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谢智勇 《经济师》2005,(5):93-93,95
我国消费在国民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过低,这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基础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把培育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方芳 《现代经济信息》2012,(11):108-109
中国即将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在奢侈品消费需求强劲增长的背景下,国内奢侈品市场几乎都被外来品牌占据,文章在分析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和消费特征的基础之上,为我国本土奢侈品企业提出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症结。为此,我国政府适时提出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针。目前,我国仍有8亿人口在农村,农村居民是我国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受限、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受阻及城镇居民增量消费短时内难以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应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讨论了当前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对1985~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间相互关系的变动趋势做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其影响系数变化的原因,并就当前如何发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韩正安 《经济师》2000,(4):100-101
总需求不足是导致我国目前市场疲软 ,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根源。对经济增长最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是国内消费需求与民间投资需求。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拉大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与民间投资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收入的公平调节与规范管理就成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研究宏观经济形势,不能不关注收入分配问题,这是因为,收入分配问题与国内需求状况有密切的关系。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主要矛盾。收入差距拉大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收入高者的消费需求不能随收入而增高。收入低者虽有消费欲望而无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国外需求市场的疲软,我国继续急需通过拉动本国内需来防止经济的快速下滑,就业率的急剧下降。而目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重要原因在于占人口总量70%的农村居民消费群体构成的农村消费市场还没有开拓。要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努力扩大以农村为重点的国内消费去秋,确保农村居民消费欲望实现。本文用实证的方法阐述了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需求的影响,验证了消费理论模型,寻找到开启消费市场的关键点。并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7.
“九五”后期 ,我国国内消费市场的严重不足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忧虑。制约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固然很多 ,但深层次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广大消费者收入较低 ,这是制约消费增长的首要因素 ;二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一些消费热点尚未真正形成 ,如住宅、教育和汽车消费等 ,其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针对上述原因 ,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以促进我国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对策之一 :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关键是要提高农民收入   (1)加大农业投入 ,提高农业经营收入。采取按国家保护价格收购粮食…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开始大力挖掘国内的消费需求,希望以此来填补由于出口减少造成的经济发展速度下降问题.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消费始终处于低端,信贷消费更是处于落后地位.本文从我国信贷消费发展的开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投资和出口增长过快,而消费增长长期缓慢,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大力度增加国内消费,控制投资规模过快增长,提高投资效益.调整外贸政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三大需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白帆 《时代经贸》2008,6(19):28-29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与腾飞发展,国内富裕人群日益增多,消费习惯以及理念逐渐发生变化,国内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奢侈品以及奢侈行业在我国已经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特定的群众基础。在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下,本文描述了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趋势,就奢侈品的定义、奢侈品消费动机以及我国的奢侈行业企业如何能够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求生存、得发展,如何针对目标客户展开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做了分析,以期对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孙辉煌 《财经科学》2007,(5):103-109
国内吸收法认为,当国内需求没有完全吸收其产出时,就会通过净出口产生贸易顺差.中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似乎与消费需求不足有关.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变化的关系来考察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结合国内吸收法的思想来分析我国的经常项目动态.  相似文献   

12.
我国要实现经济转型,关键一点是扩大内需,以市场来引领经济发展。本文从出口和投资持续增长并未带动居民消费的有效增加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就如何振兴国内消费提出建议,为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与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要想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增加农民的消费需求。而发展农村市场是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就必须加快完善我国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有鉴于此,主要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消费的主要原因,以及农村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我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投资和出口增长过快,而消费增长长期缓慢,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大力度增加国内消费,控制投资规模过快增长,提高投资效益,调整外贸政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三大需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崔书会 《经济视角》2010,(8):42-43,52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与投资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我国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能够同时增加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起点,是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消费需求对带动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在当前投资高增长、贸易增长方式有待转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水平,使居民的消费需求水平朝着层进式的稳态发展,是决定我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源泉。  相似文献   

17.
宋杨 《经济师》2014,(5):75-76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出口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和自身发展局限,说明未来出口拉动力的不旺;随后通过分析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要素,预测一直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快跑的这驾"头马"的放缓趋势。消费相较于前两者,具有潜在优势和发展基础。培育三类消费群体,促进消费经济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消费需求的拉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努力扩大以农村为重点的国内消费需求,确保农村居民消费欲望的实现。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看,固然有许多因素制约农村消费需求,但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对于树立农村居民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VAR模型证实了生产率、国内消费需求和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显示,虽然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我国存在,但是并不显著,我国长期以来的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持续低估。在经济基本面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仍将保持走低趋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和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实际汇率将会趋于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扩大消费问题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我国的消费率是否正常、消费不足的原因以及扩大消费的对策.本文对近年来上述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数据,对导致我国消费不足的一些观点进行辨析.分析结果表明:高投资、高储蓄、收入分配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扩大的重要原因;政府消费的不断扩大排挤了居民消费.尽管有学者认为流动性约束也是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原因,但分析结果并不支持此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