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劳动力资源是指人口中进入劳动年龄而又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口。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既涉及到人口再生产理论,又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理论。同时,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因此。对广州市的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对广州市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982—2010年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望保  陈再齐 《经济地理》2014,(11):10-16,22
利用1982年以来的广州市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广州市老八区的人口空间分布演化,认为广州市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形成了制造业和房地产大规模开发的带动下的人口快速增长的扇形区域。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带,空间集聚特征高。人口分布多中心结构基本形成,次中心的人口空间集聚能力增强,次中心的形成得益于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区交通便利的城中村大规模集聚,并在很大程度上是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反映了制度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可为城市旧城更新改造、职住空间平衡与城市通勤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参照兄弟城市关于城市社会学研究选题,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编成这份研究选题,供有志于研究广州社会问题的同志参考。 1、广州市区暂住人口的种类及形成原因分析。 2、广州市人口死亡的社会因素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市地铁网络和公路网络数据为基础,运用GIS和SPSS等技术,通过重力度量模型、道路加权核密度模型、地铁站服务指数、最短距离模型来构建广州市综合通达性,并分析了广州市中心区和周边区综合通达性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广州市的综合通达性呈现多中心分布;中心区受历史、自然和经济等因素影响,交通网络发育成熟,高值中心位于越秀区和天河区西部,通达性较好,与区域内人口和经济的相关性不高;周边区交通网络发育不完善,表现出以区政府为中心的空间结构,通达性较差,与区域内人口和经济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超大城市土地资源的短缺迫切要求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本文以广州市为例,从土地优化配置要顺应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一角度入手,分析了在土地优化配置中的人口再分布、人口优化配置、新旧区之间的人口流迁、暂住人口和老年人口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收集和整理广州人口的历史资料时,我们发现了一本《广州市(民国廿一年)人口调查报告》①。这个调查报告不仅详细记载了1932年广州人口调查的起因和实施过程,而且对全市人口的主要统  相似文献   

7.
骆勇 《经济学(季刊)》2010,(4):66-72,65
由市内人口"人户分离"而造成的对实有人口管理的影响给我国大城市人口管理带来相当不便。通过对广州市市内人口"人户分离"的实际调查和分析,探讨了解决我国大城市市内人口"人户分离"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1979年以来广州市建设用地 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迅猛,人口数量激增,土地覆盖类型被急剧改变.开展广州市建设用地动态监测,研究广州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时空演变规律,能够为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以1979、1990、2000年陆地卫星遥感影像、2005-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08-2013年高分正射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信息解译、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获取广州市建设用地扩张信息.从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分布及变化、重心转移及扩张模式方面分析广州市建成区扩张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从城市规划、人口、社会经济和交通方面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戴琼瑶 《新经济》2014,(2):14-15
长久以来,我国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课题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将基于人口发展的视角,通过构建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指数,对我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空间进行定性分析和系统的评价,并总结人口集聚呈现出的显著特性,尝试为提升我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理论的依据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针对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州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总体构想框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梁明珠 《经济地理》2002,22(5):628-632
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趋同化问题,引好了广州市政府推动旅游与城市文化结合的思路和政策导向。文中分析了广州市开发此类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提出了广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构想框架,并由微观、中观到宏观的探讨,提出了近期操作切入点的选择、旅游线网片开发的思考、整合城市优势和凸现岭南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庄容  陈烈 《经济地理》2005,25(6):876-879
选取供求状况、空置率、成交单价以及二手房市场等指标对广州市房地产业整体发育状况进行判断;运用成交比例、人口密度、发展熟化程度等指标对广州市域内部各行政区的房地产业发育程度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结构方程式模型的广州城市形象元素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形象在城市战略规划和城市营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城市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应该只局限于某几个城市规划专家的视角,而应该包括其他利益群体的观点。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本地居民、城市规划专家、旅游者的视角,采用因子法分析城市形象。引入结构方程模型,从会展参与者的视角探求城市形象形成机理尚属首次。利用1 009份广交会参与者调查问卷,以结构方程式模型(SEM)中的"路径分析"对广州市的城市形象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现代建筑、水、多元文化、工作环境、国际化、活力、文化艺术、事件、购物、夜生活、舒适性和安全性等12个形象属性对广州形象的形成都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②城市形象对广交会参与者关于广州发展预期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以广州港为例,适当选取了一定的城市经济指标和港口经济指标,在系统分析广州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广州港对广州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广州城市经济对广州港发展的反馈两个方面,对广州港与广州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广州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州外来民工边缘化的历史与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建  甘巧林 《经济地理》2008,28(4):560-564
关于外来民工边缘化的原因,现有研究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主要由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以及个人因素所致.文章以广州市1980至2004年中分行业人口与工资为基础资料,运用模型分析法分析发现,广州外来民工经历了从社会边缘化到经济边缘化的演变过程,主要原因在于其相对经济收入越来越低,与城市化经济门槛的差距越来越大.根源在于产业转移平民化导致广州竞争性行业长期以来低附加值、低工资,它在蓬勃发展的垄断性行业的压迫之下,逐步陷入边缘化状态,从而导致以此为主要就业场所的外来民工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6.
修春亮  王新越 《经济地理》2003,23(5):661-665
全球化带来的广域竞争加剧了地区间的分化。对于这种区域格局变化的趋势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考察,其中人口变化的空间分异是区域格局中此消彼涨变化的综合反映。此外,人口指标也是一个易获得、连续性好、相对精确、具有综合表征意义的指标。由于规划是预测发展趋势基础上的调控行为,因势利导地来促进城市区域的高级化发展,是规划的本质之一。人口变动的空间分异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和区域的分化和发展趋势,因而其规划学意义是显著的。文章以哈尔滨和伊春为例,通过对两地区内部各亚区和城镇人口变动空间分异情况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调控方略。  相似文献   

17.
潘裕娟  曹小曙 《经济地理》2011,(9):1483-1488
借助经济基础理论,结合广州市的两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区位商法对城市各行业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全市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较小,城市以服务本地需求为主;第三产业优势明显,尤其是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2008年的区位商都在1.9以上。物流业是广州市各行业中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最大的行业,2008年的值为1.25。进一步对物流业内部进行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分析,得出各部门的区位商都大于1,表明它们都具有基本活动部分。两个年份中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变化最大的是铁路运输部门,由2004年的3.91下降到2008年的1.72,说明铁路运输一直以服务城市外部需求为主,但比重有所下降;增长幅度较大的是水路运输和邮政业,其次是公路运输和装卸搬运部门。航空运输部门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最高,且发展稳定。最后,把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划分结果与物流业各部门增长率相结合,可将广州市物流业分为3类:第一类是包括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在内的优势部门,表现为增长率高,基本部分突出;第二类是包括公路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邮政业在内的重点部门,增长率高,非基本部分突出;第三类是铁路运输部门,有下降衰退之势,但其基本活动部分突出。  相似文献   

18.
北京城市边缘交通事故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城市交通环境结构和交通事故潜育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城市边缘带交通事故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并阐明北京城市边缘带事故频发性的主要原因是其交通环境的城乡过渡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人和驾驶员的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