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为鲲 《时代经贸》2013,(22):232-232
数学模型在经济预测中应用比较广泛。本文简述了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概念,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并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混沌时间序列模型,且对该模型进行实际应用,把此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其短期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梁慧 《时代经贸》2010,(10):243-243
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可以将数学建模曲思想和方法有机地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而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要目的又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等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因此数学建模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完善知识体系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开展教学建模教学与竞赛,可以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有机地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而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要目的又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等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教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客和方法的改革".因此数学建模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完善知识体系有者无可比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等数学的知识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经济管理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为开设后续课程提供知识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但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高等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精确性、应用的极端广泛性三个鲜明的特点。数学建模起源于美国,1985年引入我国,发展很快,截至2007年,已经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之一,数学建模课更是在全国各个大学蓬勃兴起,其思想方法已成为各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几年,许多院校正在将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与数学类各主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研究与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就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和重要意义,谈谈如何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去。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分析了数学建模的特点,探讨了计算机应用与数学建模意识的培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阐述了计算机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后介绍了笔者参加建模竞赛与学生参加竞赛的经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6.
浅谈计算机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分析了数学建模的特点,探讨了计算机应用与数学建模意识的培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阐述了计算机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后介绍了笔者参加建模竞赛与学生参加竞赛的经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7.
经济数学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学去解决经济学实际问题时,建立经济数学模型(Mathematic Model)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步。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数学建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其次对经济数学建模的建立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对主要的经济数学模型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首先讨论了数学建模的实用性。然后分析数学建模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融合、在数学实验教学中的融合、在竞赛中的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融合,并通过这些融合,让数学"用"起来。最后研究了数学建模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合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董天琪  关劲秋 《经济师》2023,(2):182-184
数学建模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基于数学建模思想,就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实践进行研究,同时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模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大综合,建模方法是现代化社会的新工具,建模方法是帮助人们创新的金钥匙。为了使道德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能收到最佳效益,对道德教育建模进行深入思考,并围绕建模依据、方法、类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