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中国危化品行业事故频发,相关的安全规制不断随之加强,然而安全规制的效果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佩尔兹曼效应视角,以民营危化品企业为切入点,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规制加强下的工人安全投入和企业安全投资决策,梳理出规制作用逻辑链条,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危化品安全规制效果探究.研究发现,现行安全规制的加强促使企业安全投资增加,与此同时也给工人造成“安全幻觉”,使其产生逆向行为,表现为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由此引发的佩尔兹曼效应抵消了安全规制的预期效果.一味地增强安全规制并不必然保证安全水平的真正提高.本文建议危化品规制可保持“适度原则”,规制机构可将规制重点适当转移到企业“软”安全投资上来,并对工人安全投入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黄旭 《技术经济》2022,41(7):83-92
人工智能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变革,能同时增强资本和劳动者生产效率,并对传统行业存在较强的溢出效应。本文以人工智能的三种效应为基础,建立两部门理论模型,发现如果人工智能是资本偏向型技术,将有利于人工智能部门转型升级;如果人工智能是劳动偏向型技术,其溢出效应有助于关联企业转型升级。具体结论如下:(1)如果资本和劳动是相互替代的,当人工智能技术对资本的增强效应大于劳动力,则资本的产出弹性将上升,劳动的产出弹性将下降,反之,资本与劳动互补时结论相反;(2)当两部门产品同质时,如果人工智能部门的资本产出弹性大于传统物质生产部门,则随着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资本和劳动力将由传统物质生产部门流向人工智能部门;(3)如果两部门产品相互替代,如果两部门中人工智能技术对资本的增强效应大于劳动力,则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提高,分配给人工智能部门的资本比例上升,劳动比例下降,;反之,如果两部门产品互补,则结论相反;(4)如果资本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为1,当两部门产品相互替代时,如果人工智能技术对人工智能部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强效应之和,大于对传统物质生产部门资本和劳动力的溢出效应之和,则资本收入份额上升,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反之,如果两部门产品互补时,则结论相反。  相似文献   

3.
供电企业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企业之一,切实加强供电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减少安全事故,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益。本文通过对克拉玛依供电公司基层生产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有利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为更好地推进班组安全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保护造成其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应该建立健全多元化安全投入机制,综合运用安全生产宏观调控手段;发展安全中介,实现安全生产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理性合作博弈;完善相关法规,加大安全事故法律惩罚力度和经济赔偿成本。  相似文献   

