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研究了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可能性,探讨了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为高职院校建设在行业中植根、在校园里养成、在社会上结果的校园文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创新的成果,它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也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和企业文化相融合以及启示等方面进行探索,为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定位是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以适应地方或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重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营造,注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从而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快速对接.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文秘(商务秘书)专业文化建设为例,阐述民办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基于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民办高职院校专业的文化建设思路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建设与发展的灵魂,校园文化品位的高低对高职院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建设优秀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使高职院提升管理品位,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文章从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对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要传承学院的办学特色,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营造学院精神,凸显办学理念,并提出要从以人为本,发挥师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建设和谐的制度文化,丰富校园环境的人文意蕴等几方面来阐述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组织学生喜闻乐见、卓有成效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缺少文化内涵、形式单一等不足。应该通过提升其文化内涵、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措施,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做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严心 《经济视角》2009,(11):59-61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定位是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以适应地方或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重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营造,注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从而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快速对接。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普遍模仿、因袭普通高校的方法模式,仅在物质层面上进行校企合作,片面地强化高职学生专业技术硬能力,却对爱岗敬业、合作创新等关键的职业素养软能力视而不见。本文针对时弊,结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对高职院校与企业如何开展文化上的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要重视与中小企业文化的对接,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就能更好地融入任职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帮助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融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高职校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实现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二者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将企业文化融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