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国有企业在退出市场过程中要面对经济、体制、感情等多方面的障碍。为此,国有企业退出市场时,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要实施管理创新,变被动退出为主动退出;政府要加强宏观控制,降低企业退出成本,为劣势企业顺利退出市场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形成企业有进有退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廉租住房退出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廉租房是一种针对社会最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兜底性保障制度。由于保障对象仅限于最低收入家庭,所以当家庭经济条件改善时就应该退出。但是实践中,由于退出制度不健全,出现保障模式选择上偏向易退出但政策效能弱的租金补贴模式;福利享受固定化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制度衔接不畅阻碍退出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从住房定位、保障模式选择、退出指标设定、退出流程、保障制度衔接等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3.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斌 《财经科学》2003,(1):37-41
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这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亦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而我国目前尚无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程序及法律制度,无法对一些问题严重、濒临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市场退出。因此,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仅着重对其主要法律形式进行研究,以期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是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同时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过程。从正式制度的角度看,现阶段我国的正式制度就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此外,非正式制度的缓慢演进也影响和制约了改革过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赵武  杜斌  闫化海 《经济师》2005,(3):58-59
在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新形势下 ,现行单一钉住汇率制度将会“退出”。文章根据汇率制度选择的“退出战略”结论 ,结合各国汇率制度变迁的实践和我国的实际 ,分析了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退出”的方式、时机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演变成了欧元区危机,希腊是否会退出欧元区成为了当前欧元区危机的热点话题。借助赫希曼的退出—呼吁模型,本文认为,由于希腊退出获得的收益有限,而退出的政治成本、程序成本、经济成本等约束了希腊的主动退出行为,成员国退出对欧元区的巨大影响也使其他成员国并不愿让希腊退出,进行呼吁是应对欧元区提供的"产品质量"衰减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冯梅 《生产力研究》2006,(3):192-193
国家决定在国有独资企业中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和外派监事会制度,这一制度无论从起源、发起过程,还是从其建立的社会基础看,都具有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特点,因此,这一制度从本质上是一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对风险投资的最终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体系、法律制度都不完善,而机制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先选择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以争取发展的时间,同时不断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最终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9.
宅基地是农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户进行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区域.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而稀缺的土地资源俨然与其形成了最大的矛盾.所以退出超标宅基地时,既满足了农民对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也解决了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但是当前我国的宅基地制度只允许农民使用宅基地,不能将其出卖,原则上是无偿退出宅基地,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并且由于我国目前对宅基地退出项目没有重视,缺乏统一的科学化设计规划,也没有完整的宅基地退出机制和退出配套补偿措施,导致现在的宅基地退出工作进行困难,对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发展目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宅基地退出机制及配套措施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关注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经济管理》2001,(7):61-63
一、我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现状,在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是指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上市公司将退出市场交易:第一,当上市公司因经营状况恶化而没有了投资价值,不符合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条件时,交易所可以宣布该公司退市(也称“下市”或“摘牌”);第二,原来在多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经有关证券交易所同意,可以主动提出从其中的某个交易所,可以主动提出从其中的某个交易所退市;第三,上市公司因股票或资产被非上市公司或其他投资者收购而退市。本文所研究的“退出机制”主要是指第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廉租房退出制度中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颖 《经济师》2009,(1):258-259
廉租房退出制度通过及时地使非弱势群体退出廉租房的保障范围,从而用较小保障成本解决较多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提高廉租房的利用效率,实现廉租房制度的良性循环。文章从压力机制、推力机制、引力机制等方面,探讨构建促使不再具备廉租房资格的社会主体主动放弃既得利益的动力机制。在分析我国现行廉租房退出制度动力缺失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廉租房退出制度中的动力机制运行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项目退出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出时机与退出方式选择是风险投资项目退出决策的两个基本问题i在对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选择的微观因素与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和分析了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与退出方式选择的一般性原则。适宜的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对风险投资项目实现投资收益或锁定投资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投资、沉淀成本与证券市场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旧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造成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因自身显著的沉淀成本而难以退出市场,这一现实影响了政府决策者对证券市场制度的运行,从而影响了证券市场制度的变迁。本文通过引入沉淀成本概念,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一些改进我国国有企业退出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析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合理退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合理退出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客观要求,而对于特殊的企业———金融机构而言,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现阶段这一问题尤甚。文章考察了近年来我国有问题金融机构退出的大量案例,分析了我国有问题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对有问题金融机构合理退出的手段、方式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国有资本退出的必要性及存在的误区1.国有资本退出的必要性。从理论上讲,国有资本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政府投入、所有并控制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叫公共资本,它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发挥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所不可或缺的部分;二是政府投入,参与竞争并追求最大盈利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叫竞争性资本。长期以来,我国在投资领域缺乏公共投资与竞争投资的界定,国家几乎对所有的产业投资都“大包大揽”,不加区分,特别是地方政府出于发展自身经济的考虑,对短期经济效益明显的加工工业青睐有加,使财力向竞争性产业过度倾斜。这种国有经…  相似文献   

16.
企业人才退出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退出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退出机制,影响人才积极性的发挥。人才退出机制对员工产生压力,压力又产生动力,使这一机制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构建人才退出机制要注重人员的考核、解聘、回聘和法律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詹浩勇  王喻 《经济与管理》2003,(4):25-26,34
风险企业产权制度的核心是,风险资本家拥有选择和监督企业家的权利,居于主要控制地位,而风险企业家拥有企业经营的基本控制权。当风险资本企业退出时,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风险产权制度的变迁,并分析了风险资本退出是如何对风险企业产权制度进行影响、优化和补充的。  相似文献   

18.
赵武  朱明宣 《时代经贸》2011,(22):58-59
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能否顺利退出创业企业,目前风险投资有四种退出方式。本文在论述四种不同退出方式的优缺点基础上,对这四种方武进行了退出机制、退出绩效等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卢惠勇  黎鹏 《时代经贸》2008,6(7):22-23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依据2007年度中国风险投资退出特点,利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原理,研究了我国风险投资在公开上市、企业并购和股权回购以及公司清算三种退出机制中的特征。风险投资的顺利退出,对补偿风险资本承担的风险、准确评价创业资产和风险投资活动的价值、吸引社会资本加入风险投资行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呼吁体制和退出体制角度重新审视美、日企业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差别,从而看到美国主要采取退出体制,日本主要采取呼吁体制。同时还指出,两国在企业外部和内部治理方面具有相互融合的倾向,考虑退出体制和呼吁体制各自的优点。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改革而言,借鉴美国退出体制与日本呼吁体制,依据现实的经济条件吸纳呼吁体制和退出体制的优点,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