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凯恩斯又开始吃香了。 凯恩斯何许人也?没读过经济学的人,或许不知,这位J.M.凯恩斯,乃英国人氏,青年时读剑桥大学,毕业后到英联邦政府任职,后受恩师马歇尔招聘,回大学任教,主讲马歇尔的货币金融理论。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凯恩斯再回英政府,任财政部首席代表和财政大臣顾问等职,提出了不少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政策主张。1949年,老凯突发急病去世,终年66岁。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主旨在于比较细微地清理马歇尔对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影响。马歇尔经济学说对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影响甚为复杂。后者对前者既有背离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背离中还保留着继承的实质内容,继承中又伴随着发展。更有甚者,马歇尔经济学说有些基本理论实际上确实由凯恩斯继承了,但在表面上并不明显,有的几乎只是简单触及或含蓄暗示,这就使这种继承关系特别隐晦难辨。因此,这个独特而庞杂的就业一般理论在表面上显得特别新颖奥秘,凯恩斯自己也再三强调“摆脱旧说”的“长期挣扎”,从而仿佛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匠心独造”,完全背离了马歇尔;但实际上凯恩斯“新经济学”确实留存着马歇尔传统经济学说的深沉烙印。这就有必要对这种错综复杂的背离与继承关系进行认真清理和明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被认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功能,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金融危机以前的30年中,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宏观调控政策中却基本看不到财政政策的身影。在回顾了财政政策从凯恩斯主义到反凯恩斯主义.再到非凯恩斯主义的转变后,本文概括了目前解释财政政策变化的主要观点:财政政策空间有限、财政支出重点转向结构性支出、宏观环境的好转、货币政策作为替代政策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财政政策效果识别困难、财政政策时滞、财政政策的政治约束等,提出了理性预期框架下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对于信息公开的不同要求,认为是战争时代美国人对总统的英雄主义崇拜终结后,美国三权分立背景下公共选择思潮导致的财政制度化.表现为两党分别控制政府和国会框架下预算平衡的回归和预算权力的加大.从根本上消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空间。  相似文献   

4.
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更强调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与信用扩张能力,并据此提出金融发展可能对实际经济造成负的影响。本在对凯恩斯主义金融金融发展理论作简要考察的基础上,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金融领域自由化、全球化与创新的潮流之下的金融发展进行分析,探讨近20年来的金融发展对证券市场泡沫起作用的渠道与机制,为凯恩斯主义金融发展理论做一粗浅实证。  相似文献   

5.
张谊浩 《经济管理》2007,(19):43-46
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典型的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但企业所有者和经理人的目标函数存在根本差别,所有者更偏好于企业利润目标,而经理人更偏好于企业增长目标。后凯恩斯主义者还区分了经理人资本主义化的企业和金融演化下的股东控制型企业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再读凯恩斯     
2007年在《经济学茶座》当了一回“茶客”,写了一篇短文:《读懂凯恩斯》,发表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因为读懂凯恩斯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原本凯恩斯思想并不复杂,但经过现代经济学的包装变成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就变得复杂起来了,许多内容本人也是似懂非懂。不料文章发表后有读者(很多是我的学生)给我Email,希望我从经济学方法等方面再读读凯恩斯,把课堂上意犹未尽的思想用文字再表述一下。  相似文献   

7.
财政风险金融化是财政风险对金融系统产生的负外部性,表现为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本文基于风险传染视角,通过在四部门模型中引入政府对金融部门隐性担保和政府信誉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刻画了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过程和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财政风险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关系,随着财政风险增加,金融部门信贷供给先增后降,违约风险先降后增,存在一个拐点;机制检验表明,财政风险不仅会直接产生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也会导致企业投资水平和家庭储蓄水平的非线性变动,间接产生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从而形成财政风险的金融化。本文为厘清财政与金融的关系、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五常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人争取利益最大化为内核,加上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产权与契约等约束条件作为保护带,推导出一系列可验证的理论假说,从而得到一般化的经济解释范式。它继承了穆勒范式和马歇尔范式的"稳定性偏好与理性选择"前提假设,又增加了"科斯革命"中的交易费用约束,因此,其解释能力远远超过了萨缪尔森范式和新凯恩斯范式。经济解释范式与穆勒范式、马歇尔范式、萨缪尔森范式和新凯恩斯范式一样,都应该是经济思想史中的一次重要综合。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发展,发展中国家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金融深化理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从四个方面论述具体的挑战,进而从凯恩斯及后凯恩斯学派和新结构主义学派的角度出发对金融深化理论提出质疑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反思,并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财政科技投资对科技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金融科技投资对科技发展则起到支撑作用,这已经在财政、金融和科技界引起共识。“八五”期间,吉林省不断加大财政和金融科技投资力度,科技部门有效地控制与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吉林省科技事业的发展。一、财政与金融科技投资状况1.财政与金融科技投资状况总量及其在全社会科技投资中的比例。“八五”期间,全社会科技投资达到53.8491亿元,其中财政科技投资为10.6425亿元,金融科技投资9.0053亿元,分别占全社会科技投资的19.76%和16.72%。详见表1。表1财政与金融科技投资占全社会的比例2.…  相似文献   

