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重新构建中国区域融资机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鸿鑫  杨鸿波 《经济纵横》2000,(4):39-42,30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采取了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在这种战略下 ,虽然各省区的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增长 ,但是也导致了地区间发展的非均衡性 ,最为突出的就是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造成这种地区间非均衡发展的深刻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投资规模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为了改变这种地区间非均衡的发展状况 ,必须重新构建区域融资机制 ,以增加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来源 ,提高其资本积累能力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取得了比中西部地区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成为中国经济的领先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日益扩大。为此,西部开发战略提上 议事日程。但人们在对西部开发的研究中,多以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历史经验为参考,进行各种模型分析,很少注意到西部地区与20年前东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的极不相同与十分不利的初始经济、社会等条件。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将使我国正在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面临巨大挑战。因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更大作用的境外企业投资仍将集中于东部地区 ,而且这种集中程度还会更高 ;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 ,将使要素继续流向收益高的东部地区 ;国际市场的扩大 ,延缓了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进程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部企业进入中西部地区投资和兼并。因此 ,在短期内中西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的农业部门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非农部门,满足了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本文通过估计东部地区非农部门的生产函数,得到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然后根据区际劳动力流动规模,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日益活跃,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的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对东部地区非农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呈加强趋势,是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宏观税负水平会逐步提高,但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降低。而且,在这个下降的过程中,东部地区的下降幅度要比中西部地区快得多。通过对各地区税收增长系数、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的比较,还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远快于中西部地区,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却是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面向21世纪中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中一项内容,试图从营建有利于生产率增长的环境的角度对经济结构理论进行一番新的探讨;在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前提下,提出有关我国中西部地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1952-2003年各省的人均实际GDP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除上海与贵州外,按照分省配对协整检验划分的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具有收敛特征而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但受到三个随机增长因素的共同作用。此外,三大地区间不存在收敛,但中西部地区具有共同的增长趋势而与东部地区则不存在这种关系,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在1990年以后呈现明显扩大的趋势,西部大开发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282,自引:6,他引:276  
西部开发战略要想取得成效 ,需要选择恰当的投资领域 ,使得西部地区获得经济增长速度趋同的机会。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俱乐部趋同以及条件趋同的现象 ,意味着在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一系列不利于向东部发达地区趋同的因素 ,如人力资本禀赋稀缺、市场扭曲和开放程度不足。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含义在于创造条件使地区经济增长形成趋同的趋势 ,而投资的重点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改进西部地区增长条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汪忠明  何莉 《经济前沿》2004,9(10):31-34
本文在比较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全面实证分析,指出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因素,其中东部地区这种促进将就更为显著。据此作者提出了自己有关推动民营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无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是人均GDP水平都存在收敛态势,区域差距开始缩小。不同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的变化、需求来源的变化、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变化以及发展战略的变化是东部地区增长速度的下滑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加速的重要原因。今后应合理确定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于东部地区,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应对经济增长持续减速所带来的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应继续确保对其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尽早谋划接续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转轨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这是因为,经济非国有化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是一种增量式改革.这种改革使得体制内利益在未受影响的条件下,实现了帕雷托式的增长.然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比改善.这是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一般都过分强调以利润为中心,忽略环境成本,并且由于融资困难等因素导致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弱化;其次,中国引进的外资不仅在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扩散效应上没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日益增加的加工贸易通过转移定价方式使中国经济不能充分享有出口增长带来的利润贡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private sector in India. It concludes that India's economic reforms, which made development policy more dependen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rivate initiative, depended on the evolution of technocratic and political conviction. Reformers needed the support of financial crises for overcoming the powerful vested interests opposed to reforms. Successful reforms involved largely homegrown strategies of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y have produced impressive growth rates and have benefited the rich and the middle class. The challenge for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reforms is to make it more inclusive for poor farmers and unorganized workers.  相似文献   

13.
董利红 《经济问题》2012,(2):40-42,73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且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采用东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沿海 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北部、中部以及南部海洋经济圈,在测度其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地区间产业结 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 1999-2017年间,三 个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都在逐步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均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度 化对于海洋经济增长的偏效应远高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偏效应。  相似文献   

15.
全面而准确地探究社会资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对提升社会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传统的内生增长模型忽略了时间配置对社会资本积累与居民效用的影响.文章将社会资本积累过程内生化,构建了纳入社会资本的水平创新增长模型,综合考虑社会资本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非单调性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而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即适当地增加闲暇时间有利于社会资本积累.文章还基于结构型社会资本的网络嵌入性特征,构建了地级市层面的社会资本测度指标,以验证社会资本具备生产要素的属性.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促进作用随着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的产出效率高于东部地区,从而间接反映了东部地区社会资本过度集聚的现状;投资水平与技术进步是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两条重要途径.上述结论为明晰社会资本的经济属性、激发社会资本的经济效益、推动城市集群协调发展以及缩小地区差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内外部环境改变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中国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越发重要。以经济效率提升与经济动能转换综合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使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①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均有利于经济效率提升,只有基础研究显著促进经济动能转换;②东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存在差距,基础研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阶梯式地区异质性影响,即对东部地区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对西部地区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仅对东部地区经济动能转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应用研究无显著地区异质性影响;③基础研究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只有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基础研究才会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④为实现2025年前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需保持在[24.7%,29.3%]区间。  相似文献   

17.
肖皓  戴凡 《技术经济》2012,31(3):62-67
首先梳理了通信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性影响的特点,然后选取动态Feder模型,运用1995—200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通信部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我国通信部门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通信部门自身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以及通信部门通过技术、信息等多渠道产生的较强的外溢效应;从区域层面看,东、中部地区通信部门的外溢效应显著大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趋同,已有的实证文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趋同速率的空间异质性。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空间杜宾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336个地级市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市经济增长总体上呈趋同状态,趋同速率随分位点增大呈U型。考虑资本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中低增长地区储蓄率作用显著降低。高增长地区受到周边经济带动作用小于中低增长地区,因而高增长地区的趋同速率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南、北方地区,东、西部地区均表现出俱乐部趋同特征,而中部地区内部表现出分异态势,即高增长地区发散,低增长地区趋同的特征。识别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性,对于政府更好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修华 《经济地理》2007,27(2):183-186
通过运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金融市场发展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仅表现出绝对差异,而且相对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在信贷资金运用效率上中部劣势尤为突出。回归分析也证明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有利于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旨在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创新,作为企业创新发展新机遇,但在研发投入中如何处理好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关系,却面临两难选择。将社会创新融入企业可持续发展中,聚焦社会创新导向企业(SocialInnovation-OrientedEnterprise,下文简称SIOE)的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7数据,探讨SIOE研发对双重绩效(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绩效差异性形成原因。研究结果显示,SIOE研发对经济绩效有即时效应且持续显著,对社会绩效有滞后效应,滞后期为1;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政策差异,研究发现,仅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SIOE研发对经济绩效的推动作用得到证实,西部地区SIOE研发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作用没有得到实证支持,但西部地区SIOE研发投入对社会绩效有滞后性影响。而且上述差异与企业年龄和企业成长性有关;SIOE研发投入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平衡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而且与参照的时间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