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霖 《财经研究》2007,33(4):107-119
金融排除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文章介绍了金融排除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尝试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排序选择模型,确定影响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同时指出金融排除理论深化研究的思路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减轻金融排除进而构建包容性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最新的IFE(金融排除指数),本文使用来自我国1765个县级层面的数据,测算了各个县(市)的金融排除,并经验性地分析了影响农村金融排除的因素。研究表明:(1)东、中、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排除依次递增;(2)表征社会经济特征的人均收入、就业率、教育水平、商业化程度、城镇化比例、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等越高,农村金融排除越低;用城乡收入差距表示的不平等程度越高,农村金融排除度越高;(3)信息技术使用比例越高,农村金融排除越低;(4)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更有可能遭受较高的农村金融排除。  相似文献   

3.
肖菲 《经济研究导刊》2013,(34):117-118
金融排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农户特征、家庭特征、社会资本特征、当地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及接触金融服务难易程度作为影响农户金尊排斥的因素,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户受到于同程度的金融排斥;农户受到金融排斥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将农户排除在外,过鬲的设置贷款条件;衣尸的目载排斥较严重,对岔触缺乏足够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金融资源配置失衡条件下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造成了金融资源公平合理配置的盲区,非优势产业和非优势人群被商业性资金排除在目标群体之外。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低端客户需求的背景下,服务于低收入群体和贫困者的小额信贷应运而生。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体制性失衡造成农民和小企业不能公平分享金融资源。体制性问题应该通过制度安排来解决,福利主义类型的小额信贷模式是解决体制性资源配置失衡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5.
蔡则祥 《现代财经》2007,27(5):25-32
金融结构高度化是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金融结构从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的发展过程,其根本特征表现为金融结构技术含量和层次的不断提升。它是金融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根本性的金融发展战略。金融创新是金融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动因,是提升金融结构层次的主要方式和推动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过程是金融结构变动有序性和金融结构变动方向性的统一过程。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是调整和优化中国金融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优化中国金融结构,提高金融结构高度化水平,必须引入创新机制,开展“三大创新”,即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由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及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斐 《经济师》2004,(5):240-240
文章论述了在由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应考虑的现实问题 :虽然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但金融约束是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改革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 ,在金融深化的整个阶段中都应时刻警惕金融泡沫 ,对本国金融深化的国际化进程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70 年代以来, 金融自由化就逐渐被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解除金融压制的主流金融政策。到80 年代这一趋势更是形成了高潮。然而实践的结果是: 通过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大了这些国家金融业的风险。本文以为: 金融自由化作为金融深化的较高层次, 其本身是没有错误可言。关键在于金融自由化这一政策框架有没有相对应的微观主体( 主要指市场经济下的成熟经济机构) , 以及引导政府和微观主体据以调整自己行为的充分信息。而这两点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基于此, 本文第三部分比较了金融化的两种方案: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约束。提出金融约束是我国解除金融压制现象和抑制经济气泡生成较为合适的方案。本文第四部分通过对金融约束和金融深化辩证运动过程的分析, 提出微观金融主体为了弥补金融约束导致的成本而进行的金融创新, 是推动我国金融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朱小莉  李元华 《新经济》2022,(2):113-122
根据金融深化理论,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降低门槛效应、缓解排除效应和减贫效应来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基于广东省20个市2013-2017年的数据测算泰尔指数,用以衡量收入差距,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 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  相似文献   

9.
张宁 《经济学家》2003,(2):78-87
本文探讨了全金融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全金融运作模式和全金融产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全金融具有目前任何金融混业经营运作模式或单个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强大金融功能,是世界金融未来的新形态;全金融运作模式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运作模式;全金融产品是全金融运作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产品形式。  相似文献   

10.
金融分工:一种新的金融发展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工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将斯密的分工思想引入金融领域,从理论规范分析上提出一个以金融分工为核心的金融发展分析框架,以揭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资源,金融分工是金融发展的微观机制,金融交易效率改进促进金融分工进一步深化,而金融分工演进又推动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过程就是金融分工及其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流派对货币金融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信用、利息、货币政策等各种货币理论方面,金融的发展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提出的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结构分析才引起广泛的关注。但这种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具有很大的片面性。针对变化了的经济金融环境,白钦先教授于1998年提出了以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这是一种全面的、前瞻性的、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在新形势下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结构性排斥有待全面化解;民间借贷与信用借贷并存,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待根除;输血型借贷主导而造血型借贷不足,金融供给侧导向有待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存在短板,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待增强;吸储多于放贷,逆向资金流动有待扭转;普惠金融目标群体意识不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有待健全。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一是突出重点群体,提高普惠金融的精准度。二是突出基础性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突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辐射度。四是突出政策导向,构建有效的普惠金融激励机制。五是突出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受众的主动意识。六是突出风险防控,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之辩,隐含着互联网精英有意与传统金融机构划清界限、谋求监管套利、争夺话语权主导权的动机。互联网企业切入金融领域与金融业拥抱互联网,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两种不同演进路径,共同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完整业态。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金融工程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贯穿于金融业发展的全过程,其根本动力来源于金融业逐利避险的追求;一旦金融创新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金融与产业结合起来,金融工程便应运而生。适应金融发展、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对于合理有铲地开发利用金融资源,保证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金融工程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而金融创新则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科学地认识三者间的关系,对于审时充势地推动我国金融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无论是在金融品种、金融工具,还是在金融市场、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尝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受政策、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制约,金融效率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认为金融创新稀缺是金融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理性选择金融创新是我国提高金融效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金融释放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解释经济体金融能量释放的理论。本文认为 ,金融能量是由经济体所拥有的金融资源规模及其单位金融资源的产出能力所决定的。金融能量的释放程度是决定GDP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建立了分析金融能量释放的理论模型 ,运用这个模型分析了金融能量释放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中国金融能量抑制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要使经济体完全释放其所拥有的金融能量 ,关键是金融资源的使用权要实现竞争性配置。  相似文献   

17.
沈红珠 《时代经贸》2007,(6Z):107-107,109
金融创新对金融深化产生推动力,同时金融深化促进金融创新。这种互动性取决于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健全程度。通过调整金融创新对金融深化的作用机制,可以改善金融深化的运行状态,进而推动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的发展。广义的金融创新是对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创新。而金融创新对金融深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包括对货币化的影响和信用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无疑都是一个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十分活跃的金融现象,其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本文就有关民间金融的界定、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展民间金融的政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创新之处在于用金融抑制和不完全信息理论剖析了我国民间金融超常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一国金融结构可分为表层金融结构和深层金融结构两个层次,决定表层金融结构的是深层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优化标准只能是深层金融结构诸要素。在我国的市场深化与经济体制变革中,优化金融结构,尤其是优化深层金融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融增长方式长期"转而不变"的根本原因是其"末端治理"的模式始终没有改变,金融粗放增长方式因无法彻底解决金融资源"浪费"与"不足"的矛盾而不应为继。循环金融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种新的金融增长方式,它以金融资源的再循环为核心,采取"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式全程治理模式,能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再造金融增长方式,有利于金融积极、和谐、可持续稳定发展。循环金融可以通过推行ERP和EPR管理、制定国家金融战略、编制实施金融规划等多条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