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世界各地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历史研究表明,一些因素是国际金融中心崛起和发展的积极因素,或曰成功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对伦敦、纽约、东京、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的回顾,总结了这些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程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提到国际金融中心,我们首先想到纽约,伦敦,东京,同时这些城市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开放的30年后,崛起的中国备受世界瞩目,虽然拥有香港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对于中国打造大陆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是我国当今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且我们也有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的金融中心,这点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但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与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一样的国际金融中心,则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周详的战略。本文拟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行论证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解释金融中心的含义;第二部分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进行说明;接下来的第三部分列出了对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挑战;最后一部分是具体的对策。1什么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应该包含三层含义,即金融…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正在给中国大都市崛起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创造着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香港能否在与东京、新加坡的竞争中成为亚洲时区首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本文重点探讨以下3个问题: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新加坡相比香港的优劣势及其在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挑战与问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轶 《经济研究导刊》2010,(26):117-118,158
在国际金融中心构成的要件基础之上构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衡量指标体系,然后利用2004—2006年纽约、东京、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上海、曼谷和首尔八个地区与国家的数据,通过回归和参数检验的方法,从实证和统计的角度检验所设计的国际金融中心衡量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对国际金融中心评估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香港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制造业和旅游中心。在对外贸易方面,香港1992年的对外贸易额达到2180亿美元,由15年前世界第20位上升到第10位,跨入世界十大贸易区行列。目前已同世界上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香港在对外贸易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对中国大陆外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香港是举世公认的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据一些外国机构最新评估,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亚太区的地位,还在日本东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和澳洲之上。香港已成为中国内地最重要的国际筹资中心。据中国银行公布的数字显示,1979—1995年,香港在内地投资达778亿美元,占内地外资的57%。1995年底,香港对内地贷款占其海外贷款14%。中国内地的国有企业,近几年也在香港发行股票集资。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陆红军 《财经研究》2007,33(3):47-56
文章设计与实施了一套国际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6个金融中心城市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提炼关键要素与核心指标,并对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与上海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能级、现状及趋势作了较为客观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立 《新经济》1995,(11):56-59
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个庞大的市场是由遍布全球的许多市场组成的。这些市场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苏黎世、香港、法兰克福、巴黎等城市。在这些外汇市场中,香港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地区级外汇市场,而且也是近20年来迅速崛起的市场,尤为引  相似文献   

10.
香港政府在上半年委托顾问公司做了一次调查,评估香港、新加坡和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地位。结果显示:上海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但这并不会削弱香港的地位,正如香港在70年代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以来,并未取代任何一个原来的国际中心一样,而且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香港是中外公认的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基本法明确规定97年后继续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政策的连续性。曾经在二、三十年代是远东最大金融中心的上海,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已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前几年直到最近,广州、深圳都宣称要建成地区性金融中心。本文准备着重剖析香  相似文献   

12.
张天宇 《经济师》1996,(1):25-26
1997年前后香港面临的金融挑战和对策分析张天宇花旗银行迁址风波未平,日前又有数家外资银行将其驻亚太地区总部从香港迁到上海,一时源自国内外的多种挑战正动摇着香港的金融信心,对香港未来前途的老虎再次摆到人们面前:1997年后的香港还能保持其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3.
王坤 《时代经贸》2014,(6):461-461
自贸区的正式成立,对上海的金融、航运、商贸、文化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成就为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提供了不少的借鉴。通过比较分析上海和香港的成功案例金融建设,可以看出上海的金融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金融改革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黄建中 《当代经济科学》1996,18(4):22-25,31
中国模式:国内、国际金融中心在沪港分设初探黄建中上海在浦东开发开放,特别是确立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之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为世人所注目。与此同时,"九七"日近,"上海能否取代香港"也成为一个热门而敏感的话题。本文拟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提出"将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香港是目前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除伦敦、纽约外,第三位就是香港。香港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它不但在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还是亚太地区资金集散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研究香港金融中心的机制作用,尤其对1997年6月30日后,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能否继续保持,香港整体经济能否继续繁荣稳定,有着积极作用。香港的金融中心是从60年代发展起来的,并从70年代起步伐迅速加快,日趋国际化,多元化。各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逐渐完善成  相似文献   

16.
重圆远东金融中心梦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工作已经逐步展开抢滩上海1993年底,美国最大的国际银行─—花旗银行将其中国区总部从香港迁往上海。分析家说,此举可能意味着香港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受到力争在21世纪成为远东金融中心的上海的挑战。换言之,...  相似文献   

17.
多家银行加紧实施第二总部落户上海的计划,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增添了新的砝码。在国内外部分增量金融资源正在或可能流向上海的有利形势下,上海应该对标伦敦、纽约,借鉴香港经验,淡化行政干预,着力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力争在与北京、天津、深圳等内地金融中心形成有效分工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与香港之间的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18.
邵国良 《经济地理》1997,17(4):65-70
1穗港两地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香港证券市场已有近百年历史、尤其是80年代后、香港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到1995年底止,香港证券市场共有上市证券1033个.其中上市公司540家,总股本1800亿元。总市值23483亿元、年成交量8268亿元一平均每天成交量33亿元、在国际证券市场上排名第6。香港证券市场法规比较健全、配套、运作规范。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其开放度大、国际化程度高、同时香港也是亚太地区筹资投资中心,目前有450家基金、每年有上万亿港币的游资寻找投资机会香港股票市场、目前列世界第七位、1994年市值2696亿…  相似文献   

19.
<正>香港稳坐国际金融枢纽的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且有意义的发展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和发展,是香港和内地互相成就、创造双赢的典范,也是“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最佳案例。本文将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创新中崛起的过去、现在,并聚焦于其向未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经济界曾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经济强盛时期,世界经济的中心将移到亚洲”。1994年,世界经济组织对200个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排位,香港位居世界经贸大都市的第三位,香港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理想的购物城市。日本的东京也已经成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而40年前,亚洲似乎注定是一个贫穷的大陆:日本工厂的生产能力只及美国工厂的二5%,尽管日、美两国都为人口较稠密的大国。凡标有“日本制造”字样的商品,准是粗制滥造。上海曾经是亚洲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曾被誉为东方明珠,但在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却将大量人才,大批财富转移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