿,概括成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4.  2006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魏明孔《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006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同比没有多大的变化,相对而言商品经济、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研究比较出色。总论谢元鲁认为唐代后期至五代中央政权统治能力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以及宋代统治集团为保证制度稳定性的需要,是唐宋之际政治行政领域由效率向公平变迁的内在动力。但是,在唐宋社会演变过程中,政治与经济变革的无法协调,终究使唐宋的变革最终停滞,使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没有出现历史性的突破。①谷更有《唐宋国家与乡村社会》主要考察唐宋乡村控制问题和宋代乡村农户问题: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    

15.  由圣返俗的时代性回归——晚明文学世俗化倾向散论  
   张国儒《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8年第6期
   明朝末年,中国正统的封建社会呈现出“礼毁乐坏”、“纲维崩摧”的颓势,代之而出现的是社会变革浪潮波澜壮阔,思想解放运动如火如荼,平等、自由、享乐、个性解放等意识成了引领社会风尚的主潮。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晚明文学浓厚曲世俗化趋向成了最鲜明的时代特色。    

16.  论出版经济在知识社会的动力地位  
   史玉德《经济经纬》,2000年第3期
   出版经济是信息时代出版活动泛化、网络化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出版经济创造出巨大社会财富是一个基本事实。在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从戒严社会向知识社会变革中,出版经济无疑处于动力地位。以出版经济和学习经济相结合,加大软件产业、网络产业的投入,启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新经济理论面向中未来的最值得重视与研究的发展观。    

17.  唐宋明州制瓷业发展述论——以考古资料为主的考察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5期
   本文以考古资料为主,考察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的发展特点,探讨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分析影响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重新认识明州制瓷业在越窑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唐宋时期明州制瓷业经历了从初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上林湖和东钱湖两个制瓷中心。晚唐、五代、北宋中期的明州秘色瓷代表了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明州经济的发展、优良的制瓷环境、便利的运输条件、高超的工艺以及强烈的社会偏好,促进了明州制瓷业发展。北方青瓷发展和南方新瓷的崛起以及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明州制瓷业逐渐丧失竞争力,开始走向衰落。    

18.  2004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魏明孔《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004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成果数量与上年度大体相当,而研究深度和选题范围均有所改观。本年度分别召开了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年会、唐史学会年会和汉唐盛世等学术讨论会,其中相当一部分论文涉及到经济史。出版的专著包括《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①、《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②、《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研究》③、《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④、《唐宋变革期研究》⑤、《唐代吐蕃史与西北民族史研究》⑥等。区域经济和唐宋变革依然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下面是该时期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    

19.  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理论创新:兼评张馨教授的《公共财政论纲》  
   袁东《财贸经济》,1999年第11期
   最近,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张馨教授的力作《公共财政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体现了他10多年来对中国财政理论创新的求索。张馨教授的这本《论纲》开中国财政学理论著述的先河,体现了他的基本财政学观点,容纳了近年来有关公共财政话题的争议及这种争论过程中显示的思想火花。现在我就这本著作谈一些粗浅看法,其中也包含着我对公共财政与实践问题的一些观点。总体上讲,《论纲》一书没有沿着一般财政学著作的惯有体系论述,而完全是在总结实践而又始终有所超越地从理论上探索了人们一直模糊不明的财政问题,解决了一些重大…    

20.  国家高端智库与人民出版社共推十九大献礼之作 《通向新增长之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纲》  
   《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第30期
   <正>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和人民出版社于10月16日在京共同举办"新常态、新动力学术研讨会暨《通向新增长之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纲》新书发布会",畅谈十九大开局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建议,全面、深度、精准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及各研究所、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经贸学院、广东省委党校等单位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