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我国大陆已经成为台湾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在大陆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台资企业网络。本首先运用企业网络理论结合台湾产业发展的历史,探讨了台资中小企业网络在大陆得以形成、发展的原因;分析了大陆台资企业网络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大陆台资企业网络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苏州是台商投资的密集区,其中.很多台资企业落户苏州新区。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阖家团聚,台商老板或孤身或携妻挈子来到大陆这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台商来大陆投资以及两岸关系有着切身的体会。“再不三通,就要逼迫台商引刀自吻了” 2000年9月当选为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的王勋辉,身材魁梧,很富有感召力。身为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1992年就从台湾来到苏州新区投资兴业,难怪笑称自己是“老苏州”。苏州市台资企业逾2300家,总投资超过 100亿美元. 5000多名台商及其家…  相似文献   

3.
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广东成为中国大陆吸引台资最集中的省份。截止1993年春,投资广东的台资三资企业2700家,“三来一补”企业1700家,协议投资总额50亿美元,协议利用台资总额38亿美元。台商在广东投资占同期台商投资大陆总额的30%。进入90年代初以来,随着台商投资大陆第三次高潮的形成,广东引进台商投资既有良好机遇,也面临竞争。面对这种情况,广东如何开拓引进台商投资和优化台资企业管理的新局面呢? (一)提高认识,抓住机遇,把引进台资工作推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康志勇 《江南论坛》2002,(10):19-20
中国实行改革开发以来,台湾企业就开始在中国大陆从事直接投资活动,举办合资、合营和独资企业。在苏州利用外资的构成中台资占了很大比重。截2000年苏州地区协议利用台资累计达565702万美元,占苏州全市利用外资总数的三成左右。  相似文献   

5.
李晟晖  孟音 《经贸实践》2002,(12):39-41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随着近年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长江三角洲形成,外商特别是台商开始掀起投资大陆第二轮高潮,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IT产业开始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新一轮台商对大陆投资的重点。由于台湾投资环境悲化、大陆市场逐渐成熟及比较优势明显,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的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台商投资,以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为中心的三角洲已成为投资新热土。2000年江苏引进台资首次超过广东,浙江省2001年一季度,新增台资企业105家,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8家,合同利用外资2.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5%。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进军长三角地区的台商以台湾的主力笔记本计算机、PDA、手提电话形成以在上海的晶圆生产为核心的产业群,不仅未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而且与台湾的产业发展几乎同步。  相似文献   