5.
刚性就业效应下的产业升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就业压力对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产业升级所构成的障碍。作者认为,巨大的就业压力是造成我国多数产业过度进入的重要原因。大量人口为了生存而建立起低层次企业,以尽可能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产品价格对高层次企业构成过度竞争,而使高层次企业和高档、优质产品受到压抑。廉价劳动力构成对高效率技术和资本的替代效应,制约产业的效率型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从而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及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劳动力过剩而形成的外贸结构固化了低层次产业结构。由于低层次产业中容纳的过量劳动力处于低收入水平,其主要对低层次产品构成相应的需要,从而使生产和消费间形成低层次供求循环。针对这种效应,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引发收入分配问题。文章采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最终落脚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灯塔工厂”所发挥的行业引导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工资水平,且这种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垄断性较低行业、劳动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明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影响存在时变现象,数字化转型成熟期带来的生产率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对工资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劳动替代效应带来的抑制作用,并构成了企业工资增长的主要成因;数字化转型在扩大企业内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的同时,还会通过提升行业垄断程度扩大同一行业内的企业间收入差距;“灯塔工厂”虽然造成了同一行业内其他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和资本要素部分转移,但是有助于提升行业内最低生产效率,缩小企业间的生产率差距,促进行业内企业工资水平的全面提升。文章的结论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防止收入差距拉大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煤炭企业进行合理的安全投入,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8.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施工企业的命运和前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企业将倒退几年甚至不能东山再起.通过对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引起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政府资助企业研发活动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活动的"正溢出效应"将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政府向企业提供研发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R&D活动的"市场失灵",然而有可能对企业的研发投资产生替代效应。该文通过理论模型解释了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的激励机理,并且界定了政府研发资助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条件,从宏观、产业和企业三个层次分析了政府研发资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短期来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会为当地带来税收供应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和资本放大效应(任永菊,2004)。但是从长期来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可能会影响我国经济安全,涉及多个方面,比如技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安全、产业安全、外汇储备安全、能源安全等等。本文将重点讨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对基于经济安全的我国技术安全造成的影响。鉴于技术安全既涉及技术本身,也涉及其背后的人,因此本文将从技术安全和高级专门人才安全两个层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应用意愿价值评估法,科学制订生态补偿标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系统梳理了生态服务及其价值评估、支付意愿与补偿标准之间的理论联系,分析了当前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理论误区,指出充分考虑利益主体的意愿是科学制定补偿标准的必要环节,意愿价值评估法的应用将增强我国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最后,提出了该方法在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流域污染赔偿已成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赔偿标准作为污染赔偿机制的核心内容,方法确定很关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于污水治理成本的污染赔偿标准确定方法。首先筛选河南省污水处理厂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借助EXCEL软件建立了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与治理成本关系的计量模型。其次根据河南省水质情况,利用污染物处理效益,确定污染赔偿因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赔偿标准;最后将研究结果与国内生态补偿办法中的标准对比,进而分析污染赔偿标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生态林业建设面临着资金问题,本文分析了对生态林业建设进行补偿的必要性,并提出理论依据和法律及政策依据,说明补偿的可能性,最后从补偿费的征收范围与对象、征收标准及征收办法、补偿费的使用与管理方面提出建立生态林业补偿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有调水补偿政策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从权利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协调监督机制三个补偿机制出发以完善现有补偿制度的建议,通过提出"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公众"的补偿实施主体模式,尝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补偿制度,以解决调水过程中各方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5.
保护区境内野生动物对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的侵扰成为了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受侵害农户的补偿成为有效解决冲突的关键。目前,我国巳对某些保护区周边社区实施了经济补偿。但是由于补偿标准偏低,效果不明显,导致野生动物仍屡遭猎杀。那么,我国应该如何确定补偿标准,对农户进行足额补偿呢?本论文将通过建立生物经济学模型,从农户收益的角度分析补偿问题.提、出足额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偿标准是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中的难点、重点和关键问题。对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补偿标准影响因素的研究、补偿标准计量方法的研究、补偿标准依据的研究、补偿标准计量的研究和分类、分阶段补偿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增长极点极化过度和扩散不足并存所引致的"极化陷阱".从经济学理论来看,非平衡战略福利判别标准中补偿机制的内在冲突是极化陷阱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区域差距的分类为基础,补偿机制分为结构性补偿和功能性补偿两种类型.对增长极的过分重视导致了对结构性补偿的偏好,然而结构性补偿所带来的协调空间正在减弱,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基础的功能性协调将成为区域协调的主要力量.因此,形成结构性协调与功能性协调的互补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弱化"极化陷阱"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当今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的竞争。而薪酬,作为企业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手段也日益受到重视。对于企业来说,薪酬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因此,如何在保证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并提高薪酬的激励性是许多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在分析当前的成本下造成薪酬激励性不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可如何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薪酬的激励性的相关对策,填补了理论研究的空白,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很多学者对网络经济学中网络效应的作用机制存在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表现在不同的经济模型中,本质上反映了这些学者对于网络的认识上的差异。网络是由位于节点上的用户构成的,这些用户通过使用相兼容的产品连接在一起。根据用户的不同连接方式,网络可以分为直接网络、间接网络与双边网络。直接网络效应理论强调了用户预期、过度惰性与过度动力以及安装基础等问题;间接网络效应理论强调了用户偏好多样化、互补品作用、一体化等问题;双边网络效应理论强调了用户需求相互依存性、小鸡与鸡蛋、单宿与多宿等问题。三种理论对网络效应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现实世界中的很多网络往往同时存在多种网络效应。  相似文献   

20.
Bo Sun 《Applied economics》2013,45(21):3102-3109
The research question of why earnings management occurs is decomposed into two questions in this article: Which component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generates incentives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Why is the compensation structured that way in the first place? We first use as a dynamic stochastic equilibrium model to show that ‘big bath’ and earning overstatement can co-exist as equilibrium financial reporting strategies when thresholds are used in compensation contrac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use of performance thresholds as a prevailing compensation strategy in practice, we then derive the optimal compensation contract when the manager is privately informed about economic earnings and his expertise in managing earnings. Equilibria exist in which the inactive region below a threshold in compensation should be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