11.
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认为银行贷款是货币增长的主要源泉,主张从贷款到存款的因果关系箭头。但围绕货币供给特征、利率决定以及流动性偏好等问题,又存在不同的见解。从动态学上综合信用货币的复杂性是该理论的最新发展方向。该理论认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的基础是信用货币理论,这与新凯恩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微观分析方法具有本质区别的。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强调用收入方法而不是货币方法来分析通货膨胀问题。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现代金融体系的运动规律,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降, 以明斯基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义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各色剑桥经济增长周期模型, 发展到八九十年代之后的各种内生货币理论和金融不稳定性理论, 货币和金融要素逐渐成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当中不可或缺的独特要素。 后凯恩斯主义一方面从投资融资切入引出货币金融, 从经济扩张期间投资利润现金流入与债务偿付现金流出二者之间的失衡所产生的金融脆弱性和 “动态不稳定性” 视角出发, 描述了 “稳定孕育着不稳定” 的基本周期的循环交替; 另一方面则从更广泛的市场内生动态与政府干预等阻遏性制度安排之间的相互作用着眼,从金融制度的长期演变所产生的 “结构不稳定性” 问题出发, 刻画了超级周期的更迭演化。 货币与金融在这两种叠加的周期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构成了 “动态不稳定性” 与 “结构不稳定性” 动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试论凯恩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国旺 《现代财经》2006,26(12):9-14
随着主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流行,原创性的凯恩斯经济学实际上已经“夭折”了,它的革命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阐发与传播。从范式角度比较和分析原创性凯恩斯经济学和三个凯恩斯经济学流派之间的本质关系后发现,后凯恩斯经济学对原创性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但是后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局限性说明,必须探索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一种制度的演化的经济学范式,从而推动凯恩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袁辉 《经济学家》2021,(12):52-61
后凯恩斯主义从反向因果关系和金融创新两个维度诠释了货币内生的机理和过程,但却由于把关注焦点集中于传统商业银行而受到Palley的批评,后者提出用内生金融概念取代内生货币以涵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创造.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的负债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然而其流动性终究是虚拟的,离不开商业银行"真正"流动性的参与和支持.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整个金融体系在带来远大于内生货币理论描述的金融弹性的同时,也导致更大的金融不稳定性.后凯恩斯主义从内生货币到内生金融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货币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释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继承和借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在传统的IS-LM模型中引入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信用机制和虚拟经济等因素,发展出一套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该理论在一个较简单的IS-LM模型中,研究了金融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渗透和由此引起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成为现代研究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基础性框架之一。但由于该理论植根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传统,即主要依赖心理的和偶然的因素来解释经济问题,且由于该理论采用的分析工具是传统IS-LM模型这一静态分析工具,忽视了不确定性方面的因素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因此,该理论存在较大的修正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至今的这次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不仅重创了真实经济,而且对于经济学术界的震撼也是巨大的。2008年经济学诺奖得主PaulKrugman在《纽约时报》上毫不留情地将过去30年的宏观经济学发展定性为“黑暗时代”,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连同新凯恩斯主义,都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并且呼吁重返传统经典凯恩斯主义的萧条经济学,倡导对诸如animalspirit的重新审视乃至对于整个宏观与金融的全面的行为经济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果,不可否认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有效的财政和措施密不可分。本文主要围绕财政与金融政策概述,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对策等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规范非正规民间金融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莉 《经济论坛》2007,(18):109-110
一、非正规民间金融概述1.非正规民间金融的定义。非正规民间金融,即民间融资,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是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以资金筹措为主的融资活动。目前它主要服务于民营经济,有家庭融资(家庭消费、个体户等)和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19.
尽管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在不同金融周期条件下可能存在非对称性,但国内仍缺乏相关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ST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6Q1—2019Q4我国财政总量支出与财政分类支出在金融周期不同阶段的产出效应,并就我国财政政策的金融周期特征进行了识别。结果发现:与金融繁荣阶段相比,财政总量支出与财政分量支出的产出效应在金融衰退阶段更强;在金融繁荣阶段,财政分量支出的产出效应为负;财政投资支出的产出效应要大于财政消费支出;我国财政政策不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均表现出明显的顺金融周期特征。有鉴于此,逆金融周期的财政调节与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助于财政当局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与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纪之交凯恩斯主义扩展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重新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得到启用。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新的变化,21世纪初全球宏观经济调节的前景将是需求财政金融政策与供给经济政策的有效结合。通过对当今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的研究,以及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重新出台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有力地证实了凯恩斯主义正在重新受到决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