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单一,毕业设计过于模式化,合作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从毕业设计映射出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索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创新方法研究;对培养采矿工程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陈博 《经济研究导刊》2014,(23):203-204
近年来,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现象凸显,浪费现象较为多见,不得不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关注。大学生节俭意识缺乏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反思并重视起来,从而来研究大学生节俭意识现状和研究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本人等方面的节俭意识淡薄的成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通过榜样模范、实践行动、营造氛围等加强大学生节俭意识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8)
企业员工法治教育对于提高企业员工法律素质至关重要,我国企业员工普法教育实践研究存在重视不够,对其法治实践课程内容研究不足,影响企业员工的法治实践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对企业员工法治教育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一系列完善对策,以期对企业员工法治教育的突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化学教师的责任。就课堂中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化学实验在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中的作用,结合热点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环保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强化环保意识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挑战杯"科研训练是该教学模式开展的平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是其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对理论问题的反思,并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研究能力、创新意识与服务意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总体上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城市化的重视,国内城市化研究盛况空前。但为政府政策做注解的味道太重,亟待改进。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并不存在统一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发展阶段论仅有相对的意义,不能生搬硬套;我国城市化研究要有国情意识,注意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避免欧洲中心主义的误导;城市化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抽象地谈城市化发展或对其量的发展予以特别重视,都可能误导我国城市化实践。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巨大而深刻,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意识和综合能力,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入世后,高职教育持续发展要建立新的办学管理体制;要实现办学主体市场化、多元化、国际化;要积极推进终身教育,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功能;要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要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入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20,(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青年人认清国情、睁眼看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经。可以进而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加强大学生的服务意识;让青年人主动去适应社会、明确自己的发展前途、形成健全人格;直面心理弱点,解决他、克服它;培养求真求实意识、增强协作精神。其中尤其以"三下乡"活动中的科技、文化、卫生三方面下乡起着重要的德育实现作用,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学们走进农村,促进农村科技、文化、卫生发展。由学校引导主体(主体是我们的学生)、落脚于农村实践基地、志愿服务乡村科技文化卫生三方面为内容。但却又因为实践规划不够科学、实践参与者或不够积极、实践基地不够稳定、管理机制不太健全、实际效果不甚明显等而显出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时代需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使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探讨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与课外科技活动,提升创新能力的训练;加强产学研结合,深化实践教学成果,强化创新能力训练;改革考试方法,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积极面对并加以认真研究的新课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求我们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教学内容,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技能。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自上而下的工作设计不同,工作重塑强调员工自下而上的主动行为。员工以自发主动的行为重新定义、塑造工作内容和方式,优化人际关系,完善对工作的认知,旨在创造个人福祉与个人价值,但目前国内研究尚未涉足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量表开发这一领域。鉴于此,首先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构造研究思路框架;其次,通过文献梳理与评述,对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的概念进行定义,并对工作重塑量表研究进行回顾;再次,基于扎根理论质性研究的主要思想与操作流程,对访谈文本进行比较、归纳与提炼,经开放性编码与主轴编码得到工作重塑的维度与定义;最后,根据质性研究结果和量化检验修正方法,编制出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量表。  相似文献   

12.
罗艳菊  张冬  黄宇 《经济地理》2012,32(9):74-79
利用在海口市的调查数据,分析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形成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①女性报告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强于男性;②影响男女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形成的因素不同,产生机制也不同。环境敏感度、环境态度、反应效能感是男性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预测因子,后果意识对男性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形成具有调节作用;环境敏感度、环境行动知识、反应效能感与后果意识是女性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预测因子;在特定条件下,环境行动知识对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形成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能为居民环境教育,尤其是进行性别差异化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对开放自主式植物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根据专业基础实验课的特点,在植物学实验中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开展开放自主式实验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从而真正实现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知识隐藏是一种由特定前因变量触发并对员工工作行为、团队绩效和组织长期发展构成威胁的知识行为。鉴于此,依托“触发条件—影响机制—弱化机理”分析框架,以知识隐藏国内外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界定知识隐藏概念并厘清知识隐藏测量手段及其维度,从员工个体、组织情境、知识特性3个视角对知识隐藏触发条件进行梳理,揭示知识隐藏对个体工作、任务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阐述现有国内外文献对知识隐藏弱化机理的研究并对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提出5条发展路径,对于深入研究知识隐藏相关理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知识网络能力概念是在组织网络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交叉融合背景下提出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揭示了知识网络能力研究的必要性。基于组织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观,构建“能力-创新行为-绩效”和“能力-网络位置-绩效”模型框架,验证知识网络能力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网络能力对组织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创新二元行为在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网络位置跃迁在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知识基正向调节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网络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结论拓展了知识网络能力相关理论研究,支持了从知识网络能力视角出发的组织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实证检验了环境容忍度影响下,专才和通才两种角色特性、惯例复制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对246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专才型人力资本与通才型人力资本均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惯例复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宽容性负向调节惯例复制在专才型人力资本与知识转移之间的中介作用,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环境宽容性负向调节惯例复制在通才型人力资本与知识转移之间的中介作用,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企业实践中知识转移难的现状,立足于组织内部上下级关系,对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员工对上级主管支持感的评价程度以及对组织内部主管的信任水平,影响了其知识转移的意愿和效果;而且,员工所认可的主管支持感还通过增强其对主管的信任,间接影响知识转移。这表明,只有当企业重视主管对员工的支持、建立好主管与员工的相互信任与支持关系时,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转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集群企业知识学习是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但现有文献较少从超网络嵌入视角对这一议题进行实证研究。选取软件集群企业为调研对象,实证研究超网络嵌入、边界拓展与知识学习绩效三者间的关联,结果表明:组织边界拓展和知识边界拓展对于知识学习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并且知识边界拓展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验证了边界拓展在超网络嵌入与知识学习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丰富了知识管理理论,并对知识学习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探讨知识活动,是近年来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梳理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结构"、"关系"以及"结构"和"关系"相结合的角度指出团队知识网络的研究主题。其中,"结构"维度涉及网络密度、网络距离、网络中心性和网络集团性等,"关系"维度涉及关系类型、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等。在此基础上,指出团队知识网络的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在全球呈交织发展之势,其中知识创业尤其受到关注。与农业时代倚重土地要素、工业时代倚重资本要素不同,知识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倚重知识要素的一种新兴创业行为。国内外学者从概念、内涵、特点、影响等方面对此作了初步研究。总结、梳理并借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优化知识创业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