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民营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嘉、时堪研制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某民营企业具有大中专学历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行测量,在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这个群体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Locke(1976)认为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以下简称JS)是“通过评价个体的工作或工作经验所达到的愉快的积极的情绪状态”。Spector(1998)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后提出JS和绩效、组织成员的行为、缺勤率、流动率,甚至员工的生理或心理健康问题都有很强的关联。而离职意向(Turnover Intention,以下简称TI,即员工产生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将自动离职的心理倾向)作为员工离职行为的直接前因变量也被纳入JS的结果变量之一。在研究JS时,探索JS对于TI的预测作用,对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们对其认同度不高,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就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员工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国民经济中比重最高、活力最强、贡献最大的经济类型。然而,从2004年春季开始的"民工荒",使珠三角中小民营企业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吸引并留住员工?大量关于员工满意度的研究证实:提高员工满意度可以减少员工流失率,提高员工忠诚度。文章以珠三角第三大城市——佛山为例,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影响珠三角员工满意度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领导关心、酬薪福利、参与管理、工作生活环境、人际氛围等。  相似文献   

5.
工作满意度评价是诊断组织管理现状最为重要的“温度计”、“地震预测仪”,可以及时预知组织人员的流动意向。本研究选取了40名入职1~3年的大学生员工,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由因素分析法得出影响初入职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五个因素,并分析了不同性质的组织初入职员工在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上的差异,提出了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郑玉雯  钟定国 《经济师》2009,(11):176-177
低学历员工作为企业第一线的生产人员,其工作满意度直接决定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本研究以西安沪光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加工制造类民营企业)低学历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形式,利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民营企业中低学历员工这一群体的工作满意度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低学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不高,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员工工作满意度是企业发展的"晴雨表",是诊断组织现状最为重要的"温度计"和"地震预测仪",它与顾客满意度、员工流动率、工作绩效、甚至企业利润等都密切相关。然而,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利润不断增长,服务业的主体、服务的提供者——服务业员工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意,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普遍较低。首先,文章回顾了有关员工工作满意度定义的研究。然后,说明了服务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效应,分析了服务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指出了服务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员工满意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员工满意度不是一个新的管理话题,却是一个永恒的管理话题。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对与员工满意度相关的个人因素、工作因素和企业因素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认为年龄、企龄是与员工满意度关系最密切的个体因素,工作岗位、工作压力程度、员工知识、技术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员工对工作学习机会、自主性、挑战性、领导作风与同事关系、社会意义等的认知是与员工满意度密切相关的工作因素,企业发展前景则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重要企业因素。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并充分利用人才队伍,就必须了解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情况。目前,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三种所有制企业间进行员工工作满意度比较的研究还很少见;同时,知识型员工作为拥有较多知识资本,并能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的一个群体。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对象。  相似文献   

10.
孙坤 《经济论坛》2012,(3):163-167
本文以对煤矿企业知识型员工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构建员工工作满意度模型,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对满意度进行了探讨.并通过了解某煤炭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反映煤炭行业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情况,并根据双因素理论对如何提升工作满意度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员工工作满意度、工作行为与组织承诺关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甜  李敏 《经济与管理》2011,25(7):74-78
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是研究员工工作行为的理论基础。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出假设: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与离职行为负相关;组织承诺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及角色内行为正相关,与离职行为负相关;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正相关;组织承诺在员工工作满意度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小民营企业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人才的高流失现象非常普遍,大量的人才流失已经严重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失问题进行求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It points out the obstacles confronted by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 in setting up the principal-agent mechanism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4.
王淑红 《技术经济》2012,31(2):113-116,129
采用跨层次的研究设计,利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探讨了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作用以及员工的情绪智力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针对多层线型模型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领导者认知自我情绪的能力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显著;员工的情绪智力对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显著;员工的情绪智力对领导者的情绪调节能力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一些民营企业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表现为不能给员工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场所、拖欠员工工资、不给员工交养老和医疗保险、侵犯员工隐私权等责任缺失。解决的对策是,企业内部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给员工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加速企业的经济发展,使其更好地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员工自身应通过工会这种群众组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加强制度和道德舆论建设,减少民营企业的责任缺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236位不同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相关关系,且劳工权益和人权保障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人权保障和劳工权益对工作本身及工作关系、薪酬福利有正向预测作用;人权保障、管理系统和劳工权益对自我发展有正向预测作用;(2)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相关关系,人权保障和劳工权益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3)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工作本身和工作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宏 《经济管理》2007,(7):51-55
在借鉴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248份调查问卷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对工作满意度的内部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扩展和深化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之问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对管理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离职倾向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发现,对管理人员离职倾向有影响的主要是情感承诺、与上司关系、组织制度及工作内容等因素,且都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另外,单位的性质对管理人员的情感承诺、与上司关系及离职倾向的影响,所在单位工作年数对管理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婚姻状况对情感承诺的影响,也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私营企业家族经营的重要标志,是在企业用人上倾向于家族成员介入企业经营管理。通过研究文献,我们发现个性特征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一旦被发挥和利用,将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因此本文将从个性特征的角度研究私营企业家族成员介入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家族成员的介入并不一定会降低企业绩效,进而分析出具备何种个性特征的家族成员的介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并解释了现实生活中那些经营绩效比较好的私营企业在成熟期时也存在一定比例家族成员的现象。这对于企业保留、培养具备一定个性特征的家族成员介入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于推动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