6.
随着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20多年的经营扩展与大陆经营环境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大陆台资企业开始进行业务整合。根据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实践,对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业务整合的背景、动因与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据估计,台湾外汇储备额可达700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可作为安全对外投资资本。近几年,投入大陆的台资迅速增加,截止1990年9月底,协议台胞投资金额18.1亿美元,台商在大陆投资设厂已有2200多家。努力完善台商投资管理,使其发挥最佳效益,对我国经济建设及实现两岸“三通”具有重大意义。台商在大陆投资概况近几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台商在大陆投资数额急剧上升。以福建省为例:1987年以前吸收台资累计额为3900万美元,1988年吸收台资1.43亿美元,1989年吸收5.4亿美元,1990年1—10月吸收3.904亿美元。台资企业成为该省“三资”企业的主体。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具有如下特点: 1.福建唱独角戏的格局已被打破。前几年,台商在福建的投资占其在大陆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但目前,台资不仅投向沿海一带,并沿长江向内地推进:广东,因其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8.
浅析产业集群下的“苏州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模式”是随着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渐入人们的视野。但究竟什么是“苏州模式”,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从产业集群理论出发,从集群产生和演化方面分析,可以得出苏州模式政府主导的嵌入型特点;通过分析苏、温两地产业集群的主体,得出苏州模式下外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事实;从分析生产方式入手,得出了苏州刚性生产的特性,通过分析集群内企业网络特点。结论是苏州模式大致有契约性、区外网络和“核”状网络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长三角”突出的区位优势对台资企业具有多元吸引力的角度,阐述了台资企业在“长三角”的发展投资总量高,规模大,区域集中,产业种类多,增长快速的特点。文章在分析现存困难的基础上,探索台资企业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台资对两岸经贸发展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受祖国大陆经济稳健、快速发展的吸引,台商赴大陆投资一直呈现勃勃生机。两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投资环境及贸易条件的改善,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为两岸实现双向投资创造了条件。两岸投资便利化如能正常发展将对提升双方经贸合作的层次及改善两岸关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大陆:台资的热土伴随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台商持续大规模西进的热潮已成为两岸经贸交流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台湾各类企业赴大陆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使台资成为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月30日至8月2日,由广东省台湾研究会,广东省科学研究会联合主办,本刊协办的“粤台产业互动暨台商投资权益保护”研讨会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来自港、台、大陆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中有15人在研讨会上发言,就台资的流向及前景进行了积极探讨,并为广东省在利用台资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关于台资外流对台湾经济的影响近年来,对于台湾大量商人抽走数额巨大的资金前往大陆投资办厂,台湾当局公开表示,对大中型企业赴中国投资案的申请,将采取更严格的审核措施。针对这一现象,与会专家学者对于台资进入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民营资本跨区域流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该文把民营资本跨区域流动中的"双集中"现象——资金来源的地缘集中和投资流向集中定义为投资集群效应,然后从"蚂蚁效应"的视角揭示投资集群效应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浙江区域经济中的企业集群老化促成了浙江民营资本跨区域流动中资金来源的地缘集中;企业集群所具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则保证了投资信息的共享,促进民营资本投资流向的集中;而投资环境的制约则是"头蚁"向"蚁窝"传递投资信息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3.
刘莹 《经济论坛》2005,(19):8-11
改革开放以来,台资企业对祖国大陆的投资热情高涨。近年来,随着台资企业投资领域的深入,单个企业各自为战式的散点布局逐渐被区域化产业链的整体转移所取代。面对台资企业聚集的新形势,有必要对台资企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促进台资企业植根大陆。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吸引台资已居中国大陆各市之首,成为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台商在苏州集聚成因的分析,探讨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地区竞争战略,包括地区竞争战略中的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大陆桥视野》2005,(11):65-66
台商对大陆投资“西风渐劲” 前段时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上,国台办有关人士称,台资企业已经从目前主要集中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开始向西部地区延伸。9月12日落幕的第三届华文媒体论坛上,国家力挺台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劲风已经引起了各方的注意。此前的9月10日,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台湾仁宝电脑和金宝电子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许胜雄在出席2005成都——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与发展交流会上说:“未来台商在内地的投资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向西部等内陆地区迁移,以成都在西部的地位,无疑是台商投资的首选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制造业的供应链迅速延伸至大陆,许多举足轻重的台湾上市上柜大企业及关联企业逐渐进驻大陆,近年台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根据集群价值链的理论对台湾劳动密集型、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等代表性行业在该地区的投资案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集群价值链中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不同的集群价值链企业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7.
游霭琼 《新经济》1995,(7):50-51
广东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仍为台资投资大陆的首选地。这二年来,台资占广东利用外资额的比重加大,并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2006年以来,农业部会同国台办先后在大陆9个省份设立了9个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区,同时在14个省份设立了29个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了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投资大陆的台资农业企业已有5900余家,投资大陆的农业台资达到69亿美元,进入各试验区和创业园的台资农业企业4800多家,试验区和创业园实际利用台资55亿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的投资互动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贸易投资关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到目前为止,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办企业已近5万家,合同台资5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00多亿美元。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两岸贸易的发展。祖国大陆方面的统计显示,截至2001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已达2232.69亿美元,台湾方面在两岸贸易中获得顺差累计已高达1511.79亿美元。2001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为320多亿美元,台湾为大陆第四大贸易伙伴(位于香港、美国、日本之后),第二大进口市场,大陆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  相似文献   

20.
刘瑾 《新经济》2006,(11):94-96
从2003年开始,台资画廊突然迅猛地、集中性地进,入大陆艺术市场,形成一股台湾艺术文化的大陆输入潮流,融入到北京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之中。这其中具代表性的有早在2001年就进入大陆市场、位于东四的索卡国际艺术公司,以及晚些进入的、现在位于大山子“798”艺术区的帝门、山艺术、八大、协民、家和观音堂艺术街的雅舟等,大都集中在朝阳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