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创新人才的作用、形成规律及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练兵 《当代经济》2009,(22):56-58
关于创新型企业人才的研究很多,但专门论述其中的先进模范人物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即站在企业的角度,以熊彼特创新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的内涵及在三个方面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了企业创新型先模人物的形成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通过把好"七关",培养创新型先模人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纵横》2009,(Z1):55-59
博士印象速记:陈为博士,既是中人网首席人才识别与发展专家,"中国人力资源100人"学术委员会成员,自是本届论坛上活跃的主力。这位自谓经历过两次裁员,但是反而更好的博士先生,现实生活中其实朴素而又朴实,如果让你一见面就可以认出来他,概括描述一下或者贴个标签的话,这一句估计是既简单又形象:像是北京城典型的老牌知识分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和我自己的历史记忆有关。记得刚来北京上大学,就耳闻这样一句话:不要小瞧那些穿着不打眼的老老少少,也许,你在胡同口见着的某个老奶奶,数不出几辈就和皇室结着亲;你在中关村遇上的某个老大爷,回转十几二十年正是在国外留洋过的中科院研究员。我明白这其中的戏虐成分,但是至今我仍然相信,天上掉板砖砸伤人,十个里面大部分是本科生,不乏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带着这样的印记,我只要见到衣着朴素、学识渊博,总之是外在低调内在暴富而又拥有足够人生阅历的学者,我就自然想到了"北京知识分子"这个词。而"老牌"一词,和文革时期形容政治上"根正苗红"一样,界定着其学识的历史根基。我承认,对于真正了解博士的人而言,这个形容粗糙而且老土,就好像真正了解北京的人,明白故宫、长城等等地标,作用之一不过是让你瞟一眼就知道是哪,不身临其境也能将其特色咂摸个一二。我的这个标签式界定,能够如此也够满足的。完整细致、生动丰满的博士素描,来日再续吧。在三地论坛上,都有他的主题挑战,一行人一路风尘仆仆,他更是始终都不显一点倦怠,大概也是乐在其中。期间,没有统计他回答了多少提问,也没有去计算他究竟在论坛上活跃多长时间,但是,即便计算出来,相比较他为着自己钟爱的专业和研究这么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付出,大概也只是九牛一毛。而且,借用那个结果导向的无情魔咒,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